1. 首页 > 政策法规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需要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程序需要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你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即可。 其样本为:

劳动仲裁申诉书

  申诉人:XXX,男,X族,生于XXXX年XX月XX日,XX公司职工,住XX县XX路XX号,电话:XXXXXXXXXXX。

  被诉人:XX公司,地址:XX县XX路XX号。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XXX。

  申诉请求:

  1、依法裁决解除申诉人与被诉人之间的劳动关系;

  2、

    3、

    4、

  事实与理由:

  (将自己进入单位后未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未缴纳“五险一金”、劳动者离职不给予结清工资的情况叙述清楚即可。)

  鉴于被诉人的做法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相关规定,剥夺了申诉人依法享有的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权益。为维护劳动合同的严肃性及申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特向贵委提出申诉,请予支持为谢。

  此致

  XX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诉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谢谢,望采纳!

劳动仲裁程序有哪些

1、劳动仲裁程序第一步:当事人申请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2、劳动仲裁程序第二步:审查受理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请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分管辖;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申请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等。对申请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告知申请人予补充。

3、劳动仲裁程序第三步:仲裁前的准备

①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自立案之日起7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除,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进行。

②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

③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阅当事人的申请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对于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员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

④拟定仲裁方案。仲裁庭成员应当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案。

4、劳动仲裁程序第四步:仲裁审理

①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②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受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③开庭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的程序怎么走

一:仲裁申请

当事人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姓名、职业 、住 址、 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请人的情况;申请请求 和事实根据 ;委托代 理人的资格及代理权限;申请日期等。

二:审查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 申请 人;认 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不予 受理或者 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仲裁准备

① 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处理争议案件应当组成仲裁庭,实行一案一庭制。仲裁庭由三名 仲裁 员组 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应当在 受理仲 裁 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②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 翻译 人员 等,作出回避决定。

③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阅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 实。 对于 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员会委托有关 部门进行 。各地仲 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 查。因故不能 完成的,应当 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

④拟定仲裁方案。仲裁庭成员应当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案。

四:仲裁审理

①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 有正 当理 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②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 协议 的, 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 当事人。 调解未达 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受调解书的,仲裁庭 应及时仲裁。

③开庭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 代理 人及 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申请回避 并宣布案由 ;听取申 诉人及被诉人的答辩;仲裁员以询问方式 ,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 庭调查,并证询双 方当事人的 最后意见;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 达不成协议的案件,及 时休庭合议并作 出裁决;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对仲裁庭作结论或需 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 案件,仲裁庭可以宣 布延期裁决。

④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署 名, 加盖 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自裁决作出之日起7日 内发送裁决 书;定期 另行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

⑤仲裁期限。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 十五 日内 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 事人,但 是延长期 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 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仲裁庭 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 裁决。

劳动纠纷仲裁有哪些流程

不同的解决方式处理流程都不一样,劳动纠纷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一、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仲裁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案件受理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段时间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调查取证阶段。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3)调解阶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4)裁决阶段。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5)调解或裁决的执行阶段。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三、申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诉讼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的程序,以《劳动法》规为依据,按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1、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主要的法定维权渠道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2、目前两个程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1)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劳动者需出庭举证、办理比较繁琐的仲裁诉讼手续,劳动者常常由于应诉能力不强导致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按照劳动监察程序举报投诉,可以免去出庭应诉之累,成本低,但是由于劳动监察处理该类案件时缺乏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持,劳动保障监察处理难、执行难现象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