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DNA复制中,直接参与DNA子链的合成能量有哪些?(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式是什么)

DNA复制中,直接参与DNA子链的合成能量有哪些?(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式是什么)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式是什么

C 两条链均为5’-3’

具体为什么请参看王镜严《生物化学》。这是大学内容,高中应该考的不多。DNA聚合酶只能由5’-3’来进行复制,另外一条链也由5’-3’是因为它复制时绕了一拐弯由5’-3’形成冈崎片段,然后再把这些片段连起来。这就是半不连续复制,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是?

DNA聚合酶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复制过程中参与的酶和因子有哪些

DNA的合成是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反应底物,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使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生成脱氧核苷酸长链,同时生成焦磷酸。实际上,DNA合成的反应是很复杂的,催化反应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也有多种,现将参与复制主要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介绍如下:

  (1)DNA聚合酶:①原核细胞:以大肠杆菌为例,已发现DNA聚合酶Ⅰ,Ⅱ和Ⅲ,都是多功能酶,既有5'→3'聚合酶活性,又有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Ⅰ还有5'→3'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Ⅰ的主要功能是修复DNA的损伤,在复制中还能切除RNA引物并填补留下的空隙。DNA聚合酶Ⅱ的作用是损伤修复。DNA聚合酶Ⅲ是DNA的复制酶。新近研究发现的DNA聚合酶Ⅳ和Ⅴ,它们涉及DNA的错误倾向修复。

  ②真核细胞:DNA聚合酶α,β,γ,δ和ε,其中DNA聚合酶α和δ真正具有合成新链的复制作用;β和ε参与DNA的损伤修复,γ负责线粒体DNA的复制。

  (2)引物合成酶和引发体:引物合成酶又称引发酶,催化RNA引物的合成,该酶作用时需与另外的蛋白结合形成引发体才具有催化活性。

  (3)DNA连接酶:催化双链DNA一条链上切口处相邻5'-磷酸基和3'-羟基生成磷酸二酯键的酶。连接酶作用的过程中,在原核细胞中以NAD+提供能量,在真核细胞中以ATP提供能量。

  (4)DNA解螺旋酶:催化:DNA双螺旋解链的酶。

  (5)DNA单链结合蛋白(SSB):与DNA分开的单链结合,起稳定DNA的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的作用。

  (6)拓扑异构酶Ⅰ:消除DNA的负超螺旋,改变DNA的超螺旋数。

  (7)拓扑异构酶Ⅱ:引入负超螺旋,消除复制叉前进带来的扭曲张力。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总结如下:

  ①复制过程是半保留的;

  ②细菌或病毒DNA的复制通常是由特定的复制起始位点开始,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则可以在多个不同部位起始;

  ③复制可以是单向的或是双向的,以双向较为常见,两个方向复制的速度不一定相同;

  ④两条DNA链合成的方向均是从5'向3'方向进行的;

  ⑤复制是半不连续的,即其中一条前导链的合成是相对连续的,而滞后链的合成则是不连续的;

  ⑥滞后链中各短片段在开始复制时,先形成短片段RNA作为DNA合成的引物,这一RNA片段以后被切除,并由DNA聚合酶Ⅰ催化填补余下的空隙,再由DNA连接酶连接各片段成完整的链。

  ⑦复制的终止是在终止区,由两个向前移动的复制叉相遇而停止的。

  原核细胞DNA的复制只能从一个特定位点开始,在另一个特定位点终止,这种能够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其DNA复制过程可概括如下:

  ①首先由拓扑异构酶解除DNA的超螺旋结构,接着在解链酶作用下DNA双链局部解链,单链结合蛋白立即与其结合,防止再形成双链;

  ②在复制起点上组装引发体,其中的引发酶合成RNA引物;

  ③以亲代单链DNA为模板,DNA聚合酶Ⅲ在引物3'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催化合成新的DNA链;

  ④在复制叉上,一条链自起点开始以5'→3'的方向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则首先按5'→3'的方向合成若干片段(冈崎片段),再由DNA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并填补空隙,后由DNA连接酶把这些片段连接成完整的链,因此称为滞后链,此种方式被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⑤复制的终止是在终止区,由两个向前移动的复制叉相遇而停止。Tus-ter复合物阻挡复制叉的前行。由拓扑异构酶Ⅳ(属于拓扑异构酶Ⅱ的一种)作用,使复制叉解体,释放出子链DNA。

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式是什么A一条链是5’

DNA复制的具体过程涉及到DNA双链的方向。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为了明确表明DNA的方向,通常将DNA的羟基(-OH)末端称为3'端,而磷酸集团的末端称为5'端。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因此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