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工资6元,每天劳动12小时。制造一双皮鞋所耗费的价值是10元,求工人每天却创造的价值
- 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工作日为12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3小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如何计算?
- 政治经济法自考的题,求大神解救
- 甲乙两人合作植树,4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植树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求乙单独植树需几小时完成任务?
- 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
假定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工作日为12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3小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如何计算?
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2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12元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6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6元,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6/6=100%。劳动力价值下降为3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9元。9/3=300%
政治经济法自考的题,求大神解救
1、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即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等生产过程产生的,这个比较好理解。
2)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样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先从个别企业开始,这些企业就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竞争。由于竞争,又导致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进而各个资本家得到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日益成为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2、实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甲乙两人合作植树,4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植树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求乙单独植树需几小时完成任务?
1÷(1/4-1/6)=1/12
所以乙单独种植树需要12小时 望采纳
第二种
设乙单独x小时完成
1/6+1/x=1/4
解得x=12
望采纳
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要9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人每次
展开全部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甲的工效是
1
9 ,乙的工效是
1
12 ,
那么甲乙各做1小时,即2个小时,则完成
1
9 +
1
12 =
7
36 ,
5个循环后(即10个小时),则完成
7
36 ×5=
35
36 ,
还剩下(1-
35
36 )=
1
36 ,
由甲来完成需要
1
36 ÷
1
9 =0.25(小时),
所以完成这项工作共需要10+0.25=10.25(小时).
答:完成这项工作要10.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