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如果长江中华鲟有10万亿条那时候能吃吗?(中华鲟能不能食用?)

如果长江中华鲟有10万亿条那时候能吃吗?(中华鲟能不能食用?)

中华鲟能不能食用?

中青在线上海8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翀 记者 王林 杨杰)中华鲟有“长江鱼王”、活化石之称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是一直以来,网络上和民间都流传着“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可以食用”的说法。那么,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到底能不能吃?8月12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组来到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内,采访到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刘健。

据刘健介绍,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对其进行任何生产经营行为,更加不能食用。他表示,许多商家所说的“中华鲟”其实是杂交鲟。“全世界还有27种鲟鱼,大部分都是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只有一种通过杂交的鲟,有合法证件时可以经营食用。”据刘健介绍,分辨中华鲟与杂交鲟,最直接的辨认方式就是从鲟的吻端判断,真正的中华鲟吻口圆润,而杂交鲟的吻口则是略尖而微翘的。他呼吁大家要遵守国家法律,树立对中华鲟等珍惜动物的保护意识。

如果是野生的中华鲟吃了犯法吗?

当然

中华鲟(Aclpenser Sinensis 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

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长江的鱼不能吃了?

8月25日,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表了24页纸的题为《“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的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取自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城市的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

28日,记者从整篇调查报告中发现,该组织在来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与鲶鱼体内,检测出了广受国际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部分鱼体内还检测出了汞、铅和镉等重金属。

中华鲟是几级保护动物,吃了犯法吗

国一

无论人工和野生,都是保护动物,你吃当然是违法

市场上面实际都是杂交玩意,不是纯血,或是干脆根本和中华鲟没有任何关系杂交货

这种就是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