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以色列被掳的是余民还是留下来的是余民?(圣经中讲为什么给以色列人留余数)

以色列被掳的是余民还是留下来的是余民?(圣经中讲为什么给以色列人留余数)

圣经中讲为什么给以色列人留余数

王上19:18 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

七千无名英雄(15~18)──以利亚的问题完全在于事奉上感到孤单,这大概也是我们在事奉中常发生的问题,我们常错觉地以为世上根本没有人能明白我们的难处。然而神答复以利亚,尚有七千个无名英雄没有归向巴力,他并不孤单。

罗11:5 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

5. 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指在希西家的日子,亚述入侵之后“余剩的民”。此处的“余数”是相信福音的人,但在他们的信心背后有神的拣选。因此他们所以能成为“余民”,就不在乎行为(第6节)。

心上的硬瘤(十一1-12)

现在有一个问题,任何犹太人必须作答。这一切是否都意味着神已经弃绝了他的百姓?这一问题使保罗内心不能负担。到底,他自己是那百姓的一份子。因此他得助于在旧约中许多地方都有的一种观念。

在以利亚的日子,以利亚觉得绝望了(王上十九10-18)。他得到了结论,忠于神的人,只留下他一人了。但是神告诉他,在以色列人中,还有七千人没有向巴力屈膝的。因此在犹太人的思想里,产生了‘余民’的观念。

先知们开始看见:从来未曾有过,以后也不会有,整个以色列完全效忠于以色列神;不过在以色列中,总有一部份人──余民,不肯放弃他们的忠心,或在信仰上妥协。一个先知跟着另一个先知都看见这事。阿摩司(摩九8-10)想神选出余民,好像用筛子筛谷,把好的留下。弥迦(弥二12;五3)看见神聚集余民的异象。西番雅(番三12,13)有相同的观念。耶利米预见余民从分散在各国的地方重行聚集(耶廿三3)。以西结主张个人主义者,相信一个人不能藉着国家的或遗下来的公义得救;公义者藉着他们自己的公义拯救他们自己的灵魂(结十四14,20,22)。

最要者是以赛亚。在他的思想里,这观念非常的显著。他叫他的儿子施亚雅述。这名字的意义是余民归回。以赛亚一次又一次的提到忠心的余民的观念,他们蒙神拯救,归回国土(赛七3;八2,18;九12;六9-13)。

这里一项极大的真理开始发出曙光。有一位伟大的学者说:‘没有教会或国家是集体得救的。’选民的观念不能使集体得救合理。与神的关系是一种个人的关系。一个人必须把他自己的心交给神,把他自己的生命投诚在神足前。神并不呼召一批人;神有他自己隐密的道路进入每一颗心内。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是一国的人民,或是一家的成员,而得救;也不是因为他承受祖先的公义或得救而得救;他的得救是他在神面前个人所作出的决定。这并不是把全国的人放在一起,组成选民。他们乃是男女个人,把他们的心交给神,他们就是组成选民的人。

保罗的议论是以色列民没有被弃绝;不过这不是指全国,乃是指忠心的余民──他们才是真犹太人。

圣经里说的“余民”是什么人?

余剩下的民。

上帝一直在古代以色列存留余民。思考以利亚以及他所处时代的余民(王上19章,特别留意18节)为何我们在世人当中,比在我们教会堕落的人当中,更容易对上帝忠实呢?

因为在世人中,更加儆醒。而是同道中,常常容易随从世俗或者孤芳自赏。

以色列民被掳到那几个国家

巴比伦之囚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间,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的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些人称为巴比伦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