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
晋文公(前697年,一说前660—前628年):姬姓,名重耳(重的发音:chóng),谥号曰“文”,侯爵,称“晋侯重耳”,简称“晋重耳”(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姬重耳),史称晋文公.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政治家、外交家,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
晋文公是谁?晋文公,生于前697年(一说前671年),卒于前628年,姬姓,名重耳(“重”的发音:chóng),谥号曰“文”,侯爵,称“晋侯重耳”,简称“晋重耳”(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姬重耳),史称晋文公.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政治家、外交家,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他于公元前636年(周襄五十六年)做晋国国君,在位时间仅八年.在做国君之前,他被迫流亡列国,历时达十九年之久.他是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都是以他为主角的成语故事.
历史上的晋文公是怎样一个人?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他在四十三岁时逃离晋国,直到六十二岁,才回国登上国君之位.他在位九年,开创了晋.
晋文公的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
晋文公的有关历史故事清明寒食 主条目:清明节、寒食节、割股充饥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
晋文公为什么叫重耳?在春秋争霸中,真正接替齐桓公称霸的是晋文公.晋文公名字叫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在他夫人死亡以后,把他最宠爱的骊姬立为夫人.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且阴谋杀害比奚齐年长的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国外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于前650年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担心公子重耳回国与他争夺王位,派人刺杀公子重耳.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攻打晋国,最终,公子重耳被大臣拥为国君,这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从43岁逃难,到即位时已经62岁,在外留亡19年.
有关晋文公的典故有哪些?退避三舍
晋文公,重耳的介绍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chóng 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62岁时回国继位.在位9年去世. 在晋国历史上,晋文公虽只在位9年,但他的政绩最为突出,他的霸业只是政绩的一部分.他的主要政绩是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为晋国以后的繁荣富强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确定了会盟制度,不仅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把诸侯间的征战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晋文公是通过什么成为霸主?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
分析晋文公重耳的人物形象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