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一般吃什么食物 70年代食物回忆图片
60年代吃的是米饭(不同地域主食不同) 多加有其他粗粮 还不一定吃不饱 肉食少 70年代米饭(不同地域主食不同) 基本保证能吃饱 肉食定量 80年代还是米饭(不同地域主食不同) 能保证吃饱 肉食相对能保证有吃
1,米(南方为主),面(北方为主) 2,肉类以猪肉为主,兼有各类山鸡,野兔,蜂蛹等(因为粮食紧缺,很多人都偷偷的到山上打野味来充饥,加上当时特殊时期,国家对打野味没有严格限制,不像现在) 3,冷饮类:有的,最典型是橘子冰棒,2~3分钱一根,比较好的是赤豆冰棒和雪糕,要1毛以上,一般小孩子以橘子冰棒为主. 4,蔬菜类主要是青菜,萝卜,韭菜,北方比较特殊的是大白菜,尤其是冬天,北方人一般一个冬天蔬菜都是大白菜.另外,各类野菜,如菊叶,香椿等都是蔬菜. 5,特殊类: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各类粮食紧缺,以榆树叶子,柳树芽等树叶树皮,都会被当做粮食.
7o年代常吃的饭菜有那些饼子,烙饼,馅和子,蔬菜那个年代纯绿色的,经济不足,就是舍不得放油,调料不全,炒出的滋味不如现在好吃,但绝对健康,另外豆瓣酱咸菜腌黄瓜是普通人家长吃的.
70年代人们都吃什么?我是78年的,我记得小时候吃的是油条酱油汤,就是一碗开水,加点盐,味精,再倒点酱油,然后把油条掰断了泡在汤里,当菜和饭吃,那时一度是我的美味;夏天,我妈会买一瓶桔子露放在橱里,我去上幼儿园时,她会给我冷一壶开水,再倒上一点桔子露,就是一壶美味的果汁饮料了.一瓶桔子露可以吃上三个星期.我最喜欢吃的是葱油饼,每天我妈下班都会往街上走,然后用一根稻草系了一个葱油饼带给我吃.那种饼现在找不到了,街上也有一种叫葱油饼的,不过和我小时候吃的不一样,我吃的是油炸得薄薄的一个小脸盆一般大的饼,上面有一个个小洞的,还有几个鼓起的小泡.里面的葱咸咸的.我最爱吃那些被炸得有点焦的部分,因为香.
70后小时候玩的吃的东西都有什么吃的有:麦芽糖(好像又叫糖稀)、糖葫芦、果丹皮、小淘气(水果糖,这个不记得是70年代还是80年代了)、还有甜甜的啤酒瓶子装的饮料(我们这叫它小香槟), 冰.
还有人记得经典70后怀旧零食吗,70后零食有哪些好吃现在的零食多种多样,在造型和口味多种选择,不像70后的年代,大家喜欢的零食就那几样,即使这样,大家都吃不腻,对那些零食都是一往情深,那70后怀旧零食有哪些.
70年代、80年代、70年代人们饮食的具体特点.60年代的农村人主食一般就是玉米、高粱米、红薯等杂粮,做成玉米贴饼、窝窝头等.聪明的巧妇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天才般地做成什么槐树花贴苞米饼子、榆树钱贴饼子、榆树面拎煎饼等“美食”调剂一下饮食结构.至于大米、白面等,只能在年节的时候打打牙祭了!70年代的农村人主食有馒头、油炒饭、闷锅饭、滤米饭(把大米煮五、六分熟捞起再来蒸)、机制面条等,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显得有些黑.饺子一般还是在过年的时候吃.蔬菜类也相对较少,主要有以土豆、鸡蛋、雪里蕻等.80年代的农村人主食有大米,虽然当时的大米质量不如现在的优良,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一日三餐白米饭已经基本不成问题.菜的品种也多起来,但多是黄瓜、茄子等本地菜,外地菜很少,烤红薯开始多起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目前的春节的习俗,饮食等.90年代放河灯.元宵送灯至祖坟.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著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莒县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70年代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50年代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以前老人吃什么喝什么"以前"到什么时候?解放前?八十年代前还是二十一世纪以前?告诉你吧,八十年代前期以前连饭都很难吃饱.根本没有选择.有什么吃什么,捞到什么吃什么.喝生水,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多数人才能吃饱肚子,生活略有攺善.
70年代有什么零食?爆米花(起初用的不是现在的玉米,而是大米做的,属于膨化食品)、动物饼干(制作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饼干)、桔子棒冰、雪糕、冰砖、棉花糖、啫哩粉果冻、炒瓜子、炒花生、话梅糖、小儿酥、果丹皮(果脯)、烤白薯、冰糖葫芦、糖炒栗子…… 我知道的只有这些了!大家还有的话就告诉大家一起分享!那么多美食说得我都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