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分离点怎么试根 根轨迹分离点试凑

自动控制原理里画根轨迹求分离点所用的试探法怎么试啊?

不用那个也行..方法一1 求导 当无零点时 dk*/ds=0 (大部分都降为2阶) 解得s即为分离点(一定要化为k*的形式) 方法2 把数值小的式子直接省略!直接降阶!记住:求一个小小的分离点不能浪费太多时间!

分离点怎么试根 根轨迹分离点试凑

自动控制原理中根轨迹法用试探法求分离点的方程怎么解啊

楼主你好,以下是我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根轨迹中,分离点和汇合点的方程可以由A'(s)B(s)-A(s)B'(s)=0给出,其中A、B为G的分子、分母多项式.这是一个关于s的多次方程 在解这个方程的时候,由代数方程的知识,如果该方程为3、4次,求解公式会很繁琐,如果是5次及以上的方程,则不存在统一的求根公式 因此在此方程大于等于3次的时候,我们采用试根的方法.依据为零点定理:如果函数f在[a,b]上连续,且f(a)*f(b)说白了,就是高数里的2分法 如果嫌麻烦,可以购买具有解高次方程功能的计算器,或者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求解

请问灌砂法测压实度多少平方米取多少个点,怎么取?最好从规范上复制给我,谢谢!

为了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

根轨迹里面的分离点怎么求

一般是试探,不要求准确值的.如果系统函数是四阶又求不出分离点,可以尝试去掉一些非主极点,留下主极点,那样也能大概画出根轨迹图

自动控制原理绘制根轨迹基本法则中分离点坐标的求解公式是不是也是求解回合点的公

楼主你好,对于分离点和汇合点我们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最常用的:对G(s)=A(s)/B(s),分离点和汇合点的s是方程A'B-AB'=0的解 第二种相对较麻烦:分离、汇合.

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分析,如何判断根轨迹的分离点和汇合点

这是需要结合题目分析的.根轨迹中有一条准则是"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同时根据实轴根轨迹的结论,容易知道其变化如下:根轨迹从-4和0出发,绘制出实轴根轨迹[-4,0]区域 经过欠阻尼部分,最终向2及∞进发.所以根轨迹是"相遇"在[-4,0]上的,又分离在[2,∞]上,判断所解出的两个点所处的范围,即可知道分别对应哪一个.事实上,简单地讲,<<一般情况下>>(除了特别奇怪的题目),两个挨着的实轴零点之间必然有一个分离点(因为根轨迹要走向零点),两个挨着的实轴极点之间必然有一个汇合点(因为根轨迹要从极点出发)

根轨迹无开环零点怎么求分离点

重根法,求开环传递函数倒数的导数等于零 公式法,1/s-p1+1/s-p2+1/s-p3·········=1/s-z1+1/s-z2+1/s-z3··············,没零点右边就等于零喽 求分离会和点有没有零点无所谓的

如何求分离点处根轨迹增益?

利用模值条件可以比较容易求出 K=(II|d-z|)/(II|d-p|) d是分离点,z是各个开环零点,p是各个开环极点,II是连乘符号.简单点说就是分离点到各零点的距离之积,除以分离点到各极点的距离之积.

第三题,当分离点不在实轴上时,根轨迹怎么画?

对于k做根轨迹 首先求得开环传递函数g=11.9/s(s+10) 直接利用rlocus()函数可绘制根轨迹 具体程序如下:s=tf('s');%定义传递函数算子 g=11.9/(s*(s+10)); rlocus(g)

怎么判段根轨迹有没有分离点

如果实轴上两个极点或者两个零点之间的区间属于根轨迹的话,那么在这两个极点或者两个零点之间存在分离点.(注意是两个极点或者两个零点.一个零点和一个极点的情况不算,因为这样的话根轨迹就是从极点直接到零点,就没有分离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