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小的孩子能自己主动去学习吗?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主动学习
要想让孩子主动学习,父母首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孩子,让他获得学习自主权。
比如,孩子写作业磨蹭,如果妈妈催促、提醒、甚至训斥,那孩子就没有得到比较好的强化和鼓励。这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到主动的乐趣、主动的必要性。
我女儿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早晨几乎都要返回来两三次,不是忘了戴红领巾,就是忘了戴小黄帽,或者到学校发现忘了带文具、忘了带书。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妈妈就会帮助孩子准备好所有东西,一边准备一边抱怨: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要这么操心。结果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依然是拖拖拉拉丢三落四,会忘掉自己要带的东西。
我这个人其实非常懒,我就没管女儿。后来她自己就想出一些策略:比如把小黄帽、红领巾放到书包侧兜里,然后把文具放到哪里之类的。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敌进我退,此消彼涨。如果你为孩子承担了太多责任,你比孩子还着急的话,那孩子就会退后。所以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自己做一个笨妈妈、懒妈妈,只有笨妈妈、懒妈妈才能够教育出聪慧勤快的孩子。
让孩子知道:父母更在意“我”而不是“我的分数”
父母需要让孩子体验到:爸爸妈妈非常疼我、爱我、非常重视我,他们很在意我这个人。这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不少父母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造成了一种假象,就是让孩子觉得:在爸爸妈妈心里,我的作业比我这个人还重要。因为每次我写作业磨蹭的时候,我数学题做错的时候,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特别生气,特别愤怒,大发脾气。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理解到你更在意的是他这个人,是他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他的分数。当你跟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你在意的是他开不开心,累不累,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为什么不写作业,为什么不学习。
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和孩子交谈,和孩子沟通,去尊重孩子这个个体,这是非常重要的。
Get自主性培养小技巧
第一条:让孩子有机会做选择。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小时候,会因为有一个非常能干、非常完美的妈妈或爸爸而被剥夺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这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其实,孩子从十个月开始,自主性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有机会为自己做选择。
做选择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每天吃什么,大到未来的职业选择、生活伴侣,这一切,只有你能够为自己做选择,才能有机会成长为一个有自主性、有责任感的人,然后才能够有担当,有责任心。
第二条:尊重、肯定孩子的努力。
我们通常会特别容易看到孩子的问题、缺点,我们会认为批评使人进步,但不是这样的!批评不能使人进步,批评使人气馁。被肯定才能够使人进步,被看到才能够使人进步,因为孩子们的内心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你能不能看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孩子非常苦恼的一个原因是,我的父母认为我不够好,我一辈子都需要使劲向他们证明,我足够好。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他们缺少美,缺少努力,缺少自主性,而是父母们缺少发现。因此,你要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一旦发现就去引导;如果你想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可以想一想孩子曾经主动做过什么事情。
第三条:不要太快地给孩子答案。
比如,孩子和你说今天和好朋友闹了点别扭,你马上就开始讲大道理,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谦让;或者孩子问你一个问题,你会马上给他讲一堆。
这样,会让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去思考和寻求答案。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和他交流: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怎么寻求答案,但最终还是要把探索问题的权力交还给孩子,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得到成长和进步。
第四条:不要问孩子太多问题。
孩子放学回到家以后,有的家长就会问孩子很多问题:今天上了几节课?都上了什么?老师讲了什么?英语课你表现怎么样?回答问题了吗……那孩子内心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他会觉得:妈妈不信任我,妈妈在打探我的隐私,妈妈想控制我。
那比较好的反应是什么呢?首先对于孩子回到家表示非常开心,然后问问他怎么样。你去表达你的这种理解,接纳,倾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把表达的权力交还给他。你不是追问他一大堆问题,而是在情感上表示你很开心。接下来孩子要跟你说什么,怎么说,他想跟你谈的时候,自然就会跟你说。
第五条:不要毁灭孩子的希望。
孩子说:我长大了想当个科学家,你在一旁说,我觉得你这脑子没戏,这就直接打击了孩子。但对孩子来说,他们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这对孩子而言是最重要、最宝贵的。
如果孩子对妈妈说:我长大了想去巴黎,做一个服装设计师,开一个时尚服装店。你心里想的是这靠谱吗?但嘴上一定要说:是吗?宝贝你是怎么想的?你打算做什么样的时尚服装店啊……可以有很多的话题,可以一起去畅想。
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妈妈真理解我,妈妈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妈妈谈,孩子体验到来自妈妈的欣赏、肯定和支持,就会愿意讲他自己。
第六条:善于利用资源。
善于利用资源也是培养孩子主动性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人要独立,但同时也要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比方说孩子特别想吃糖,这个时候可能你会很为难。你可以跟孩子说,那我们去问问医生,看他允不允许你吃。
在这个过程中,你让孩子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但我们可以寻求帮助。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求助充满信心,并且会觉得很自然,知道遇到困难既可以自己努力探索,也可以寻求外界的帮助。这样他就可以自我选择、自我掌控、自我探索,并体会到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当孩子获得这种勤奋感时,就会愿意负责、愿意付出、愿意投入。
在孩子的学习中,父母永远是配角,我们可以提供支持、空间、保障,但孩子需要有机会做自己,让主动性自由地迸发,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体验到自立自主的感觉和乐趣,并成为能够主动学习的孩子。更多学习干货,育儿心得,请查看公众号:学子斋
如何让小孩子主动去学习
从兴趣上引导,从物质上奖励,从精神上赞扬,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耐心,不要一动就想动粗,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去看待,我相信会让你孩子茁壮成长的。另外小孩特别有探索精神,对很多东西都喜欢问为什么,我们不要轻易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而是多解释原因,激发小孩求知的欲望,因为太容易肯定或否定一件事,就很容易让小孩子觉得只要得到答案就行了,丧失自己思考的兴趣。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
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
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
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动力
第一招 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
第二招 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
第三招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重要
第四招 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第五招 通过增进食欲促进学习
第六招 教孩子学会保存实力
第七招 适量的运动可使孩子脑筋更灵活
第八招 用激将法促进孩子学习
第九招 利用危机意识促进学习效率
第十招 保持新鲜的学习内容
第十一招 用不同的科目调节读书气氛
第十二招 刻意变换孩子的学习环境
怎样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
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家长也应花费一些心思,当孩子学习的时候,您最好也不要看电视,可以看看书\报或干些家务活等,不要总给他学习的道理.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提醒孩子适当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学习,不要逼孩子学多长时间,做多少老师布置以外的作业,否则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反感.只要孩子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会,至少考70-80分是不成问题的.
另外,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只要孩子健康\安全成长,先学会做人,你就应该感到满足.其次,如果孩子学习好,那当然更好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这样).家庭和睦也很关键,这样孩子回到家里有安全感.
平时你可以和孩子多沟通,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父母的亲情,这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你不要着急,只要养成好习惯,以后你就轻松了,孩子进步也会很快.最后祝你们全家幸福,孩子学习进步,考上理想的高中!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孩子能主动地去学习
(纯属个人意见,并不是什么专家)
两个办法:
⒈让孩子自己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慢慢培养,急不得,多给学习制造趣味性,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有条件的话多利用环境熏陶一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多让孩子感受,自己也要言传身教,不可能你自己在家从来不看书,然后要求孩子一天天只捧着书本(如果能做到的家长可能也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⒉具体要求,物质奖励,也要慢慢来,最后要让孩子习惯性地学习(这个法子比较常用,但其实不太推荐,因为见效慢,成功几率与家长耐心成正比)
——让孩子主动学习这件事,家长,学校,老师,社会环境都很重要,如果家里是书香门第,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就很简单,如果家里人都不怎么喜欢学习,那么硬性要求孩子学习也不太明智。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孩子本身不怎么喜欢学习,而家长也不怎么喜欢学习的话,这件事情恐怕就很难,相信各位都能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