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幼儿园的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有什么办法?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如何培养
幼儿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提高效率,需要平时多训练孩子的基本技能
穿衣服,洗脸,刷牙,系鞋带,准备书包等都属于幼儿园孩子基本技能的范畴。技能训练要在平时进行,与此同时,家长还可以顺带计算孩子做每一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别忘了用上可爱的“小番茄”哦。
多运动,早睡早起不是梦!
一日之计在于晨!从小帮助孩子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会让他终生受用。现在的孩子普遍晚睡,如何让孩子早点入睡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学回家后有充分的运动时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方式。
我女儿特别爱跳舞,这学期刚开始学钢琴,我们因此发起了“乱弹乱跳”活动:一个人弹琴,一个人跳舞,彼此尝试顺应对方的节奏,每天乱弹乱跳半个多小时,两个人都有点微微发汗,早睡就顺理成章了。(注意:如果是室内运动,请提前和邻居沟通好,确保不会扰邻哦。)
用音乐叫醒孩子美好的一天!
年幼时,妈妈经常会用音乐叫醒我们姐弟仨,那种感觉好极了。长大后,虽然我吹拉弹唱样样不行,但美妙的音乐留在我心间的美好记忆一直都在。
您也试试用钢琴曲叫醒梦中的孩子吧,或者《凯叔讲故事》,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醒来的感觉,一定要比“赶紧起床,再不起床就迟到了!”的催促声中好过一百倍吧?而且随着时间的浸润,相信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一定会大大增强。
用客观陈述代替“快点”!
“快点”是一个极其不明确的要求,带给孩子的只有盲目的紧迫感。试试用客观陈述的方式传达时间的紧迫性。当你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宝贝,两个小番茄(十分钟)后我们下楼!”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快速度,因为他理解了家长的要求。
允许他慢下来,感受“舒缓的美”!
假如给“磨蹭”换一个名字,用“舒缓的美”,如何?有一位老师曾说:“慢的就是美的! 80年代末,每天下午放学后,妈妈牵着孩子的小手漫步在夕阳里是最美的一道风景。”一句话就是一个好温馨的画面!
“不着急,慢慢来”!周末时,允许他尽情地沉浸在没有敦促的“慢”里面,专注地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起初,我们希望孩子 “快点,再快一点”,后来,我们接纳并鼓励他“不着急”,一快一慢之间,有我们对孩子天性的了解,也有我们对自己过去经验的刷新理解。
这个世界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领先科技,都是在争分夺秒中完成!这个世界也有太多美轮美奂的艺术品,都是在不计时间成本的精雕细琢中创造。
快也好,慢也罢,通过和孩子的亲密互动,点亮孩子的内在节奏,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王道!另外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 侧略
(一)提高感知时间的能力
根据大班幼儿对时间顺序认识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在幼儿前期认识的短时时间包括今日、昨日、明日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对更长时间概念即周、月、年等时间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帮助幼儿将已有的零星经验进行梳理、提升,如何将日常活动与时间有机的整合起来,促使幼儿初步理解时间顺序和其他相关的特性,突破原有思维提升新经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时间概念。
1、由近及远,感知时间概念
一年中有许多熟悉的节日和特别的活动。大班伊始,在环境创设中就将一学期所包含的所有月份的日历呈现出来,并与幼儿一起将熟悉的节日和重要的活动标注在日历上,每当这些节日或活动来临前夕,就带领幼儿开展期待活动,从先认识月开始,然后采用倒计日的方式关注时间的推移,活动结束再将这些富含意义的照片一一对应展示在日期上,当新年到来和毕业前夕,和幼儿们共同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讲述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在幼儿对过去和现在怀揣喜悦和感恩的过程中,对年月日的顺序关系也更加完整和清晰了。
在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美好时光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过去和现在的时光虽好,但是不会再回来了,在畅想未来时,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小目标,锁定完成时间,同时结合文学作品等形象的内容让幼儿理解时间的宝贵,通过阅读《金老爷买种》,理解时间是在不断地流逝的,通过故事《等明天》和古诗欣赏《明日歌》等,让幼儿明白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的道理。
2、突破难点,理解时间概念
通过调研发现(见附件):大班幼儿对时间精确性的认识能力虽已开始发展,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班幼儿刚开始接触时钟,他们对时钟上1—12的数字要读作5分钟、10分乃至55分钟难以理解,我便在挂钟1—12的数字旁对应标上了5、10、15—60的数字,并引导幼儿根据钟面上的数字对应读,还创编一首《识钟顺口溜》:先看短针是几点?超过几就是几,再看长针是几分?几点几分连着念。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幼儿学着记录时间时,不会将钟面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我就配上电子钟,看看时钟,看看电子钟,进行对比学习记录。同样在认识月份中幼儿对上月结束与下月开始是周几总是不会衔接,我就采用过渡法让幼儿学习填写,先将上月的最后一天写在本月的开始点,让幼儿接着填写,随后再让幼儿自己填写上月的最后一天,接着填写本月的日期,最后才过渡到不填写上月最后一天直接填写本月的日期。
(二)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面临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同样需要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幼儿常常会无视时间的存在,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理解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都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进入大班后阶段,我们也时常会开展一些模拟小学生的活动。在规定时间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学习活动,当小朋友初次尝试,常常手忙脚乱,有的文具盒忘带了,有的即使带来了,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看看、玩玩别人的文具,时间就这样流逝掉了。我思索着如何让小朋友理解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设计了两次让小朋友在一分钟内选择做件事情。第一次小朋友很习惯的按常态做事,一分钟做事的效率很低,大家认为是因为时间太短造成的。但是当我把身边老师、小朋友在一分钟做事的速度展示给小朋友,特别是看到同伴一分钟跳绳能达96个时,小朋友们由惊讶转而恍然大悟了:其实一分钟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时间白白浪废掉。
我还通过文学作品等形象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时间的宝贵,《金老爷买种》是一本绘本,通过和幼儿共同阅读理解时间是在不断地流逝的,通过故事《等明天》和古诗欣赏《明日歌》等,让幼儿明白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因为流逝的时间是不会再回来的。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幼儿熟悉的名人珍惜时间的励志小故事作为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幼儿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三)学习管理时间的方法
1、做事要守时
我们发现午餐前有些小朋友一进盥洗室就玩耍,吃饭还要讲话,一顿饭总要超出规定时间很多。为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告诉小朋友午餐的时间是30分钟,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个时间概念,我和小朋友约定凡在30分钟内吃完饭的,就可以奖励一颗小红星,这一招很管用,许多小朋友一改往日常态,进餐明显加快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洗手争先恐后,有的连肥皂液也不涂,毛巾也不擦就去吃饭,还有的狼吞虎咽,五、六分钟饭就吃完了,真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怎么办?老师抛出问题:洗手不涂肥皂液、不擦毛巾算不算动作快?吃饭狼吞虎咽有什么害处?还请来了保健老师给大家上课,让小朋友明白进餐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接下来我们就和小朋友商定用红、蓝笔记录自己用餐的时间,15-30分钟之间用红笔记录表示抓紧时间,超出或没到这段时间则用蓝笔自我警示。有意思的是一些平时吃饭过快的小朋友速度一下子还真降不来,可是当他们提起蓝笔记录时又很不甘心,于是他们就开始注意看时间来调节吃饭的速度,在限时的吃饭时间中幼儿渐渐的建立起来了遵守时间的概念,大部分幼儿会调节自己的进餐时间了。
2、做事有条理
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比较强,在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在日常的观察中却发现有些幼儿对若干件事情放在一块儿来完成就显得无头绪、无章法,以至于拖延时间,影响后续的活动,每天早晨来园环节就遇到这样的情形。于是我就带领幼儿一起将来园所要做的事情一一罗列,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将这些事情排列先后的顺序,取名为“来园五件事”,还将其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配上图示张贴在教室门口,每天当幼儿来园时,在图示的引导下和顺口溜的提示下幼儿就能有序自如的做好“来园”各项事情,再由“来园环节”引申到离园环节和其他生活环节中,从而让幼儿逐渐建立有序规范的做事行为。
3、做事有计划
寒假来临之际,幼儿将面临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老师和家长都有担心:松散的家庭生活常常使幼儿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看电视、玩游戏便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往往使一部分幼儿浪费了假期这段宝贵的时间,甚至造成在家庭中懒散的生活方式。如何安排好假期生活?又如何调动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学习在假期中自主安排假期生活,养成良好的假期生活习惯,主题活动“寒假计划书”由此诞生。基于寒假既是一个身心放松、有可以做一些喜欢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定位就是从幼儿、家长、老师三方考虑来选择寒假中的活动内容,包括“我喜欢做的事情”、“爸爸妈妈希望我做的事情”和“老师安排的事情”,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幼儿解读寒假的日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老师安排的事情,通过家长开放活动,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寒假计划书,对每天的作息时间、活动内容都作了具体的约定,寒假期间,请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每天予以评价。寒假结束,再组织幼儿交流、介绍自己在寒假中按照作息时间所完成的任务。
在家长反馈中,家长都纷纷肯定了寒假计划书促进了孩子在家里也能合理的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自我约束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4、重要的事要先做
参观了小学以后,重点培养幼儿自主、合理的安排好课间十分钟又成了我们新的切入点,幼儿们知道了一分钟的长短后,很快就能推算出十分钟就是十个一分钟。接着和幼儿一起列出课间十分钟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需要先做,哪些不重要的可以缓做,我们制作了一块“课间十分钟”的牌子,当休息开始时,用“课间十分钟”的牌子和语言提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然后过渡到只出示牌子,语言不提示,渐渐地孩子们的行为发生变化了,当集中的音乐响起,没有幼儿再往厕所里跑了,为了加快速度,好多幼儿带一些便于整理的玩具、图书等,还有些幼儿在家长的支持下干脆自己佩戴手表来试着掌握时间,孩子们开始学着掌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意识增强了。
(四)养成家园一致的习惯
1、以专题沙龙为导向
针对幼儿普遍存在的做事拖拉、不守时的问题,我们定期开展专题讨论,比如“来园不迟到”、“不做小拖拉”、“寒假计划书”、“三方合作制定个人挑战书”等。在开展沙龙的过程中,首先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家长共同学习关于幼儿时间观培养的重要性,从家长自身问题进行剖析,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反映的是家长的不重视。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从家长中寻找有效地资源进行经验分享,智慧的传递,对于家长在培养中遇到的困惑共同支招,从而帮助家长真正树立起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坚定信念,为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建立时间观奠定基础。
2、以家庭日常生活为基础
在培养幼儿家园一致的行为习惯中,专门寻找和设计幼儿园与家庭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携手和家长可以共同引导幼儿学习管理时间。在准时上幼儿园的活动开展以后,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早睡早起的计划书,如指导督促幼儿每天晚上整理自己的小书包,摆放好衣物,早晨起床限定洗漱时间等,每周由家长带领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在同伴中进行反馈和交流。久而久之幼儿就养成了上幼儿园不迟到的好习惯。在生活活动中,如:穿衣、洗脸、吃饭等环节,我们请家长也同步进行,有意识地让幼儿看时钟,每次都给他们规定完成的时间,尤其是进入幼小衔接的冲刺阶段,让幼儿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不受干扰的完成学习任务等。
3、以关注幼儿个体为突破
由于每个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都会有差异性,在感知时间中有困难幼儿,一方面老师通过个别化学习加强认知,另一方面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孩子经常出入的地方悬挂日历、摆放时钟,让幼儿经常将事件与时间联系,对于认识时钟有困难的幼儿将老师有效的指导方法推荐给家长,然后再由家长来指导自己的孩子。
对于因为依赖性强、慢性子、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加家园一致的训练,老师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建议家长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穿脱挂衣服等,家长更多的是提醒、督促、指导幼儿自己完成,同样家庭中请家长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完成的过程中以时间来计算等等。
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你的想法很好,但为了孩子请先从自己做起。孩子是天真的,不要强求孩子做这做那。父母做事要有原则,不可欺骗孩子,更不要承诺做不到的事。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都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好。但事实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长处与不同性格。在孩子面前要多鼓励,让他有自信。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课程,他会随着你们父母的方式在成长。
如何给孩子培养时间观念及重要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拿破仑宴请几位将军,饭后顺便议事。到了饭点,几位将军却没见踪影。拿破仑不管这些,只管自己吃饭。刚吃完,几位将军来了。拿破仑说,吃饭的时间过了,现在开始议事。几位将军一脸的尴尬……故事似乎有点搞笑,触及的却是做人的一个重要素养—— 守时。
现实版的“小将军”在家庭中不在少数,邻居家孩子有几个很要好朋友,每逢假期或周末,他们都要轮流聚到其中一家一起玩。每次都是前一天约好时间地点,可到了第二天,总会有几个孩子不到场。邻居摇摇头:都是小孩子,无所谓了。因为是孩子,真的就能无所谓了?
乘车不守时,公交车会开走;约会不守时,有可能不欢而散;集会不守时,会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考试不守时,可能会失去考试资格。
守时,是人的诚信素养的体现,是团队中的最起码的纪律观念,更是人际交往中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准则。孩子正处于成长初期,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段,怎么能无所谓呢?
如何教育孩子守时,以下几点家长不妨一试。
物化时间,不空谈道理
要想孩子守时,首先要让孩子“看见”时间。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戴一块手表,小学低年级孩子已经学过认识钟表,使用手表已不是难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物化成嘀嗒转动的时分秒指针,这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加有效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