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

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圳医院的获奖人是谁? 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圳医院的获奖人是谁?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黎介寿的相关事件是什么?

黎介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著名普外科学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在静脉营养学方面有着非凡建树,曾于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移植术,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省部级以上高等级科技成果奖36项,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著作10部,参编著作31部;在亚洲首次完成同种异种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2011年1月,由黎院士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建国以来江苏省医疗界荣获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黎介寿,著名普通外科专家。1924年10月生,湖南省浏阳人。

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

2003年4月又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10月进行亲体供肠肠移植,从而完成了对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

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科学委员会主任、解放军 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等职。他在中国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

1996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5月又和他弟弟黎磊石又荣获一等功。

肺立清是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吗

由中国科学院生命科技健康产业联盟携手晨隽堂联手合作,推出新品肺立清,正好与国家重点打造的“健康中国”发展目标不谋而合,而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在“向科学进军”中发挥了先导和主力军作用的中国科学院,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周超凡教授的带头下,肺立清问世。

近几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人有哪些,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2008年 王忠诚 开创中国神经外科 王忠诚,192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创始人之一。 上世纪50年代,王忠诚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使造影的死亡率降至原来的1/10。率先在国内推广显微神经外科等多项现代技术;创立了“脑干和脊髓可塑性理论”,突破了手术禁区;创立了“脊髓缺血预适应”、“大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等临床理论,极大地提高了神经外科疑难重症手术质量;带领中国神经外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做脑神经外科手术,双手不能有一点颤动,所以手术时要在椅子上坐稳。”他叮嘱着学生们。一位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大妈,左手颤得非常厉害,连衣服扣子自己都扣不上。博士生张建国在王教授的指导下,采用埋藏电极的方法给这位大妈成功地实施了手术。这种手术治疗的最大优点是不会破坏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张建国说:“王教授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还有医德方面的,尤其是做人的道理。” 现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的吴中学博士也是王教授的学生,王教授经常对他说:“拿起手术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去割断与人民的感情。”这句话始终鞭策着吴中学不懈地研究医术,在治疗脑动脉瘤方面他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王忠诚面对学生骄人的成绩,他说:“我可以放心地走下手术台了。” 王教授现在虽不再亲自做手术,但科研工作却从来没有停过,并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著书和育人上。从1998年至今已出版4部著作,发表17篇论文,在全世界医疗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教授桃李满天下,在全国近1万名神经外科医生中,有近1/3是王教授指导出来的。近年来,他还组织讲学团到新疆、内蒙古、广州、泉州等地办讲座,诊治疑难病症,为当地培养研究生。 王忠诚是中国获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人。由于他的杰出成就,1988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王忠诚“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光荣称号。 1990年,王忠诚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名人录。1990年、1991年,美国传记研究所两次将本年度“世界名人”称号授予王忠诚,并因他对中国神经外科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授予“杰出领导奖”、“国际公认奖”。 徐光宪 造就中国稀土传奇 88岁高龄的徐光宪院士在量子化学和化学健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串级萃取理论等领域多达300万字的著述奠定了他在化学界的泰斗地位。他和他的研究群体使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短短十几年从一个稀土“匮乏”大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并占据了国际市场80%的份额,造就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中国传奇”。 1946年徐光宪到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此后,徐光宪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4月15日,徐光宪夫妇冲破阻碍,踏上了归国的征程。 他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影响十分深远。 1975年8月第一次全国稀土会议在京召开。徐光宪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串级萃取理论引起轰动。徐光宪的串级萃取工艺让世界突然发现:现在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已经不再是昔日的美国、法国和日本了,而是中国。一排排看似貌不惊人的萃取箱像流水线一样连接起来。你只需要在这边放入原料,在“流水线”的另一端的不同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原来那种耗时长、产量低、分离系数低、无法连续生产的生产工艺被彻底抛弃了。 不久,他又和李标国、严纯华等共同研究成功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被计算机模拟代替。现在的稀土生产已经人性化地变为了几个简单数据的输入。这项技术让国外同行惊讶不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由于我国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下降3至4倍, 原来曾经长期垄断稀土国际市场的一些国外稀土生产商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影响十分深远。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 徐光宪和他的课题组获得了大量的荣誉。1978年,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又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奖励和荣誉证书;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底,徐光宪院士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这是化学界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

网易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之后中国还有谁最可能

按照诺贝尔奖的标准,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王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盛志勇的烧伤病程规律和新疗法、施一公的剪接体结构和机理、韩济生的针灸镇痛原理等,值得期待。

张亭栋:白血病的砒霜疗法

张亭栋,1932年11月生于河北省吴桥县,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重点研究血液病,承担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疗效的机理研究,曾发表有关癌灵1号治疗M3型白血病及其他学术论文102篇,著书三册。张亭栋教授的最主要的贡献,是创新性地研究了白血病的砒霜(三氧化二砷)疗法。

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以毒攻毒,中药早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接受。

1971年,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下乡巡回医疗,发现东北林甸县一个公社卫生院的一位民间中医能治癌症,能让大肠癌、肝癌和食道癌等患者“起死回生”,具体方法是用“砒霜、轻粉、蟾酥”等中药进行治疗。后来,省卫生厅派以张亭栋为组长的调查队前去考察,张亭栋与韩太云从1972年开始合作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他们首先从分析砒霜、轻粉、蟾酥的毒副作用入手,对这三种中药分别在临床上进行了对照,做了一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确定治疗用量,并对砒霜、轻粉、蟾酥三味药进行筛选,最后确认真正有效的成分是砒霜。

长期以来,张亭栋在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在国际学界更是默默无闻。北京大学教授饶毅认为其原因“可能与他工作地区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未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程度的可能性”。而张廷栋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说:“我只是想通过这个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好这个病,想着必须要拿出真实的东西。”

和屠呦呦一样,张亭栋也是无博士学位、无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的“三无”教授,但他开创的白血病砒霜疗法,不仅为全世界白血病人的治疗带来了福音,而且其进一步研究,还有望对其他癌症的治疗产生积极效果。

王学昌:颈肩腰腿痛的弧刃针疗法

王学昌,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颈肩腰腿痛、针刀医学学术带头人,“多功能埋线针”线针刀、弧刃针刀发明人,“颈肩腰腿痛五个治疗原则”的提出者,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痛王全国“八合一”颈肩腰腿痛精华培训班主讲专家,10多年来治愈了数以万计的颈椎病、腰椎病等颈肩腰腿痛疑难杂症患者,被誉为“颈肩腰腿痛之王”。王学昌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发了对颈肩腰腿痛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弧刃针疗法。

2012年,王学昌发明弧刃针,该发明为1976年朱汉章医生发明小针刀以来,针刀器械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是在我国古代中医九针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针灸医学、针刀医学的创新成果,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在当代的重要继承和创新。

弧刃针能以相对更小的创伤达到相对更大的松解效果,又由于其空心结构,可兼具注射及介入手术引导套管针功能,如置入羊肠线,则成为“线针刀”,同时还具有放血、埋线功能。据临床统计,9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经弧刃针一次治疗,即可见效,且康复后不易复发。

目前,颈肩腰腿痛疾病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最常见的多发病、慢性病之一,甚至被称为仅次于感冒的全世界第二大“流行病”,无处不困扰着人类。对颈肩腰腿痛疾病已经临床证明具有神奇疗效的弧刃针疗法,作为古老的中国针灸医学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无疑是中国医学对人类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盛志勇:烧伤病程规律和新疗法

盛志勇,创伤外科学家,烧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

在1990年代的一次国际烧伤会议上,盛志勇的学生把一部记录孙波(全身烧伤面积达到95%、深度烧伤为90%)治疗过程的纪录片带去放映,当即,会场引起了震动。一位外国教授看完录像介绍之后,激动地满眼泪花,把在场介绍的中国专家抱起来原地转了两圈。

盛志勇在在烧伤治疗中,倡导了休史期复苏加用全血、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输液量、CO2张力计监测和山莨菪碱改善肠道血供、证实烧伤后氧自由基损伤和防治的重要性及休克大面积切痂等,使烧伤临床治愈率达99.6%,LA50达98%(III度LA50%86%)。指导完成低温储存皮肤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创、烧伤后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移位的研究,对创、烧伤后感染和脓毒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领导了解放军军“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创(烧)伤后多器官衰竭(MSOF)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1950年代,盛志勇在中国国内率先从事放射复合烧伤的治疗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病程规律和治疗方法。提出细菌内毒素可能是产生烧伤后脓毒症的主要原因。应用山莨菪碱改善胃肠道供血以降低细菌内毒素的移位、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以减轻重灌流损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等,通过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提出烧伤休克治疗应达到三个目标。深入研究了烧伤脓毒症和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降低了发生率和死亡率。总烧伤治愈率达9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盛志勇在记者采访时曾说,他正在研究植皮后汗腺再造这一世界性难题。“我们已经在小面积植皮上获得成功,但对大面积再造汗腺的研究,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愿能在我闭上眼睛那一刻,无所遗憾。”

施一公:剪接体结构和机理

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67年5月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在Smad对TGF-b的调控机理、磷酸酶PP2A的结构生物学方面做出过有国际影响的工作。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2014年4月3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施一公获得2014年爱明诺夫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为施一公颁奖,以奖励其在过去15年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爱明诺夫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9年设立,用以奖励在晶体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每年颁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施一公是2014年该奖项唯一获奖人。自1998年以来,他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施一公的最主要的贡献是发现了剪接体的结构和工作机理。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RNA剪接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步履维艰地探索其中的分子奥秘,期待早日揭示这个复杂过程的分子机理。施一公研究组对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不仅初步解答了这一基础生命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又为进一步揭示与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DNA传递遗传物质“中心法则”将遗传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转录,第二步是剪接,第三步是翻译。在施一公教授获得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之前,另外两位科学家已经通过发现“中心法则”中其他步骤中的两种关键物质,分别获得了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韩济生:针灸镇痛原理

韩济生,神经生理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高中毕业于现衢州第一中,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自1965年起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济生首先阐明针刺人体一个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证明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分泌出5-羟色胺、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发现改变穴位上电刺激的频率可引起脑中释放出特定的神经肽。若刺激时间超过2小时又可促使脑中产生出CCK等对抗镇痛的物质。每个人针刺治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神经刺激仪,可收到镇痛、解痉等效果,还可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

“其实,这个工作我们做了半个世纪。自1965年起,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我开始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国的针灸有几千年历史,要用科学来阐释却并不容易。我坚持研究其物质基础,其实针灸的作用就是把人体中固有的功能发挥出来。”韩济生解释说,当人受伤时,身体会产生减痛的物质以缓解痛苦,针灸就是把这种物质激发出来。“如何产生这个物质以减轻痛苦?原来并不需要疼痛那么厉害的代价,只要摸到它的钥匙孔,用钥匙一开就可以。什么钥匙?就是外力刺激的密码。”

韩济生的核心贡献是对中国针灸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神经刺激疗法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开创出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