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职业

今年的就业率和平均工资会怎么变化? 深职院就业率和工资

今年的就业率和平均工资会怎么变化?深职院就业率和工资

2020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是多少?

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2020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上榜TOP30,位列全国第13位,湖北省内高职第一,薪酬指数为72.6,毕业生平均薪酬6025元。

据悉,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来源于全国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满一年的基础数据,包括国内200多个细分领域、600多个城市地区、50万家企业、200万条毕业生数据,按照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四个要素,以相应权重,以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共同发布《2020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报告显示,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求职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

在全国接受调研的7571名毕业生中,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较优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20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发布 毕业生更愿进入新经济行业

人民网-2020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出炉 武职在湖北省内排第一

大学生就业薪酬情况调查报告

2008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们唱完骊歌,告别校园,大多数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开始新的生活。

  不过,网络上不时有大学生抱怨:“工资太低,还不如保姆,大学4年白读了。

”这样的抱怨有些悲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刚毕业大学生的工资。

  近日,100位2004年-2008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成了本报记者采访的样本:他们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工资是多少?工作几年、几个月之后,现在的工资是多少?这5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第一个月的薪酬走向如何?这期报道,希望对将要求职、正在求职,或者刚步入岗位的大学生们有所帮助。

  样本

  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各20人;职业包括:公务员、教师、工程师、助理、文秘、业务员、技术员、财务、广告策划、护士、金融顾问、记者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调查的对象均为大学本科生,毕业院校包括: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天津大学、南昌大学、集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三明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等。此次调查对象均在厦门工作。

  数据 第一个月平均工资:1671元

  根据统计,这100名大学生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平均为1671元,其中,1001—2000元这个档次占了七成多。

  调查发现,第一个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相对较少,且多为业务员。2005年毕业的小陈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主要职务是营销。“名片上印着 ‘销售代表’,实际工作就是拉业务。底薪800元,其它收入就靠提成。”小陈说,他第一个月工资就只有底薪,因为没有经验,还没摸着门道,没有完成一笔业务。不过第二个月他就拿到1000元月薪,他拉到第一笔业务,从中提成的200元成为他的奖金。

  不过,也有不少从事销售业务的大学生,第一个月就拿到了高薪。2007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的小禹,在一家电子企业上班,第一个月工资3000元。别的同事大概在2000元,他因为具有语言优势,待遇比其他人高些。

  第一个月工资3000元以上的相对较少,不到一成。从职业上看,主要有公务员、IT行业技术人员、媒体从业人员、教师、垄断性行业等。

  2004年毕业的小张,在厦门一家媒体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就拿了近5000元。“不过,媒体的收入并不是每个月都固定的,底薪一般在几百元,奖金和稿件数量、质量有关,稿件发得多,工资就高,如果没什么稿件,收入就很低”。

  专家:1200元到1600元最集中

  郑梦旖,思明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她说:“据我了解,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的确大部分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并且1200—1600元最集中。”

  有人抱怨1600多元的工资还不如保姆,保姆包吃包住还有1000多元,其实两者间没什么好比较的。保姆做的活,许多大学生不一定做得来。另一方面,大学生将来的工资收入根据能力、资历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保姆的空间却很小。

  郑梦旖说,大学本科生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很少,除了上面提到的业务员,还有一小部分是在私营企业上班的。

  第一个月就能拿三四千元的也很少,公务员是其中一类,所以这几年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考上的只是个别。垄断性行业收入相对高些,福利也不错,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一进去就拿高薪,大部分在两三千元,如果做得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还有许多单位,工资收入和业绩挂钩,能力强的就体现出优势了。

  数据 目前平均工资:2787元/月

  根据统计,这100名大学生目前的工资平均为2787元/月,其中,2001—3000元这个档次为多数,占了四成。和前面数据比较可以发现,七成多大学生第一个月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但工作几年后,随着经验、资历、业绩的增加,工资普遍上涨,工资在2000元以内的比例下降到三成多。并且,记者在统计中发现,当前月工资低于1000元的已经没有了。

  第一个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不到一成,但工作几年后,高收入者逐渐增多,3000元以上的占了1/4,其中不乏月薪近万元的高收入者。这些高收入者的职务有很大一部分和刚工作时有了变化,从原来的职员、技术员变成了部门经理、组长、主管等。

  2004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小郭,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这家企业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刚进公司,他只是一个普通技术员,第一个月工资1100元;经过几年打拼,他的能力得到领导和同事认可,现在已是经理,月薪8000元,每月还有一两千元的奖金。工作4年,工资翻了近10倍。

就业形势分析

原发布者:落651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靠社会的就业形势。现在就以大学生就业形式问题分析分析。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几个比较突出问题。  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就业渠道不畅。据对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大学毕业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但是,现在的一些高等院校,注重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就业观亟待改变。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关人士指出,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加大就业宣传力度。要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需要怎样的人才,政府、学校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培训,不能盲目地追求就业率。  扩大就业渠道。高校扩招

当代劳动者的就业情况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长篇述评《增加就业要下大力气》,再次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当前就业有多难?看看刚公布的上半年统计报告: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在下降。到6月底,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4万人。

  失业人数在增加。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18.7万人,登记失业率3.3%,去年底这个数是3.1%。

  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继续走低。全国769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只有79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11.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9个百分点。

  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据对全国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只有0.65个岗位。

  文章指出,就业矛盾不可能很快得到缓和。下岗职工脱离再就业中心的高峰正在到来,将使过去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同时,农民收入增速减慢,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竞争岗位。“入世”之初,农业等行业以及国内企业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

  20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0.33%,到“九五”时期,降到了0.16%,“九五”末期已在0.1%以下。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正在减弱。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放缓,而对GDP增加贡献较大的高新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十分有限。

  文章说,究竟什么是就业?国家对此还没有严格的界定,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只把在正规部门中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就业形式看作是就业。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这种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了,新增的岗位中很大一部分是临时性的、流动性很强的、没有确定的劳动关系、只有劳务关系的岗位,如钟点工。

  依据国际劳工标准的定义,凡是在一定年龄以上、为获得工资或薪金、利润或家庭收益而从事了一定量工作(不少于1小时)的人员,都属于就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以扩大就业。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当前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