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是有五个人吗? 省技能大赛一等奖有什么用
对技能竞赛获奖人员有哪些奖励政策?
(1)国家级一类竞赛各工种获得前五名的选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颁发证书和奖章;
(2)国家级二类竞赛各工种获得前三名的选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颁发证书和奖章;
(3)在国际竞赛活动中进入前八名的选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颁发证书和奖章;
(4)国家级竞赛获得优秀名次的选手,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有关资格条件审定后,可颁发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5)其它类型的竞赛活动,由主办单位参照国家奖励政策自行确定奖励政策。
2019技能大赛省赛获奖的保送吗?
获奖的人不见得是保送,但是可以加分。
关于举办技校钳工竞赛活动的通知
参照这个吧。比较规范。望采纳。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
(人社部函〔2010〕1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精神,通过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引导广大师生努力钻研技术技能,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我部决定举办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职业(项目)和范围
(一)大赛职业(项目)
大赛设置车工、焊工、装配钳工、无线电调试工、机电一体化五个职业(项目)。
(二)大赛分组
车工、焊工、装配钳工大赛设学生高级组(含各类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级工班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和学生中级组(含各类技工院校的全日制中级工班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无线电调试工大赛设学生高级组(含各类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级工班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机电一体化大赛设学生组(含各类技工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
二、参赛对象
大赛所设职业(项目)内的各级各类技工院校中具有技工院校学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组别和职业(项目)的大赛。
三、大赛标准
本次大赛车工、装配钳工职业学生高级组和中级组分别以《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要求为基础;无线电调试工职业学生高级组以《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要求为基础;焊工职业学生高级组和中级组分别以《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要求为基础,并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有关标准;机电一体化项目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有关标准。同时,各大赛职业(项目)结合技工院校教学计划大纲并结合学生不同组别特点统一组织命题。
大赛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各职业(项目)大赛技术要求将另行下发。
四、大赛设备
车工职业的比赛设备由大连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提供,装配钳工职业的比赛设备由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焊工职业的比赛设备由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无线电调试工、机电一体化职业(项目)的比赛设备由广东三向教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提供。各职业(项目)的比赛设备型号及技术参数将另行下发技术文件。
五、大赛组织
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承办,成都市技师学院协办。大赛成立全国组织委员会,全面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和相关工作。
请各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牵头成立本赛区组织机构,负责组织、指导本地区的大赛工作,同时报全国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大赛分院校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
(一)院校初赛阶段
2010年6月30日前,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参赛报名和培训练兵;以赛区为单位指导本地院校进行初赛,选拔优秀选手组队参加省级复赛。
(二)省级复赛阶段
2010年9月30日前,在全国组委会统一指导下,以赛区为单位组织省级复赛,对优秀选手和单位予以表彰,选拔优秀选手组队参加全国决赛。
(三)全国决赛阶段
2010年11月30日前,组织全国决赛,举行闭幕式和表彰获奖选手,开展有关论坛和教学成果展示、宣传等活动,相关事宜将另行通知。
六、奖励办法
(一)对全国决赛中获车工、焊工、装配钳工、无线电调试工大赛职业学生高级组前5名的选手,获机电一体化大赛项目学生组前10名的选手,经核准后,由所属赛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对全国决赛中获车工、焊工、装配钳工学生中级组各大赛职业前5名的选手,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同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二)对全国决赛中获车工、焊工、装配钳工、无线电调试工大赛职业学生高级组第6-15名的选手,获机电一体化大赛项目学生组第11-20名的选手,经核准后,由所属赛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对全国决赛中获车工、焊工、装配钳工学生中级组各大赛职业第6-15名选手,晋升中级工职业资格。同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三)对全国决赛中获各大赛职业(项目)前10名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雏鹰奖",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四)对参加全国决赛的其他选手,由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五)对全国决赛中获得团体总分前10名的参赛省(区、市),由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对其他参加全国决赛的省(区、市),由大赛组委会授予"组织奖"。
(六)对全国决赛中获得团体总分前10名的参赛院校,由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教学组织奖",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各赛区可参照本通知的奖励规定制定本赛区的奖励办法。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筹划,积极申请地方财政支持。要广泛发动组织各类技工院校积极参与大赛活动,将大赛活动与强化技能实习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技工院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大赛活动成功举行。
联 系 人:龚朴、兰琦、李京、陈志集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什么和什么槮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学校排名不在前列属于中上等
但就业率较高 属于专A类院校
住宿和餐食方便比较一般。 周边坏境不太好、总体来说学校还可以。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力量雄厚。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已形成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三个教改小组为突破口,探索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校内建立近40个多功能实验(训)中心的基础上,先后与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林仕豪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广东欧宇信息控制有限公司、广东音像制品进出口服务中心、联盛塑料五金模具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2005年,经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审核批准,学院正式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社会独立开展包括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汽车修理工、维修电工、制冷设备维修工等六个工种的从初级、中级、高级工到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抓改革创特色,抓内涵促发展,抓管理促效益
办学目标
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的示范性高职学院。
办学条件
学院校现有在校生规模6055人;占地92.7亩,总建筑6.8万平方米;专任教师212名,兼职教师43名;专业33个;各类教学仪器设备3172.86万元;图书55万余册;建有校园网;有校内实训中心10个,并与一些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54个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列入广东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的新校区项目,已获批出红线图及修建性详规,首期两个亿的建设资金也已全部到位,按计划将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动工。
办学成绩
国家“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国家“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维修电工”、“制冷操作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教师汽车新技术培训基地;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等。
遵循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经历了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历程:2002年,选择“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启动试点班教改工作;2003年,推广“改革试点班”的理念和原则; 2004年, 启动数控专业“两年制”试点改革工作, 同年启动专业教师职业素质改造工程; 2005年,选择“数控技术”等3个专业,深化“两年制”专业综合改革工作;2006年,正式提出探索构建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体系;2007年,确定在2005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方案。
——2004年,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教育系统选手选拔赛及全国劳动系统广东赛区“华中系统”数控车与数控铣参赛选手选拔赛,获数控车组的第二名与第四名、数控铣工种的第二名,总成绩为广东教育系统参赛单位第一名;参加第14届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竞赛,获高职高专组1个一等奖和唯一“创新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广东赛区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
——2005年,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获广东赛区第一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2个全国二等奖(广东省唯一高职院)、2个广东赛区一等奖和1个广东赛区二等奖;参加第15届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竞赛,继续获得高职高专组1个一等奖和唯一“创新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1个全国二等奖、1个广东赛区一等奖、5个广东赛区二等奖和6个广东赛区三等奖;参加广东省首届CAD/CAM软件应用竞赛,获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和2个优秀奖。
——2006年, 学生参加广东省高校数控技能大赛, 获得数控车1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 并获得团体二等奖;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CAD/CAM软件应用竞赛,获得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2007年,学生参加首届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学术节系列活动,在“挑战杯”竞赛中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在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