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政策法规

诈骗手段,身份证? 身份证涉嫌诈骗怎么办

诈骗手段,身份证?身份证涉嫌诈骗怎么办

以欺骗手段拿着我身份证是触犯了什么法规?

身份证被人冒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第十八条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身份证信息是何用意

会利用身份信息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1、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实从事犯罪活动,比较常见的是“诈骗罪”(这里的“诈骗罪”非单指诈骗罪这一罪名而是指诈骗类犯罪),比如用你的身份信息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比如,以你的名义和他人签订合同,实则为了骗取财物,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再比如其他的一些金融诈骗罪等等。(注意,接下来提到的几点,若是达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构成犯罪。)。不过,由于现在的金融系统不断完善,这些情况也会逐渐被克服,但是不排除新情况的产生。

2、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实行侵权行为,其实大肆泄露本身已可构成侵犯隐私权,若是信息被他人利用,比如,他人的营业执照里赫然登记着你的名字,你却不知情,这就会构成侵犯姓名权,再比如,别人以你的名义发布各种可能招致社会负面评价的言论,则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等等。

3、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从事交易活动,以他人的身份或者利用他人身份信息与他人签订合同进行经济往来,最终发生经营问题,那么债务可能落在他人身上,并且可能使自己染上信用污点。当然,能够证明自己清白固然好,但是不排除百口莫辩的情形,现实中就有类似的情况,有人将身份证借给朋友使用,并且莫名其妙的在一份自己都没有看清楚的合同上签了字,最后竟发现自己上了银行的黑名单,原因是贷款未还。

4、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进行广告推销,有些商家为了进行推销、广告,采用各种手段获取他人信息,并进行利用。寄送各种宣传材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5、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占用他人特定资格,比如,出现一些优惠活动或者其他有利益活动,一个身份只有一次参与机会,就像在网上抢购某种商品需要一个带有真实信息的号,且一个号只能抢一次等等。这些资格用过了则不再享有,那么这种行为就占用了他人资格,侵犯他人利益。

6、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盗窃他人网络财产,这里的网络财产应包括真实财产,比如,你在某个读书网站的账户里充进100元金额,为购买作品而用的;还应包括虚拟财产,比如在网上参与各种活动积累的金币积分或者在游戏中累积的财富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所有者的现金投入,却也具有相应利用价值,不排除转化成现金的可能。(对网络不是很了解,因而这点不是很肯定,但是我认为有这种可能)

7、利用他人身份证信息进一步伪造其他文件证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证件,从事上述几点所述的各种行为。

将身份证后5位和姓名透漏给诈骗团伙

如果你的身份证没有丢失就不必太担心,身份证后5位数字是体现不了你的生日等重要信息的!现在很少有犯罪分子能通过身份证后5位对您银行账户及金融信息进行窃取的!这点你可以放心!

但是,如果犯罪分子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你的家人、亲戚朋友的电话或者联系方式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成为一种诈骗手段,如:犯罪分子可能利用你的身份信息给你家人打电话说你在外面出事了(比如车祸等,犯罪分子惯用手段),现在需要大量现金,请向一银行账户汇钱救人等,当家人或朋友质疑时,他可能就会报上你的姓名及你的身份证号码已获信任!因此你需要提放一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提供帮助,如果你满意的话可不要吝惜你的10分奖励哦!

关于中奖的诈骗手段.我给了身份证号了

【以下情况绝对是诈骗,切勿上当】:

  1、本人没参加任何活动,莫名的收到或捡到中奖短信、刮奖卡片等;

  2、中了几万元或贵重品,却要你先交纳几百或几千的所得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等,没有任何抵扣的余地;

  3、真的中奖了,领不领是一种权利不是义务,弃权不要主办方还高兴,不存在什么违约!

  4、如果不寄钱不领奖就要起诉你绝对是诈骗!!这种骗局不用理会,对方不敢起诉你的。你可以报警!千万不要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