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政策法规

长期收到警察电话恐吓该怎么办? 收到恐吓电话报警流程

长期收到警察电话恐吓该怎么办?收到恐吓电话报警流程

接到恐吓电话怎么办?

当遇到恐吓电话时,第一时间寻求报警, 主动协商化解矛盾,在电话中变现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注意自己的出行安全,直接挂断电话结束通话。

第一步、主动协商化解矛盾,严重的及时报警。是什么原因导致别人用电话恐吓自己,如果是自己作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建议自己主动与对方沟通或者请第三方协调机构出面协调,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多与别人协商。

第二步、在电话中变现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既然是恐吓电话,对方就是希望利用恐吓的方式让你妥协,或者达到他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选择妥协,应该更加自信的表达自己的立场。

第三步、注意自己的出行安全。如果对方有打击报复的倾向,建议你在生活中注意多留点心,尽量选择光线充足,有监控设备或者行人多的道路出行,避免夜间独自一人外出。

第四步、直接挂断电话结束通话。对方通过电话恐吓,你也没有必要和对方针锋相对,直接挂断电话,如果不停地骚扰,可设置成黑名单,同时保存所有的通话记录,来电显示,作为证据。

恐吓,意思是威胁人、使害怕;吓唬。恐吓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无论有无向对方动粗,无论是否行使暴力行动,即使只是语言上威胁受害者(对方),在许多国家均是一项刑事犯罪。若意图以此方式来获取他人财物或利益而实行者,称为"恐吓取财"。

恐吓罪,是指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恐吓他人,对他人的安全产生危险的犯罪行为。本罪所侵害的法益是个人日常生活的安宁以及生活安全不受他人恐吓的自由。本罪的行为客体是单个的自然人。

恐吓行为必须以直接或确定的间接方式,不包括不确定的间接方式。所谓确定的间接,是指行为人虽不直接恐吓被害人,但将恐吓事实告知特定人,并明示其通知被害人。所谓不确定的间接则指行为人只对不特定的人扬言恐吓事实,并未明示任何人将恐吓事实转告被害人。

收到恐吓电话怎么办?

1、了解什么原因导致别人用电话恐吓自己,如果是自己作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建议自己主动与对方沟通或者请第三方协调机构出面协调,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多与别人协商。

2、如果是陌生人恐吓电话,或者诈骗恐吓电话,可以拉入黑名单,或者弃之不理。同时加强防范,防止自己和家人被骗。

3、也可以按下录音键,把通话记录下来,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报警,让警方对威胁人严密监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警方不作为,你可向其主管部门进行投诉。

收到恐吓电话怎么办?可以报案吗?

你可以直接报警,警察可以帮助查询电话记录,不过如果仅发生过一次的恐吓电话,往往比较难查实。你可以做好准备,一旦再次发生,尽量拖住对方,套出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在哪个地点之类的,以备警方破案。可以在线用百度Hi交流。

收到恐吓电话和信息怎么报警处理?

保留电话录音与信息证据,直接去派出所报警即可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当事人的遭受的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干扰了其正常生活,甚至直接威胁到了自身人身安全,公安机关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后对违法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报警不管怎么办?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法律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义务,应当对受理的报案立即调查,对报警案件及时查处,那么面对上述报警不予处理的情况应如何维权?

可以报警时打开手机录音,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录像,像上述这种有明确依据而不予处理的,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根据《警察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对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人民警察进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