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庭审中被告虚假陈述原告拒绝不鉴名后果怎么样?(庭审中作虚假陈述有什么后果?)
更新时间:2021-08-14 03:34:24 • 作者:REGINA •阅读 8927
庭审中作虚假陈述有什么后果?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被告当庭虚假陈述,原告怎么办
可提供相应的证据在庭审时通过质证辩论环节予以推翻,并提请法庭不予采信。不能当庭提供证据予以的推翻的,等搜集全证据后在法律规定时限内申请二审。
民事诉讼案件被告不如实陈述的法律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是基本原则,作为被告,没有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法定义务。
所以,如果民民事诉讼中,被告不如实陈述,或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内容的,并不违法,不应因此而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在庭审中被告虚假陈述
由于案件公安机关没给立案,刑事当民事处理,就成臭鱼烂虾的民间纠纷事!这里民事辨论不讲道德败坏,不讲公平正义,只讲输赢!反正判决交给法官!受害者被敲诈勒索诈骗钱,还要高额出钱请律师玩这种游戏值得吗? 受害人你是老板是有钱的富人这种法律游戏还能试玩一次,你是老人缺钱少钱之人玩的是血痕累累,家破人亡的讼诉事,赢了官司,输了被敲诈勒索诈骗的钱还是要不回来,你有多少底气去告利用色情敲诈勒索诈骗之恶劣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