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政策法规

因为老板不给员工买社保,员工直接砸了老板的东西,老板选择报警,是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买社保了?(老板不给员工买社保,应该怎么赔偿?)

因为老板不给员工买社保,员工直接砸了老板的东西,老板选择报警,是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买社保了?(老板不给员工买社保,应该怎么赔偿?)

老板不给员工买社保,应该怎么赔偿?

公司不给予赔偿。

公司不给员工交社保,处罚如下:

1、责令限期缴纳。即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全部缴清费用;

2、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的数额为每逾期一日加收所欠款额的2%;

3、对欠缴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1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私企老板不给员工买社会保险怎么维权

维权投诉的途径如下:

1、到社保局信访接待窗口走访;

2、寄信到社保局;

3、拨打12333咨询热线;

投诉需要准备的材料:

1、《员工来访登记表》。员工亲自来投诉的,由员工本人填写;员工通过来电、来信(函)、电子邮件投诉的,由工作人员根据投诉内容填写

2、员工有效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3、员工劳动关系证明资料(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工卡、厂牌、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证明、被处罚凭证、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明等)。

4、工资收入凭证原件(如:银行盖章确认的流水单、用人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单)。

扩展资料:

关于维权:

随着《消法》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工商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消费维权。

1、谈到维权,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也认为,由于人们习惯上将消费者定位为弱势群体,所以,只要消费者买的产品有一丁点问题,不论其投诉理由成不成立,都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同情,受到保护。

2、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责难,商家即便蒙受不白之冤,也是有口难言。商家的忍气吞声,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某些消费者的蛮横无理。

3、其实,即使商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也应当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厂家解决不了,可找到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投诉解决不了,还可诉诸法律。所以,我们要有维权意识,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权

不给员工交社保,万一员工去法院告时,公司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或法律责任?

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被职工举报的,可以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于查明欠缴事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发出社会保险费限期补缴通知,责令用人单位在收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补缴,同时告知其逾期仍未缴纳的,将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一)未按规定申报且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二)申报后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三)因瞒报、漏报职工人数、缴费基数等事项而少缴社会保险费的。

二、《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公司不给员工买保险,员工可以告公司吗

你们老板不懂劳动法!!

  首先要和劳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那怕是形式上的!

  社保也必须缴纳,但现在有很多公司都是满一年或半年才给缴纳的。

  1、如果公司不给缴纳,你办理离职,手续办理清楚,写清不签劳动合同不交社保,离职单据办理完,总经理签字后,留存一份。

  2、入职证明留一份,工牌什么的。

  3、工资条!

  到公司所在的劳动稽查大队投诉,或到当地劳动仲裁庭申诉!一定可以打赢!

  可申请入职后未签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和补缴社保!

  具体参考一下劳动法! (以下为复制内容)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用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双方一旦建立了劳动关系,就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也不例外。劳动合同必须是合法的,否则从签订之日起无效,必须重签。按规定,签合同以后,用人单位就应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对于不签合同的单位或个人,劳动部门有权责令其补签或施以处罚。对于不签合同的一方,另一方有权要求其赔偿损失。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自行和解,也可向单位的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不签合同,造成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劳动者可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劳动者应充分重视合同的作用。在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更要勇于向法律寻求帮助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