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政策法规

公司不交社保,没有签劳动合同,怀孕后期不给产假? 公司未缴纳社保怎么赔偿

公司不交社保,没有签劳动合同,怀孕后期不给产假?公司未缴纳社保怎么赔偿

没有买社保,公司没签订劳动合同,请问我有产假吗

没有买社保也是可以享受产假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怀孕期间公司不给产假还不买社保这样合法吗

不合法。如果有实际劳动关系证据,就到单位所在地区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让单位,给予产假期间的产假工资、生育保险报销、补缴、缴纳社保的个人主张。

因为没有买社保,公司就不给我报三个月产假,这符合劳动法规定吗?急!

一:单位没有给你买社保,这本身就是违反劳动法的做法,而不是他来不给你报三个月产假的理由,犯错的反而是他,从不交社保就是他侵害了你的正当权益,现在不给你报产假,是一错再错。

二:单位不愿意给你缴纳保险就是为了省钱,既然已经违规操作了当然不希望给你批产假,不想便宜你给你三个月的时间休息还得付你工资(这是国家的规定),你休产假期间应该付给你工资补贴的,这个钱本该是国家从保险那块补贴给你的,但是他没给你交保险,所以就得公司给你开这个钱,他不愿意,所以就不给你批假,甚至还想让你继续多干活,为他工作创造效益,完全无视你的正当权益呢。

三:遇到这种违法违规无视员工合法权益的单位,你只要到你们单位办理社保缴纳等等手续的劳动保障所去举报(如果你们单位任何人都不交保险,就到你们单位所属区的劳动保障所,比方你公司属于南京市玄武区,就到玄武区劳动保障所),只要举报,对方就会要求你单位配合调查。这个一告一个准,,不但会要求对方从你在该单位就业开始给你补缴全部保险,而且你的产假可以放,你在此期间的补贴公司也要付给你,而且你怀孕期间,做月子期间,单位是不得以任何理由辞退你的,否则他又违法了。

四:希望你可以据理以争,至少根据法律,跟单位表明你的态度,别让他们欺负咱不懂法,以为咱不懂法。

私人企业,没签合同,没买社保,产假不给发工资

1、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补缴社保,如果劳动者按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三)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发工资不提供工资条也是违法的;

3、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法,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主张限期支付拖欠部分。

劳动仲裁基本流程:

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

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

5.调解;

6.调解不成,裁决。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