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政策法规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是多少 202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是多少202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现在个税征收起点是多少

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也就是说新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3500元。月收入超过3500元以上,就超过部分按适用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人们习惯上把“减除费用标准”,口语化为“个税起征点”。其实在税收理论上,“减除费用标准”与“起征点”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就超过部分征税,后者是指达到起征点后,包括基数一起计算征收税款的。

全国各地方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个人负担部分-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2011.9.1以前的个税计算方法:

  扣除数为20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2. 2011年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个人所得税的起点是多少啊?扣税多少是怎么计算的?

个人所得税的起点是:5000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

免税率亦称“税率为零”。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个特定环节上的课税对象,以零表示的税率。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

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如所得税往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免税金额部分以零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并无转移税额的问题。

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规定税率为零的投资项目仅指免掉投资项目本身应纳税额,其外购各种商品和劳务,实际上都是含税的,并不退还其已纳增值税税额。

真正体现零税率理论上定义的,是增值税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即纳税人出口产品不仅可以不纳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而且可以退还以前各环节增值额的已纳税款。

增值税的免税规定,只是免除纳税人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和劳务中仍然是含税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目的在于奖励出口,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完全不含税的价格参与竞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北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工资薪金免征额3500,全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