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环境罪无罪之外的处罚方式有哪些 环境污染罪一般判多久
外国如何惩罚破坏环境
1979年刑法典只规定了对个人实行的环境犯罪进行制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位犯罪大量出现,尤其是在环境犯罪方面,单位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远较个人犯罪为重,单位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已成为现代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针对新的社会形势,1997年刑法典首次将单位较普遍地规定为环境犯罪主体,使其成为与个人并列的实施环境犯罪的制裁对象,这无疑会对打击和遏制单位破坏环境犯罪起到特殊的作用。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破坏环境资源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适用从罚金刑到自由刑不等的刑罚。就立法本身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这种“单位→个人”的制裁顺序尚需商榷。因为现代刑法是以个人责任为基础构成的,它本身就具有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重视造成犯罪的具体危害发生的直接当事人的倾向。日本《公害法》规定,“法人代表或法人或自然人的代理人、使用人及其它从业人员,如果犯有与该法人或自然人业务有关的上述两条罪行时,除应处罚行为者外,还应对该法人或自然人科以本法各条所规定的罚金刑”(见日本《公害法》第四条)。有人认为,日本法的双罚制规定的惩罚次序与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好相反,而日本法的双罚制更能体现刑罚追究个人责任的特点,体现了其先进性。[2]
笔者赞同上述观点并对其理由作如下补充:其一,行为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或者负有防止其下属违法的义务,或者直接实行了破坏环境的罪行,将其作为刑事制裁的首要对象,可以激励其实行切实有效的间接的监督行为,或者促使其进行合法的直接的实行行为。概言之,先个人后单位的惩罚顺序,可以使行为人加强责任心,经常注意,防患于未然。其二,若是因为对下属监管有困难或者合法的直接行为有困难,因而是造成损害环境的后果,该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作为受罚的首选目标,可视为其职责风险的一部分,并不违背罪责自负原则,因为其在承担职责风险时享有了相应的权利。不过,若是行为人在尽了善意的努力后仍构成环境犯罪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可对其从宽处罚。其三,可以避免行为人逃避制裁而向单位推卸责任,出现只处罚企事业单位,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不正常现象。
2.刑罚规定及运用中的问题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该立法至少在以下方面有着充分的理由:第一,在环境犯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并无直接致人死伤的故意,同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又有着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如对此类行为(环境犯罪)适用死刑,将导致经济活动的主体过于束手束脚,不利于发挥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在某种条件下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的特殊背景下,亟需发挥广大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环境犯罪不宜适用死刑的理由就更为充分。第二,对那些具备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主观恶性较大等条件的环境犯罪行为人或屡教不改的累犯适用较重的自由刑并处罚金,对具备精节轻微条件的环境犯罪行为人或初犯、偶犯适用较短的自由刑或者援用罚金刑,足以起到预防、惩罚犯罪的作用。第三,在我国现行的刑罚制度下,只要不对行为人适用死刑,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就不会丧失。而适用死刑既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又切断了那些在经济发展中富于探索、勇于冒险而不慎触犯环境保护刑律的行为人之自新之路,因而有失人道,也与世界重视人权,限制死刑的立法潮流相逆而行。
(2)新刑法对破坏环境犯罪取消无期徒刑,有值得讨论的余地。
首先,就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来说,譬如具体的盗伐林木罪,有人认为“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社会危害程度是有差距的,因而原《刑法》量刑过重”[3](原刑法包括死刑和无期徒刑)。笔者赞同其认为针对盗伐林木罪不宜适用死刑的论点,但对其认为无期徒刑同样不宜适用的观点恐怕不能苟同,因而对现行刑法针对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取消无期徒刑略存疑惑:其一,盗窃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盗伐林木罪的对象是林木,就财产属性而言,两者并无不同;就行为的客观方面而言,均是以秘密的手段窃取;就行为目的而言,均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从一般情况上来说,虽然对象不同,但代表财产的性质却无不同,普通财物并不比林木更具有特殊保护的理由。其二,就社会危害程度而言,林木除具有财物的属性以外,还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盗窃林木的犯罪行为不但损害了现时社会的利益,而且损害了未来几代的甚至更多代社会的利益,这绝非危言耸听。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林木资源的地位势必更为重要,盗伐林木的行为只会比盗窃相同价值的普通财物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其三,现行刑法对破坏环境犯罪取消无期徒刑,究其实质,是立法者的立法原意迁就于社会上认为盗伐林木罪的危害程度比盗窃其他财物的程度为低”的一般社会观念,而这种社会观念却是不符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的,是应予转变的,自不应成为科学立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前提。其四,一些主张轻刑化的国家对实施危害环境的犯罪行为规定的刑事罚则同惩治其他犯罪的刑罚相比是更为严厉的,而我国的刑事立法却重罪轻刑化,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这是不合时宜的。
其次,就污染环境犯罪而言,西方学者开始倾向于认为,污染环境的犯罪已不再是法定犯或者行政犯,不再是仅出于行政取缔的目的而由刑法予以禁止,它已具有自然犯的意义,即违反了社会伦理。一方面,污染环境的犯罪侵犯了人们的平等权,即剥夺了子孙后代拥有的同现代人一样利用自然资源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刑法保护环境,正是在更广泛意义上对人类财产的保护,刑法罚之,正如刑法规定盗窃罪,从而保护财物所有人对其财物永续使用一样。[4]甚而至于,国外某些学者认为,污染环境的犯罪,与公共安全罪有着相似性。污染环境的犯罪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污染行为对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福利等维护社会本体存在的条件,予以严重危害,足以造成公共危险,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有随时受害的深切恐惧感。故污染环境犯罪的客体,应是侵害社会法益,而且其侵害的,正是人们的共同生活安全本身。所以,污染环境的犯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等都属于侵害社会法益犯罪中的公共安全危险犯罪,只不过它是新出现的犯罪类型而已。[4]说污染环境的犯罪,可以等同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仅就其客观危害而言,确又不无情理。因此,针对环境污染的犯罪取消无期徒刑,我们就更存疑惑。
由上观之,新刑法对破坏环境犯罪取消无期徒刑,根据并不充分,值得商榷。
(3)充分发挥财产刑的惩罚与补偿作用。以财产刑代替自由刑或生命刑,是现代刑法转换刑罚机制的方向之一,特别是在惩治环境犯罪时其有效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犯罪中过失犯占大多数,且单位犯罪也为数不少,如以单位作为处罚对象的刑罚,财产刑较为可行,且财产刑可以从经济上剥夺犯罪所得利益或消除其重新犯罪的条件,符合刑罚目的。更主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财产刑运用得当,可以兼具惩罚和补偿的双重作用,正如边沁所言,因为补偿不同于刑罚,过量的刑罚是纯恶,而补偿则是纯善,过量的部分具有惩罚的性质,可以发挥防止犯罪的功效。[5]对环境犯罪适用财产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环境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恢复被破坏的环境甚至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实一部分资金,直接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推行、国家环境补偿措施的实施,其意义更加非同寻常。该种补偿不同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经济损失,因为后者不涉及到为非同一案件的受害人进行补偿的问题,考虑到行为人经济条件的差异及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确有规定补偿制度的必要。具体来说,可运用罚金刑进行的补偿主要涉及到三点:第一,补偿环境犯罪造成的损失以及为恢复已遭破坏的环境所作必要工作的花费,例如,工厂在排放三废时,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构成犯罪时,应给受害方予补偿。第二,为因资源输出造成环境破坏的地区进行补偿,例如陕北地区生产天然气需要埋设管道,破坏了地表植被,产生了污染,给环境带来损失,应给予补偿;第三,为上游地区因为关注生态保护而迟滞了经济的发展进行补偿。由此可见,这些补偿不但涉及到为犯罪的受害者补偿,而且涉及到为经济发展的受损者补偿,这是一个刑法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策问题,故需要设立以所缴纳罚金为主体的环境保护补偿基金,并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机制。
不过,由于目前罚金刑总体数额偏低,没收财产刑难以操作,财产刑的运转总体来说效能不高,难以发挥其全面、有效地防治破坏环境犯罪的应有作用。例如,对资金雄厚的企业来说,低额罚金意味着九牛失之一毛,有些企业缴纳罚金尤如交纳排污费那样轻松,甚至心安理得地把它当成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过轻的罚金刑对他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威慑力,因而长期放任危害环境的结果发生,这实际上无异于纵容环境犯罪。更何况在我国刑法中对财产刑特别是罚金刑没有数额限制,这样极易导致司法实践中的自由擅断,或枉或纵,皆不足以发挥财产刑弥补损失、预防、制裁犯罪的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在立法司法条件成熟时,予以规范。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处罚有哪些
埋压、圈占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或者损坏和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处警告或者罚款,还应当责令其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对逾期不恢复原状的,应当强制拆除或者清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单位有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还应当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警告或者罚款。
破坏自然坏境,有什么罪?或者说,有什么惩罚?
破坏环境的惩罚有三类,刑事、民事、行政三种,刑事就是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判处罚金,民事则是判处赔偿金,行政的则是罚款、行政拘留等等。
您所说的情况不太具体,所以我不知道怎么确定应该受怎样的处罚。
污染环境罪处罚标准细分?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