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k280(189e)的写作背景?(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k280(189e)的写作背景)
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k280(189e)的写作背景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有好几首是F大调的,不知你要的是哪一首
第二号F大调,K280/K189e,作于1775年
第十二号F大调,K332/K300k,作于1781-1783年
第十五号F大调,K533/K494,作于1786年
另有一首早期未列入编号的F大调,K46c,作于1768年。
K533是莫扎特创作晚期的一首比较成熟的钢琴作品,其中的第一乐章无论是曲式结构还是调性布局方面都具有典型的特征。在乐曲材料的组构方面,复调音乐织体占据了核心地位。无论是其歌唱性的主部主题,还是充满激情的副部主题,都由复调手法将其内涵表达的淋漓尽致。瓦格纳曾经评价其音乐说:“莫扎特使用自己的乐器发出了人的声音。”
此乐章的主要调性为F大调,是用标准的奏鸣曲式结构写成,组构曲式结构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结构十分规整。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以及和声的整体分析,我们可发现莫扎特用鲜明的音乐主题刻画了自己内心对人生的种种感受。
K332 创作背景:莫扎特音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虽与他的生活经历不相符,却体现出启蒙主义时期人们所特有的对未来充满自信和乐观的精神风貌,《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K.332)》就是在境遇非常悲惨的状态下创作于巴黎的。本一心想到达巴黎后能有良好发展的莫扎特却没人理睬,只被当作小丑而已,就算是如此的不幸,
整个乐曲依然建立在很欢乐的基础上。
望采纳,谢谢,你很棒哦,祝你好人一生平安。
莫扎特奏鸣曲k330创作背景
K310,K330-333的五首奏鸣曲写于巴黎,在境遇非常悲惨的状态下创作。本一心想着到达巴黎以后能够有良好发展的莫扎特却没有任何人理睬,原来当初童年时代巡回欧洲所收到的所有荣誉都不再存在,原来那些贵族们只是把他当做一个为自己寻欢作乐的小丑而已。莫扎特在经济十分窘迫的情况下,有遭到与自己同行的母亲客死巴黎的打击,当时穷的连给妈妈买一个棺材的钱都没有。(就像他自己死的时候一样把尸体装进麻袋扔进贫民公墓)
即使是如此的不幸,在F大调奏鸣曲中依然非常的开朗欢乐只有在副部中出现了同主音小调的模进片断,整个乐曲建立在很欢乐的基础上,那种同主音调的直接转换似乎有一种舒伯特式的效果。
莫扎特奏鸣曲的写作背景
第一乐章:优雅的行板,由一个主题和六个变奏组成。这首作品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简单的美,它的架构无法同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相提并论,也不像贝多芬的Op109第二乐章那么深邃,但对于钢琴家来说这恰恰是很大的考验:如何在不炫技的作品中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本作品最为出名的是第三乐章,它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k309作品背景介绍
K309 C大调 (中期作品)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 四四拍 快板
这首奏鸣曲于1777在曼汗完成,第一乐章是他在旅行途中于奥格斯堡的演奏会上即席演奏的.前两小节是正式的“交响乐式”的主题.整洁而独立.然后是五小节和谐的乐句之后.突然再次遇到开始的主题.这些情绪和内容的变化,表现出许多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特色.要考虑当时莫扎特的键盘音乐,通过力度的控制,触键的变化及音符的长度,短句的形式和长度表达出来.“f”“p”对比.不仅要考虑大声和安静,更要试图想像成一首管弦乐,要注意踏板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