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推荐)股 市 新 闻 早 知 道 勾股定理思维导图
二十四孝子的故事
二十四孝”是封建社会所颂扬的二十四个孝亲典型。《二十四孝》一书不著撰人,只叙事迹,序而诗之,用以启训童蒙。后又有人配以简图,以增强直观性。这二十四个孝亲典型是虞舜、郯子、老莱子、闵损、仲由、曾参、汉文帝、郭巨、江革、蔡顺、江诗、丁兰、黄香、董永、陆绩、孟宗、王祥、王裒、吴猛、杨香、庾黔楼、唐夫人、朱寿昌、黄庭坚。这些典型有的实有其人,有的仅存在于传说中。所述孝行有的是事实,有的是神话;有的合情合理,有的则愚昧荒唐,不足为法。
在中国历史上,“孝”一向为统治者和士人百姓所看重,这是“二十四孝”得以广泛持久流传的思想基础。统治者大都信奉“忠臣出孝门”之说。“孝”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宗亲伦理关系得以维护的必要条件,故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孝”字居首位。很难想像,一个连双亲都不孝敬的人会忠于国,信于友。
以“孝”字起首的词最常见的有两个:一是孝敬,二是孝顺,二者的含义略有不同。孝敬是指对双亲的赡养和尊重;孝顺则侧重于顺从,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对父母要不分是非地绝对顺从。我们认为前者的含义较为恰当,后者则有明显偏颇。赡养、尊重父母是做儿女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而一味
的顺从模糊了是非界限,应该称之为愚孝。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孝行有滑坡趋势,各种不养不敬甚至虐待老人的事例屡见不鲜,由此派生出许多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应该看到,“孝”产生于封建社会,却有着各个社会共需的特别属性,他和家庭共同存在,应该成为一种人人尊奉的健康社会道德。
胡章兴编写的这本《二十四孝韵文》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讲述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是一本宣传和提倡孝行的好教材,对移风易俗、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将会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产生于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孝”,我们要批判的理解,科学的效法。不分青红皂白的是为糟粕是不对的,盲目的照套照搬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实际生活需要,给予 科学的、进步的全新诠释。
2008年10月
二十四孝歌(韵文)
开 篇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中华历史如长河,川流不息向前奔。
五千余年文明史,涌现英才千万人。
宏图伟略帝王业,安邦定国有谋臣。
多才多艺众贤士,文人著作可等身。
保家卫国忠良将,仗义疏财侠士心。
各行各业科学家,造福社会为黎民。
古今贤人受称颂,最美莫过怀孝心。
至圣先师孔夫子,论述孝道精且深。
天经地义人之行,孝乃道德之根本。
恪守孝道敬父母,身体力行侍双亲。
二十四孝显至诚,感天动地泣鬼神。
虞舜 孝感动天
虞舜孝感动天
源远流长中华史,三皇五帝为始尊。
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神农和燧人。
五帝黄帝和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
虞舜本是大孝子,宽厚仁慈待双亲。
友爱兄弟德行高,二十四孝第一人。
虞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字都君。
他的家乡在冀州,属于黄帝九代孙。
家世难延早衰败,祖孙几代皆平民。
父亲名字叫瞽叟,握登就是他母亲。
本该童年无忧虑,生活甜美有人亲。
谁知命运偏作对,虞舜幼年母归阴。
瞽叟又娶凶悍妻,貌丑性暴又凶狠。
走路如同一阵风,说话吼叫如雷神。
虞舜非她亲生子,左看右瞧眼不顺。
次年生子取名象,溺爱亲生仇视舜。
生父瞽叟多昏慵,爱妻疼象渐偏心。
忠厚虞舜真可怜,成了家中多余人。
打骂成了家常饭,挨饿受冻度光阴。
虞舜天性存至孝,尊父敬母照样亲。
盛气凌人舜弟象,狂傲自私又贪心。
衣来伸手饭张口,奸诈狡猾陷害人。
办了坏事不承担,责任全部推给舜。
糊涂透顶老瞽叟,处罚虞舜下手狠。
非打即骂又饿饭,虞舜从来不恼恨。
瞽叟夫妻加上象,三人设计害虞舜。
食物之中下毒药,要让虞舜命归阴。
虞舜察觉不揭破,躲进山中去藏身。
几天之后回到家,采来鲜果敬双亲。
洗好瓜果给弟弟,笑容满面待家人。
瞽叟后母和弟象,无地自容羞又恨。
你看我来我看你,尴尬难堪又窝心。
虞舜到了三十岁,至孝名声远近闻。
此后又过十年整,尧帝要选接班人。
尧帝部下闻听后,众口一辞推荐舜。
尧帝仍然有疑虑,深入考察才放心。
为了观察其能力,尧派九子找虞舜。
尧有娥皇女英女,同嫁虞舜为妻身。
虞舜忠厚又诚实,婚姻美满更称心。
外有妻舅来扶助,内有贤妻来帮衬。
部落关系家庭事,得心应手皆理顺。
品行高尚为表率,影响周围一代人。
历山耕作雷泽渔,谦让风格得民心。
民众团结又和睦,生产发展气象新。
虞舜才能世罕见,尧帝暗暗喜在心。
赐他一件葛布衣,又赐一张古瑶琴。
为舜建造一粮仓,赐给牛羊一大群。
瞽叟夫妇和弟象,看在眼里恨在心。
弟象恨得咬牙齿,一股妒火烧上身。
一妒两嫂多娇美,天降艳福给虞舜。
二妒哥哥财产多,转眼成了富裕人。
苦思冥想难自制,一股恶念胸中存。
撺掇父母定毒计,要害哥哥命归阴。
三人定下杀人计,虞舜大祸又降临。
瞽叟叫舜修谷仓,虞舜从命忙动身。
虞舜抹泥上仓顶,三人抱柴仓底存。
三人下边放起火,浓烟腾空火苗滚。
虞舜一看事不好,手拿斗笠似驾云。
谷仓顶上纵身跳,落在地面未伤身。
陷害阴谋未得逞,三人仍然不甘心。
他们又叫舜淘井,虞舜不禁暗沉吟。
明知他们心不良,还是听从父母亲。
这次虞舜早提防,预先井下挖地窨。
井壁凿了一个洞,直通井外可藏身。
这天虞舜来淘井,瞽叟三人随后跟。
三人不把井泥提,装土填井压舜身。
大筐小筐一起上,要埋井内淘井人。
三人争先恐后干,直到井平才歇身。
三人乐得眉眼笑,目的达到开了心。
弟象趾高又气扬,眉飞色舞发狂音:
“害舜主意我出的,哥哥家产由我分。
牛羊粮仓归父母,我要两嫂和一琴。”
一溜小跑到舜处,进屋摘下那张琴。
转身盯住俩嫂子,馋涎欲滴动邪心。
弟象忘形正得意,虞舜大步跨进门。
弟象张嘴吃一惊,瞪着眼睛只愣神。
手足无措好半天,口中喃喃发颤音:
刚才哥哥埋井下,我来安慰嫂嫂心。
虞舜闻言很平静,满面春风笑吟吟。
如能这样真正好,我和弟弟不离分。
咱俩共同侍父母,管理百姓为人民。
弟象面红耳又赤,低头掩面跑出门。
娥皇女英见舜到,悲喜交集又纳闷。
虞舜拉着爱妻手,心平气和说原因。
娥皇女英破涕笑,其情其景真感人。
瞽叟夫妇闻此事,满怀惊异愧疚心。
定是神灵在帮助,保佑德高福厚人。
回想前事多羞愧,三番五次害虞舜。
虞舜宽宏真大度,不计前嫌侍双亲。
虞舜赤诚尽孝道,娥皇女英也精心。
瞽叟夫妇终觉悟,弟象如同变了人。
家庭和睦多美满,尊老爱幼乐天伦。
红红火火过日子,甜甜蜜蜜度光阴。
经过长期观察舜,尧帝彻底放了心。
虞舜治民有能力,治家有方孝心纯。
命舜摄行天子政,接受禅让担重任。
虞舜果不负众望,体恤百姓更尽心。
造福社稷民安乐,天下大治风化新。
虞舜孝道人钦敬,代代传说如有神。
大象帮他来耕地,代为播种鸟成群。
父母弟弟害舜时,贤妻就是救命人。
娥皇女英施法术,鹊衣龙衣穿舜身。
火烧井埋全躲过,化险为夷福星临。
诗曰:
父母理应爱儿女,儿女要有报恩心。
虞舜孝行感天地,一段佳话传到今。
古诗宋词
①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推荐一首较长的乐府诗 。)
②三 字 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③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介绍下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就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平方的和
公式表示就是 : a²+b²=c² (其中a、b表示两条直角边,c表示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