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魔方项目方?(解三阶魔方中心方块的方法?)
解三阶魔方中心方块的方法?
楼主不妨参考我创建的词条
http://baike.baidu/view/2526486.htm
廆方有多少种??
衍生品种 魔方品种较多,平常说的都是最常见的三阶魔方。其实,也有二阶、四阶、五阶等各种立方体魔方(目前有实物的最高阶为12阶魔方)。还有其它的多面体魔方,面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如五边形十二面体:五魔方,简称五魔,英文名称:Megaminx,又称正12面体魔方、3x3x4长方体。 流行 魔方广为大家喜爱是在80年代。从1980年到1982年总共售出了将近200万只魔方。1981年,一个来自英国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写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够复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书,总共售出了将近150万本。由于魔方的巨大商机,鲁比克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开发了二阶和四阶魔方,这两个产品同样取得了成功。在中国,魔方是80年代最抢手的玩具,如同今天孩子们手中的掌上游戏机一样,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玩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新奇玩具进入了中国,中国的魔方热潮也在渐渐消退。 不过最近几年,中国的非正式魔方社群魔方吧正在努力改变公众对于魔方的看法。魔方不仅仅是小孩子的玩具,更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和体育竞技形式,再加上更有刺激和挑战性的竞速、单手、盲拧魔方等玩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新关注魔方。 随着魔方种类的不断增多,竞技形式的逐步规范,魔方早已不单单作为一个玩具出现,而是已经逐步成为新型的竞技项目,更成为了一项新兴的科技活动项目! 类别 二阶魔方 二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Pocket Rubik's Cube或Mini Cube,中文直译叫做“口袋魔方”。它每个边有两个方块,官方版本之一魔方边长为40毫米,另外一个由东贤开发的轴型二阶魔方则为50毫米。二阶魔方的总变化数为 3,674,160 或者大约 3.67×10^6。二阶魔方(Pocket Cube)又称口袋魔方、迷你魔方、小魔方、冰块魔方 ,为2×2×2的立方体结构。本身只有8个角块,没有其他结构的方块。结构与三阶魔方相近, 可以以复原三阶魔方的公式进行复原。 二阶与三阶魔方的大小比较 三阶魔方 三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Cube,也就是用鲁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是目前最普遍的魔方种类。它每个边有三个方块,官方版本魔方边长为57毫米,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是(8!x38x12!x212)/(2x2x3)=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约等于4.3x10^19.三阶魔方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8个角块,12个棱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1] 四阶魔方 四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相对于三阶来说就要复杂的多,它的构成分为两类,一类中心是一个球体,每个外围的小块连接着中心球的滑轨,在运动时候会沿着用力方向在滑轨上滑动。第二类是以轴为核心的四阶魔方,其实这类四阶魔方就是隐藏中层的五阶魔方,内部的小零件即为五阶的侧心块和中棱块,中轴上有防止锁死的突起装置。作为竞速运动来说第二种构成的四阶魔方运动速度快,不易在高速转动中卡住。 4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直译过来是“魔方的复仇”。官方版本大概边长为67毫米,Mefferts版本为60毫米。四阶魔方被认为是2-5阶魔方中最不好复原的,虽然5阶魔方的变化种类比4阶多,但是4阶魔方的中心块并不固定,也就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进行复原。即7,401,196,841,564,901,869,874,093,974,498,574,336,000,000,000种变化。[2] 五阶魔方 五阶魔方的构成与四阶魔方基本相同,世界上总共有三种结构的五阶魔方,即M5,R5,V5。每发明一种新的高阶魔方都要经过很长时间,因为不仅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如果将魔方作出来后能不能稳定的用于转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五阶魔方是官方公布的最高阶魔方,其结构也不是一般的爱好者可以想象出来的。 2008年9月14日时的走进科学节目中张腾岳也说了:"我看谁能够将复杂的五阶魔方还原至六面同色,那他智商要上200了."这里同时体现出了五阶魔方的难度.五阶魔方的英文名字叫做Professor's Cube,直译过来是“专家(玩)的魔方”,也说明了它的难度,最好的魔方爱好者能在1分半钟左右就把五阶魔方复原。五阶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72个边块(两种类型)和54个中心块(48块可以移动,6块固定)。 五阶魔方结构图 五阶魔方的中心块为3×3结构,所以其每种颜色都有4块中心块是等价的,即中心块的变化状态为(24!(4!6))2种。其24个外侧边块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所以总共有24!种变幻状态。12个中心边块中有11个可以互换位置,所以总共有12!/2×211种变化状态。五阶魔方的总变化状态数为282,870,942,277,741,856,536,180,333,107,150,328,293,127,731,985,672,134,721,536,000,000,000,000,000种变化。[3] 六阶魔方 圆弧结构的六阶,手感更好。六阶魔方是由希腊的Olimpic方块公司出产,角块比中心块略大,棱块略呈长方形。方块本身评价不太好,常见的评价为容易POP(飞棱):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为防止锁死,方块内部设置click装置,但同时也对手感造成严重影响,转起来一卡一卡的。魔友通常对其进行一系列打磨改造,可大大减少顿挫感,并减少很多pop的机会。 七阶魔方 七阶魔方同样是由希腊Olimpic方块公司出产。同时兼备了收藏,鉴赏及实用价值,方块本身为圆弧型或正方体。(全部为圆弧形,因为如果是正方体会有角块悬空。) 八阶魔方 八阶魔方为“魔方吧”的魔友“大烟头”自制(R结构的四阶和蓝蓝的七阶改成的八阶) 九阶魔方 九阶魔方是永俊公司出产的。 十~十一阶 智胜11阶第一批108个正式上市,尺寸:约11.7cm,重1000克左右。防POP能力不错,不易散架;中心轴使用高级的尼龙材料; 容错度是在小方格偏差一格,做L’R’动作可以通过。 十二阶魔方 十二阶魔方为魔友“Leslie Le”自制,发布于TP等国外论坛,没有在国内论坛发布,因而有不少魔友并不知道,且制作人本身并没显示出要出名的意思,较为低调,各位可以在网络视频找到12阶相关内容。 特殊魔方 叫做「Rubik Cube Mirror」,是魔术方块的衍生与变形,我们一般叫「银色镜面魔方」。特色在于外型不对称与镜面涂布,可以变换形状。仔细研究一下,会玩正常三阶的,基本上能还原。拿来当桌面小玩意是不错。日本亚马逊上一个卖日币1494元,折人民币约104元。 镜面魔方复原前后下图为镜面复原前后的样子。 变种魔方 这类魔方保持了原始魔方的外表,但是做出了种种限制,让爱好者不能顺利的按照普通方法完成复原。这一类型的魔方的数量极多,在这里只列出常见几种有特点的魔方。 Square 1 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是由Karel Hrsel和Vojtech Kopsky在1992年共同发明的。它的难度主要在于上下两个地面的方块被切割成了可以转动30度的小块,从而可以产生不同于原始方方正正模样的状态。一般来说,如果能在SQ1的两种经典型之间任意转换,就证明已经掌握了SQ1的复原。 Square 1魔方分为三层。顶层和底层都有风筝块和三角块,它们也被称为角块和边块。整个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和8个边块。相对于层的中间来讲,角块为60度,边块宽度为30度。 Pyraminx Pyraminx又名金字塔魔方,由德国科学家麦菲特Uwe Meffert 教授於1970年发明出世界第一颗魔术方块,原本是他用於研究金字塔能量的模型(1970热门研究“金字塔能”苹果放置模型中央一年仍能保持新鲜状态),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明出魔术金字塔。该魔方的形状为正四面体,总共有四个面及四根轴。Pyraminx为4轴1阶(如图),方块中所有的切角皆为60度。也有其他种类的高阶金字塔魔方(当然也不叫Pyraminx了)。 Skewb Cube Skewb Cube简称Skewb,其意思为“斜转的魔方”,由Mefferts公司推出,它和Pyraminx一样也是四轴,不过不同的是它继承了立方体的结构,一个面块被一个内接正方形割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共五部分。四个角叫做角块,中间的小正方形叫做面块。在转动时沿着正方形的其中一边来转动,转动一格是120度。 非对称魔方 非对称魔方的特点是不是立方体,而是类似于2x2x3这种类型的状态。 捆绑魔方 捆绑魔方保持原有魔方的状态,但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把相邻的两个方块做成一个,这样就无法使用原来可以的移动方法进行复原了。 连体魔方 Skewb:十二面体魔方 五魔方(五魔方) Megaminx:十二面体变体魔方 衍生魔方:这类魔方类玩具已经脱离了魔方的状态,成为了有自己风格的一类玩具。 魔球:名称为 Magic Ball,为球形,但是基本上是2阶的结构。 2x2x2x10连体魔方 连体魔方是将很多个一般魔方连接起来,因此在这其中有些限制,像是2x2x2x10。 异型魔方:异型魔方相对原始魔方的变化较大,但是原理基本上相同。初玩的爱好者通常会被它们怪异的外型唬住,其实它们一般都可以看成普通的2阶或3阶魔方。 Megaminx:十二面体变体魔方 衍生魔方:这类魔方类玩具已经脱离了魔方的状态,成为了有自己风格的一类玩具。 魔板:名称为 Magic,板型结构。 魔表:名称为 Clock,圆型结构。 鲁比克360 “鲁比克360”是3个相互包裹的透明塑料球,从里到外分出3层不同空间。球内装有6个带颜色的小球。外观看起来像是挂满亮珠子的大玻璃球。这个新玩意儿的游戏规则很简单,玩起来却非常困难:玩家需晃动大球,使里面的小球穿过仅有两个孔的中层,从最内层进入到最外层的空位上。按照鲁比克自己的说法,相比于玩魔方,玩“鲁比克360”减少了一些智力思考的时间,更多的是在考验玩家动手的灵活性和果断性,“我知道在魔方发明以后很多高手自创了一些口诀,这无疑是揭开魔方之谜的有效手段,很多人现在甚至还在比谁的口诀更为简洁,相信,‘鲁比克360’会更让人喜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这个新玩意儿的意义,越是解不开,越是让人心痒痒”。 魔方的贴纸 魔方六个面贴纸通常由红,黄,蓝,绿,白,橙六种颜色组成。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版本贴纸方法会有区别,但基本上是前红、后橙、上黄、下白、左蓝、右绿。 如果没有这些限制魔方贴纸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答案是30种。因为由于魔方立方体的对称性,不失一般性的,我们贴纸时不妨就指定蓝色为顶面。他的对面就有5种贴法,剩下的4个面组成一个环。这个环的4种颜色去除旋转后相同的情况有3*2种贴法。这是因为,对于这个环,我们也可以不失一般性的就指定4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做为前面,他的对面有3种贴法,剩下的两面对应2种贴法,所以魔方贴纸的贴法有5*3*2=30种。 魔方配色 其实魔方并不只有一种配色,现在所流行的是最初的版本,事实上也还有其他版本的配色。 第一种是由香港生产的最初的配色,最早在80年代就有销售,现在大多数销售的和它不同的是将茶色换成了橙色。 第二种也是香港生产的,是和第一种同一系列的魔方,但是配色稍有不同。 第三种是由美国生产的,配色完全改动,由白对黄,蓝对绿,红对橙。 第四种是由匈牙利原产的,配色接近于美国产的魔方。 魔方公式 为了记录下复原、转乱的过程或公式的步骤,会用Singmaster符号来书写(由David Singmaster发明)。书写方式如下: F、B、L、R、U、D分别代表前、后、左、右、上、下层。 若是顺时钟旋转,则直接写上符号;若是逆时钟旋转,则在符号后加上“'”或是“i”;若是旋转半圈,则在符号后加上“2”或是“²”。 若要更加详细纪录整个过程,还会使用以下符号: x、y、z分别代表将整个魔方做R、U、F,因为在速解魔方的时候,并不会总是将一个面朝向自己。 f、b、l、r、u、d分别代表前、后、左、右、上、下两层,代表连中间层一起转。 M、E、S代表旋转中间层,相当于l'L、d'D、f'F。在最少步骤还原的比赛中,规定: x、y、z不记步数。 F、B、L、R、U、D旋转90°或180°都算做一步。 M、E、S旋转90°或180°都算做两步。
乐思途魔方教程视频
关于魔方的视频教程有很多的,但是我建议你到【魔方小站】去看专业视频教程,几百万人都在这里学会的,一看就懂,非常容易的。那么,祝你成功吧
魔方的工程式是什么?
魔方还原有公式的,其实就是套公式 。。。。很简单的
公式说明
前层
F(front)
后层
B(back)
右层
R(right)
左层
L(left)
上层
U(up)
下层
D(down)
魔方吧团长 亓彳亍丌 and ﹏fāl$e.o 共同 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以下魔方教程图解是复原过程的基本步骤示意图 魔方吧制作
第一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过程)
图1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注:(本魔方教程以白色为底面,为了方便交流与学习,请统一把白色作为底面)。
图101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魔方底层架十字可以无师自通,只是我们这一步要复原的四个棱块的相对位置顺序要注意,由于我们以白色中心块做底层,按照我们现在的主流魔方的贴纸的帖法(上黄下白,前蓝后緑,左橙右红),如果我们先复原了白蓝这个棱块,那我们在保持白色中心块在底部的情况下,白红的棱块就一点要放在白蓝棱块的右边,白橙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左边,白緑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对面,由于魔方的中心块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复原的过程中,我们是以中心块为参照物的,第一步我们在复原白蓝、白红、白绿、白橙这四个棱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把白色面旋转到顶层,和黄色中心块同一个平面,然后再把他对应的另一个颜色(蓝或红或緑或橙)经过旋转最上层,使之和对应的中心块的颜色同色,这样我们再旋转180度,对应的棱块就正确复原到底部了。
注意:图101的情况是没有正确归位的情况,需要调整白蓝和白红两个棱块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完成了底棱归位
第二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
图2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魔方的四个底角正确归位以后一定会出现倒T字型,如图2所示,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是底面角块没有正确归位(位置错了,重新来过)。
底角归位也可无师自通,有兴致的朋友可以自己琢磨一些技巧和完成这一步。有难度的朋友可参考我下面介绍的一种技巧来完成,我们先看图2-1和图2-2,首先我们先确定目标块的位置是在他要正确归位的正上面的位置,然后我们再看白色的面朝向何方,就很快的能快速判断出来是下图几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了。
复原基本思想:先将目标角块调至顶层侧面,再转动能与之相连形成顺色整体的面,使目标角与底棱连成一个(1×1×2)的归位整体,再转至正确的位置。 因此,下列的五个实例并没有必要当成魔方公式来死记。
图2-1 图2-2
公式2-1:(R U R') 公式2-2:(F'U'F)
记忆技巧:白色朝右,第一步就旋转右层记忆技巧:白色朝前,第一步就旋转前层
图201 图202 图203
用两次公式2-1 用两次公式2-2 用三次公式
(R U R') U' (R U R') ( F'U'F)U (F'U'F) (2-1R U R')(R U R') U' (R U R')第三步:魔方的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
图3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魔方中间层共有四个棱块,也只是四个棱块需要复原(注意中间层没有角块哟), 图3-1和图3-2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情形,我们主要介绍的就是这两种情况的复原方法,仔细分析比较这两个公式,步骤虽然有点多,可是很好记忆哟。当碰到图301的情形时, 你需要的棱色块不在顶面,而在中间层棱块的位置,但颜色反了,碰到这种情况或者类似这种情况,我们就用3-1或者3-2的公式把最上面一层的其他颜色的棱块转移到该位置,我们要的那个蓝红棱块就自然换到顶层了,这稍微有点麻烦,不过这种转换的思想可好好领会一下,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类似的魔方转换思想。
图3-1 图3-2
公式3-1:(U' F' U F )U (R U' R') 公式3-2 :(U R U' R')U' (F' U F)
第四步:魔方的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顶层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一样)
图4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魔方底下两层复原以后,我们接着要来复原最上面的顶层了。首先我们要在顶层架一个十字也就是让顶层的四个棱块先面位(先不考虑顺序是否正确),顶层四个棱块面位以后的效果如图4。 当顶棱已经面位,请省略这一步。
这一步我们只用一个公式就可以完成顶部十字,如果你现在的状况正好是图4-1的情况,你只需要用一个公式4就可完成顶部十字,如果是图4-2的情况,你只需要连续用两次公式即可完成,如果是图4-3的情况,我们用三次公式4即可转成十字。在用公式的过程前,请旋转上层和图4-1或者4-2的情况再开始做公式。提示:在使用公式之前,请注意魔方上层的位置,如图4-1,我们是把已经面位的两个棱块的位置旋转放置在左上和右上位置,如果我们没有这样放置,是放置到前上和后上的位置,我们就用公式4,用过公式后是不能形成十字的。
图4-1 图4-2 图4-3
相对顶棱面位 相邻顶棱面位 无顶棱面位
公式4:F (R U R' U')F' 两遍公式4 两遍公式4 + U + 公式4 第五步:魔方的顶角面位(魔方的四个顶角的顶面色全部调至顶面的步骤)
图5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当我们完成了顶层十字以后,我们来完成顶角的面位(即顶层角块的翻色),我们还是先观察一下,现在我们的魔方的四个角块是什么状况,如果是已经有一个角的黄色在顶层,其他三个角的顶面颜色不是黄色,我们来对照图5-1和图5-2看是那种情况,我们首先把顶层面是黄色的那个角块移动到前右的位置,再来对照图示,看是图5-1的情况还是图5-2的情况,是那种情况,我们对应用那个公式来完成即可完成顶角面位的步骤,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那一定是下图中的其他5种情况其中的一种情况,按照这5种情况的对应图示放好自己的魔方,然后按照对应的操作步骤来完成。如图503的情况,我们首先把两个已经面位的角块放置的面超我们的方向,先用一个公式5-2后,上层旋转180度就完全是图5-1的情况,再用一次公式5-1即可完成四个角块的面位。
其实很多朋友也可以自己琢磨其他方法来实现这5种情况的角块面位步骤,只要我们弄明白了公式5-1和公式5-2是怎么来翻色的,就很轻松的实现其他情况的先转换成一角面位,其他三角要翻色的情况,自己动脑多想想,很简单的。
图5-1 图5-2
公式5-1:R' U2 R U R' U R 公式5-2:U' R U'U' R' U' R U' R'
魔方吧制作 魔方吧制作 魔方吧制作
图501 图502 图503
公式5-1+公式5-2 公式5-2+公式5-1 公式5-2 + U2 + 公式5-1
魔方吧制作 魔方吧制作
图504 图505
公式5-1 + U' 公式5-1 公式5-1+公式5-1
第六步:魔方的顶角归位(面位的四个顶角的其他两面颜色和对应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
图6
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这一步我们在三阶魔方教程复原顶层角块的时候,先观察有无两个侧面颜色一样的情况,如果有,如图6-1所示,把他们旋转到面向自己的位置,用公式6即可完成,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可随便用一次公式6,就一定会出现有两个角块的个侧面颜色一样的情况,我们再用一次公式6即可完成。
图6-1
公式6: R B' R F2 R' B R F2 R2
第七步:魔方的顶棱归位(已经面位的四个顶棱的另一面的颜色和所在的另四个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
图7魔方吧制作 http://wenwen.soso/t/t501781.htm
魔方顶层的四个角块正确归位以后,我们来观察顶层的四个棱块,正常情况下,你手中现在的魔方状态应该是下图四种情况中的一种,如果是图7-1的情况,我们只需要做一次公式7即可完成,如果是其他三种情况,请按照图示对应的操作描述来两次运用公式7来完成顶棱的归位。如图703,我们首先需要把魔方放置的状态和图703的状态一样(即后上层的棱块和左上层的棱块需要互换可完成归位,右上次的棱块和前上层的棱块互换可以完成归位),我们用一次公式7,完成后,我们来做一步U'(即上层逆时针旋转90度)后,我们这个时候的状况就完全是图7-1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再用一次公式7即可完成三阶魔方教程的全部复原了。
图7-1
公式7:(R U' R)(U R U R)(U' R' U' R2)
图701 图702 图703
公式7两次 公式7+U+公式7+U' 公式7+U'+公式7+U
第一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1.htm
第二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2.htm
第三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3.htm
第四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4.htm
第五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5.htm
第六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6.htm
第七步重点、 http://www.mf100./video/07.htm
魔方吧团队制作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