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定义是什么呢? 英雄的定义概念
英雄 的定义
“英”为才智,“雄”为胆识。且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少了英,则为一介武夫;少了雄则仅为一介文弱书生。
在国人的称呼中,有三种说话:一种是义士,一种是侠客,最后才是英雄。
所谓义士,是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那种,义士的本身水平可能不高,难得的有一种锄强扶弱的心态。
能成为侠客者,必定身怀绝招,为人正直,公私分明,为侠者,在天下具有知名度,受百姓喜爱。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候有这样的评价:夫英雄者,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也。
也就是说:英雄,必定是对整个民族、国家有特别贡献的人物,英雄能承受心理、物质甚至肉体上的煎熬,但不会屈服,英雄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和本领,为整个国家和民族造福。
英雄的定义是什么
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说他们具有非凡的勇气,所做的事为人们所敬仰、为后代所崇拜、虽然已经人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不死,永远为人们所学习,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英雄的概念是什么
何人是英雄?
谈到英雄,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马上想起曹操与刘备煮梅论英雄的故事。当年刘备臣属曹操。一日,曹操邀刘备赴宴,席间评论起天下英雄。刘备举出当世握有重兵,雄居一方的各位诸侯,称他们为英雄。但是都被曹操嗤之以鼻。曹操举出这些人各自的弱点,认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当世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面前的这位出身布衣,目前还寄人篱下的刘备。刘备一听大惊失色,酒杯落于地。这时天上正响一巨雷,刘备趁机掩饰说,因惧雷而落杯。曹操听了便轻视了刘备,后来终于让刘备寻机脱身,后来三分天下。
这曹操的眼光确实利害。天下众多有权有势的豪杰在他眼里不屑一顾。但偏偏看出这位刘备将来的成就无可限量。而且竟被他说中。他与刘备论英雄,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看法。刘备被捧为英雄,不但未喜,反而大惊落杯。因为他知道曹操妒才,必然会除掉他,才故意示弱。曹操还是被蒙骗过去,是曹操的疏忽呢?还是刘备命不该绝?
以这个故事开头,因为它带出了本文的主题:就是什么样的人是英雄?在对英雄们研究过以后,希望能够发现出规律:如何才能成为英雄。
古人说,美女爱英雄。其实,哪个不崇拜英雄?哪个不敬仰英雄?哪个不希望自己就是英雄。但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英雄呢?
自古以来,对英雄的定义没有统一说法。而时代变了,古人说的英雄同今天人说的英雄又有很多区别。比如,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士兵炸毁了敌人几辆坦克,马上就成了英雄。一个清洁工扫地几十年,突然哪一天做了什么好事被发现,也成了英雄。在现代社会里,英雄的概念比较广阔。在这里,要讨论的是从历史的角度谈古代那种英雄的概念。
本文要讨论的英雄是指曹操谈的那种有远大抱负的豪杰之士,“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那些能够一呼百应、叱吒风云、万民敬仰、天下归心、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发挥英雄本色,建功立业的人才可以称为英雄。
英雄是什么?
我认为,英雄应该胸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心中有让人称奇的计策计谋,有通晓宇宙苍穹的智慧,有握天下与掌中的雄心,这样的人才可以称的上是英雄!"
这是我对这句话的解释,曹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算今天的人不能完全感受到他当时的抱负以及志向,但是通过读这段话,也会让人觉得情绪激昂.
正如曹操所说的,这就是英雄的定义,不管在什么时候它都适用,即使在现代社会,只不过是把曹操原话中的意思更具体话罢了,现在社会里的英雄起码要有一个机敏的头脑,这就是曹操所说的"有包藏宇宙之机",现代社会的复杂,不管在哪个领域都可能是战场,那么为了保护自己提高自己,要赢那么必须要有很深的城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曹操所说的"腹隐良谋"而这样的人又怎么安心居人之下呢?所以说这样的人必定胸怀大志有驰骋于天下的雄心,从而也就印证了曹操所说的"应胸怀大志"和"吐冲天之志了"
所以说,现代社会里的英雄的标准就是曹操的话语,也只有配的起这句话的人才能算是古代或者现代社会里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