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该简化棋形中是几捉对几根? 中国象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中国象棋规则
中国象棋下法与规则 棋盘和棋子 象棋盘由九纵十横 十九道线交叉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子就在这些点上摆放和移动。 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河界,划有斜交叉地方,叫九宫。 九道纵线,红棋方从右到左以中文数字一至九标称;黑棋方从左至右以阿拉伯数字1至9标称。 象棋子共有三十二个,红黑各十六个,分别有七种子。 红棋帅1,车马炮相士各2,兵5。黑棋将1,车马炮象士各2,卒5。 对局时,红棋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终了。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交叉点走到另一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各种棋子的走法如下: 帅(将)每一着只许走一步,前进、后退、横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宫。将和帅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如一方已先占据,另一方必须回避。 士每一着只许沿九宫斜线走一格,可进可退。 相(象)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格,可进可退。俗称相(象)走田。当田字中心格有别子时,即俗称塞(相)象眼,不可走过去。 马每着走到一纵两横(或一横两纵)格上,可进可退。即俗称马走日字。如要去方向有别子挡住。即俗称蹩马腿,不可走过去。 车每一着可以直进或直退或横走,没有子粒格挡,不限步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法同车一样。 兵(卒)在未过河界前,每着只许前进一步。过河界后,每着可向前或横走一步,但不可后退。
走一着棋时,如己方棋子能走到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可把对方棋子吃掉占据那个位置。炮吃子时必须于被吃子中间隔一个棋子,俗称炮打隔山。 吃子一方,必须立即把被吃棋子从棋盘上拿掉。
将死和困毙 一方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可于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 被照将方必须立即应将,化解解除被将状态。如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即被将死。 轮到走棋一方无子可走,即为被困毙。 胜、负、和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另一方获胜: 1帅(将)被对方将死。 2走棋后会形成帅(将)直接对面。 3被困毙。
4走棋违反行棋规定。 5走棋违反禁例,应变着而不变。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1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未吃过棋子。 问题已解决可以采纳。
象棋的规律(详细)
关于棋子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帅(将)、仕、相(象)、车、马、炮、兵(卒)。
红方持有棋子
帅一个,仕、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持有棋子
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
注: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棋子的走法
帅(将)
红方为“帅”,黑方为“将”。
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仕(士)是将(帅)的贴身保镖,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
象(相)
红方为“相”,黑方为“象”。
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jū 车)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因此,一车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必须隔着一个子打。
马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兵”,黑方为“卒”。
兵(卒)在未过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过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许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过河的卒子顶半个车”之说。
棋子的子力价值
车:象棋中实力最强的棋子,由于可以在棋盘线上飞快的移动,不论吃子与移动都十分方便,因此在全盘的价值都很高,其实力相当于双马、双炮、马炮,为其评估10分。其近、中、远程作战都适用。
炮:由于其“炮打隔子”因此中远程作战,其多用于牵制,和各子(主要是车)配合都很容易。在残局要依靠仕相的力量攻守(俗称“残局炮还家”)。开、中局由于子多,他的“炮架子”也多,实力略高于马,此时为他打5分。残局“炮架子”少,实力也相应减弱,但其依靠仕相防守力强于马(如单车可胜马双仕却难胜炮双仕),因此“求和易留炮”,此时为其打4.5分。 其实力等于一马、双仕、双相、一仕一相。
马:中距离作战兵器。与炮相反,由于“蹩腿”,子力少时,实力较炮强。由于此性质,它易往开阔处跳,戍边反而不利。其实力相当于一炮、双相、双仕、一仕一相。
兵:开局时由于只能向前,几乎无攻击力,但有限疏通我方马路兼限制敌方马路的作用,为其打0.5分。过河后可以转弯,当靠近敌方九宫时威力大增,故有“小兵过河顶大车”、“过河卒子半个车”等说法。残局时,双方子力较少,兵的作用显现出来,过河的高兵,价值倍增为其打3分。过河的兵相当于一仕、一相。注意兵轻易不要沉底。
仕、相:属于防守的棋子,一仕等于一相。开局阶段,老将不易受攻击为其打2分,正因为如此,开局人们不爱用马(炮)兑仕相。中、残局时矛头直指老将,此时急需仕相守卫,同时仕相还可配合炮攻防或走闲着以防困毙,因此不占便宜就不要轻易丢弃仕相,此时为其打3分。切记:缺仕宜兑车,缺相宜兑炮。花士象可防车,中联仕相可防炮。仕相宜中联,相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643862不轻易散边。
帅:全盘棋子争夺的目标,需要我方棋子保护。开局时不宜乱动免得自找麻烦。中、残局安全时可出帅助攻,如“铁门栓”。 [编辑本段]象棋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编辑本段]象棋杀法 双车错(双车);
卧槽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钓鱼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金钩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八角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高钓马(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马后炮(马定将,炮在后面将军);
勒车马(马,双车、车兵);
天地炮(双炮——中炮和底炮,车);
铁门栓(炮——中炮,车、兵但需要用其他子力看守);
大(小)刀剜心(炮——中炮,双车、车兵(兵卡住腰点)——弃车砍中士呈铁门栓局势);
重炮(双炮);
夹车炮(车,双炮);
三进兵(兵与其他子力配合);
白脸将(帅,其他子力将军——象棋中将帅不能明将的规则);
海底捞月(车、炮——对方为单车);
老兵搜林(车、兵——对方为单车); [编辑本段]象棋术语 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有的已达到15回合。
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
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消耗过半,通常以双方各剩两个大子时为残局。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 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红方)、5(黑方)代表中路。
底二路:河界下第三条横线,进攻将、帅的险要道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将死: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闲: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入局:一方兵力攻入对方阵地,连续将军(或步步催杀)而取得胜利的过程。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起着:开局第一着。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解杀还杀”。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真根:凡有根子之“根”(即保护子)于该子被对方吃去时,确可反吃敌子者,谓之“真根”。
假根:凡有根子之“根”于该子披吃去时,不能移动反吃敌子者,谓之“假根”。
中国象棋游戏规则
中国象棋游戏规则:
一、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己方发出认输请求;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违反比赛规则。
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三、行棋规则
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不准摸子,否则按技术犯规论处。
拓展资料
象棋的价值意义
1、中国象棋,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其本身更具有文化特征和教育功能。
2、象棋是极严密的逻辑思维,每动一子都可能影响全盘局势和应变机会,充满了思维辩证哲学。如一昧进攻往往收效甚微,防守反击却能收获奇效,这一点在《梅花谱》中尤为明显,后手屏风马阵型工整可破先手中炮。
3、象棋是最好的智力体操,其总体思路或行棋落子,都是复杂综合的心智活动。人们往往忽视它的教育启智功能和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作用。
4、象棋可培养人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比赛规则的“摸子走子,落子无悔”,就要求弈棋者通盘慎重,作决定要果断。举棋不定是缺乏自信心和果断性的表现。悔棋是棋品和规则所不容许的,是出尔反尔没有定见的表现。
5、象棋可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棋艺提高到一定阶段,常可见下盲棋,即只用口说着法而不见棋秤与棋子。著名象棋宗师胡荣华就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棋艺与记忆及想象之关系极为密切,没有人棋艺高而心智差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资料来源:中国象棋——百度百科)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
1. 基本规则: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究棋风、棋德,赛出风格,比出水平。
2. 时间规定:比赛时用秒表或手表计算双方走棋时间。每方走一着棋的时间不得超过 秒,如有一着棋超过时间,判负。
3. 对弈: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4. 胜负判定: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对方得胜:
(一) 帅(将)被对方将死
(二) 帅(将)被将军,无法避免地同对方将(帅)直接对面
(三) 被困毙
(四) 同一局棋技术犯规两次判负
(五) 自己宣布认输
5. 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
(一)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
(二)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机会均等。只要是一方提和,另一方已宣告同意,双方都不许反悔。
(三)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可由任何一方提议作和,经审查局面属实,即使另一方不同意,裁判员也有权判为和棋。如双方都没有提和,而循环反复局面还在延续,裁判员有权不征得双方同意就决定判和。
6、赛制与计分:本次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若出现平局现象,双方选择加赛一局或以抽签方式分出胜负。
7、行棋规则
(一)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二) 触摸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触摸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三) 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四)先触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触摸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另行走子。
(五)先触摸对方的棋子,后又触摸自己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后者必须吃掉前者--无法吃掉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前者--均无法吃时,必须走动后者--后者也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8、技术犯规:下列各项均属技术犯规。
(一)、连续提和,干扰对方。
(二)、一方提出“自然限著”经裁判审查后不属实。
(三)、触模己方之棋子而不能走该子。
(四)、触模对方之棋子而不能吃该子。
(五)、一方多走一步或棋子走往不能去的位置。
9、分组抽签规则
在前三轮比赛中每轮都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有一人为轮空,直接进入下一阶段比赛。抽到红色数字扑克牌者执红棋先走。
第一轮比赛从两套数字1-6及一张K扑克牌中抽取,抽到K者为本轮比赛轮空,直接进入第二轮比赛。其余抽到相同数字的二人分为一个组进行比赛。
第一轮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重新进行抽签分组,从两套数字1-3及一张K扑克牌中抽取,抽到K者为本轮比赛轮空,直接进入第三轮比赛。其余抽到相同数字的二人分为一个组进行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再进行抽签分组,从两套数字1、2扑克牌中抽取,抽到相同数字的二人分为一个组进行半决赛,胜者进入决赛。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二)
比赛规则
第5条 摸子、落子、纠正错误
5.1 触摸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触摸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5.2 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5.3 先触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触摸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另行走子。
5.4 先触摸对方的棋子,后又触摸自己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后者必须吃掉前者--无法吃掉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前者--均无法吃时,必须走动后者--后者也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5.5 同时触摸双方棋子,处理顺序同5.4 。
5.6 摆正棋子必须事先争得对方同意,而且只能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进行,否则以摸子论处。如系明显误碰某个棋子,不作摸子论处,
5.7 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5.8 纠正先后走颠倒或棋子被意外挪位等错误,应及时进行,局后不受理。若错误系违反行棋规定,则按4.1.6款处理。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三)
比赛办法
11.1 淘汰制
参加比赛的人(队)数较多,时间较紧,可酌情采用单淘汰制.双淘汰制或其他淘汰方式,并适当安排预选赛.附加赛.
11.2 大循环制
在人(队)数不多而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可采用这一制度(见附录二).通常采用一局制,人(队)数较少时也可采用两局制.
11.3 分组循环制
在人(队)数较多,不便采用大循环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棋手(队)的等级分或比赛成绩排定‘种子‘,分成若干组循环初赛,从各组选出一定人(队)数进行决赛.
11.4 积分编排制
在人(队)数较多,赛程较短,而‘种子‘又不易安排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积分编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