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艾青《在浪尖上》诗歌赏析 艾青诗选的诗歌精选
求艾青的诗《在浪尖上》
《在浪尖上》呢? 《光的赞歌》 艾青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世界要是没有光
艾青诗选浪的赏析
《浪》这首诗产生了,产生于1937年5月上海吴淞炮台。
诗人心中有一种希望,期待着把这种希望抒发出来。诗人希望的是一种力,这种力是强大的,能摧枯拉朽,能荡涤大地上的一切污泥浊水,能在困难重重之中冲出一条路来……而这希望如何抒发出来呢?如何才能把这种希望表达得集中、鲜明、形象?诗人看到了浪,看到了浪的力量。于是,诗人机敏地抓住了这一契机。
这也许就是一种灵感吧!灵感,说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它对创作者来说,是经常出现的,是可以感触到的,是可以捕捉到的,是实实在在的。
灵感,是埋于地下的种子,在养分和水分的养育之后,突然钻出地面的一种冲动。
灵感,是诗人通过联想,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3661将两种事物联结起来时所产生的火花。
但有了灵感,并不等于就会获得一首好诗。要想把灵感变成一首好诗,还 必须有把握灵感、驾驭灵感的能力。
在这方面,艾青有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在有了灵感之后,他说:就要“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使你的感觉与思维在每一个题材袭击的时候,给以一致的搏斗,直到那题材完全屈服为止。”
这就是说,在创作中,有了感觉之后,并由感觉引起诗情之后,就要集中全力去思考去想象,将思想,将感情,尽可能地凝聚于具感的意象之中,一直到艺术形象满意地完成止。这一创作过程是艰难的,但诗人必须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浪》这首诗,艾青正是以全部力量去完成了自己所选择的主题。
这首诗写得很集中。集中,是艾青在诗歌创作中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也是他写诗成功的奥秘之一。
《浪》这首诗,紧紧地围绕着主题展开。那就是写浪的力量,写对浪的赞美。
写浪的力量,又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写浪的力量的破坏性*——浪会“啮啃岩石”,浪会“折断船橹”、“撕碎布帆”,会造成许多“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但诗人强调的重点含意并不在这里,重点是在强调浪的这种力量“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为什么美丽?诗人没有明说,留着让读者去思考。其含意的深邃也就在这思考之中了。
从这首诗的结构上来看,也很简明、集中。从第一句“你也爱那白浪么──“,到“而我却爱那白浪”,这似乎只是一问一答,就把这首诗完成了。这真是功到自然成,这样一首好诗,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之中推到读者面前。
艾青诗选中斜坡的赏析加主旨和思想感情?
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烈的追求。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对物质贫困然而精神富有的依恋。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赞扬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扩展资料:
艾青诗选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 ——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我爱这土地这篇课文
【作者相关】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 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整体赏析】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作者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作者对此作出了阐释。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具体赏析】
■点出土地情结
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
■倾吐土地情结
诗的第一节可分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文章的基调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第二节分析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