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西安市裕陵妃园寝(香妃)-东班房在哪 ? 与乾隆合葬裕陵的皇后

西安市裕陵妃园寝(香妃)-东班房在哪 ?与乾隆合葬裕陵的皇后

香妃魂归何处

可能是伊犁

传说中香妃的陵墓在哪啊

被认为是香妃葬地的,起码有三处,即新疆的喀什、北京陶然亭北和遵化清东陵。 

新疆的香妃墓位于喀什市东北郊区的浩罕村,此墓群最初并无“香妃墓”之称,后来才传说香妃也葬在里边。此墓建于1640年,而香妃之名正式出现于民国初年,况此墓又为家族合葬墓,而且迄今为止也没见到香妃葬入此墓的明确的文字记载,故称之为“香妃墓”应是后人附会之说。

至于北京陶然亭北丛芦乱苇中的土堆,当地老人称之为“香冢”,有人说是香妃的坟。但大清皇妃死后岂能葬在荒草堆中?故此说也不可信。

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清王朝在关内开辟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乾隆帝的裕陵就建在那里,其妃园寝建在裕陵旁边。香妃即乾隆帝的容妃,葬在这座园寝,《大清会典》及其他官书、《昌瑞山万年统志》、《陵寝易知》等书不仅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且还绘有葬位图。清宫档案中还有关于容妃遗物、送葬人员等方面的资料。1979年10月,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容妃地宫进行了清理,不仅找到了遗骨,而且还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发现了一些文字。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证实了香妃就葬在这座妃园寝内。

香妃从哪里来的??

据传闻,乾隆中叶,清军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俘获一回部王妃,此女子天生丽质,更奇的是她身体会散发异香,人称香妃。乾隆帝对她大为倾心,执意纳之为妃,为讨其欢心,特在西宛建造一座宝月楼,供香妃居住,并常亲临探视,希其顺从。然而香妃性格刚烈,誓死不从,并身藏利刃,表示不屈决心,还时常因思念家乡凄然泪下。皇太后得知此事,召见香妃,问她:“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后说:“那么今日就赐你一死。”香妃顿首拜谢,于是趁乾隆帝单独宿斋宫之际,命人将香妃缢死。太后处死香妃的原因,除了上述为成全其名节外,另有说是太后耽心自己的儿子弘历(即乾隆帝)为香妃所害,还有说由于香妃受乾隆帝宠爱,诸妃妒忌,向太后进谗言,太后听信谗言而加害香妃。香妃死后,乾隆帝悲伤不已,最后以妃礼将其棺椁送往故乡安葬。此说在清末民初流传颇广,出现不少叙述香妃故事的戏曲说唱、小说诗歌,绘声绘色,凄婉动人,使不少人对香妃传闻信以为实。1914年故宫浴德堂展出一幅以《香妃戎装像》为题的清代女子戎装油画像,于是传说更甚。

有人指出,有关香妃事迹仅为传说而已,并非历史事实,根本不存在香妃其人。乾隆帝先后有嫔妃四十多人,只有容妃和卓氏来自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回部,一般认为她就是传说中附会的香妃,但实际上容妃并不是被掠进宫的。和卓氏是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属和卓旗。乾隆二十五年(176O)二月,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回部,和卓氏亲属因配合清军作战有功而受封,并到京师定居,和卓氏也随同到京师。后和卓氏被选入宫,乾隆二十七年五月被封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晋升为容妃,时年三十五岁。容妃深得乾隆帝宠爱,曾随乾隆帝东巡、南巡,特允于宫中着本族服装,专配回回厨师。自乾隆五十年起,容妃因病很少于宫中露面,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病故,年五十五岁。史籍与档案中,也未见容妃有体散异香的记载,更无被皇太后赐死的结局。可见,容妃并无传说中香妃的曲折经历,她不是香妃。另外,有史料证明,乾隆帝下令在西苑建宝月楼的目的不是为容妃(或称香妃),从时间来看,宝月楼建在容妃进京之前,当时乾隆帝怎么知道和卓氏进京并能为己所爱?那幅清代女子戎装像的命名,也是极不可靠的。所以香妃事迹纯属子虚。

此外,关于容妃墓的地点,一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一为河北遵化县东陵。容妃一人怎葬两地?传说当年容妃去世后,其遗体由灵轿运送到喀什噶尔东北郊的伊斯兰墓群下葬,一架“驮轿”还停放墓侧。河北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裕妃园寝中,亦有一座容妃墓。1979年10月被发掘,地宫有两个券堂组成,均为拱券石结构。在金券的宝床上,停放一红漆棺木,棺帮为盗墓人砍开一大洞,棺中已空,棺头正中有数行回文文字,意为“以真主名义……”棺木西侧有一头骨,西北角又有一根八十五厘米长的花白发辫、青缎衬帽、包头青纱等,还有一些龙袍残片和几件织物,织物上织有“江南织造臣成善”、“苏州织造臣四德”等字样,

墓中还存有如意、荷包、珍珠、宝石、猫眼石、钻石等。棺头文字表明墓主为伊斯兰教信徒,龙袍和猫眼石等证明其身份为妃子,由花白发辫推断死者为五十五岁左右,织物上“四德”、“成善”皆为乾隆五十三年的织造官,可见这才是真正的容妃墓。

清陵的具体位置在哪?有没有对外开放?

好好给你理理!

清代如果算上后代追封皇帝的话,陵寝一共有三处。

1、辽宁省境内的永陵、福陵、昭陵,统称盛京三陵。

福陵,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

昭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永陵,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小,占地仅1.1万多平方米,但列三陵之首。永陵始建于公元1598年,是满清皇族的祖陵,坐落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21公里处的永陵镇。陵内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祖父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

盛京三陵虽历经战乱,但地面建筑保存完好,地宫也未被盗掘。现已对外开放,楼主可以前往游览盛京三陵的地面建筑。

2、清东陵。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清东陵共建有皇陵五座,分别是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东陵饱经战乱洗礼,地面建筑损坏严重,各陵寝隆恩殿内陈设的祭祀金银礼器均荡然无存,殿前陈设的铜鹤铜炉等均被掠走。

从民国直到解放,清东陵被多次盗掘,损失惨重。其中康熙的景陵地宫,于1945年被盗;乾隆的裕陵地宫,于1928年被盗;咸丰的定陵地宫,于1945年被盗;同治的惠陵地宫,于1945年被盗;慈禧的定东陵地宫(普陀峪),于1928年被盗;慈安的定东陵(普祥峪)于1945年被盗;其余各妃园寝被盗情形各有不同。

解放后,清东陵文管所投入大量精力整治陵区环境,各陵寝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整理开放的有乾隆的裕陵地宫,慈禧的定东陵(普陀峪)地宫、香妃的裕妃园寝地宫。

其余各陵地面建筑可以参观。

3、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清西陵不管是地面建筑还是地宫,保存都比清东陵完好。且清西陵只有光绪帝的崇陵地宫被盗。所以,崇陵地宫也是清西陵唯一开放的地宫。

如果你还有清代陵寝相关问题,我很乐于解答。

补充回答如下:

1、不是地宫被水淹了,而是清代慕陵以前的各帝后陵寝都没有排水设施,时间长了,加上地宫封闭,地下水渗入所致。

2、当年孙殿英盗乾隆的裕陵,进入地宫后发现积水很深,还派人去蓟县买了抽水泵才抽干水进入地宫的。

3、不是考古学家,是1928年东陵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宝熙等人前往东陵善后时,发现地宫棺椁散乱,帝后尸骨不能分清,而且少了很多,特别是后与妃的尸骨,同为女性尸骨,不好分,怕误后为妃,降了规格,所以宁可误妃为后,所以同葬一棺。

4、地宫开放,可以参观。裕陵地宫的棺椁都在,不过拿玻璃罩着了。

你若还有任何有关明清帝王陵寝的问题,欢迎与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