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言夕是谁? 言夕小说
“言夕”是什么意思?
“言夕”的意思是晚上来临。
例句:
1、欲对苍穹问天明,默默无言夕阳坠。
2、谁言夕阳无限欢,西风落叶下长安。
3、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4、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决别,言夕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5、人说岁月无情,却是未到情深处。 言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子”是指谁?
春秋时晋国赵氏侧室子赵穿,称赵武子赵武子(其先与秦同祖。殷飞廉二子恶来季胜。季胜赵之先。后造父为穆王御。封于赵城因姓
赵氏。至敬侯都邯郸。自后至大王嘉为秦将王贲虏之。凡十一世。计一百八十七年。齐燕楚秦见上注)
赵氏复位后第二十七个年头,晋平公即位。平公十二年,任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聘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终归要落到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们的后人的手中了。”赵武死,谥号文子。
赵穿
晋国大夫,赵盾的侄子,晋灵公之婿。宣公二年(前607年)九月二十六日,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回来,拥立公子黑臀为君,是为成公。大史董狐书曰: “赵盾弑其君夷皋。”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事实弑夷皋的,是赵穿而非赵盾。
赵武,又称赵文子(前598年-前541年)、赵氏孤儿。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夫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母为晋成公之姊(史记有明确记载:“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史记 卷四十三 世家十三 赵世家》)。
(前598年-前541) 即赵孟,春秋时代晋国的执政大夫。赵氏为晋国世族,其曾祖赵衰为晋文公时大夫,曾辅佐文公成就霸业。其祖父赵盾,作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历事襄公、灵公、成公三朝。其父赵朔在晋景公时,继任大夫之职。其子赵成,字景叔,谥赵景子,其孙赵鞅。
晋景公三年(前597),担任司寇的晋国大夫屠岸贾,图谋作乱以控制晋国政权,决计首先消灭赵氏势力。于是就借口赵穿(赵盾的族弟)曾刺杀晋灵公,其责任在于赵盾,便背着晋景公擅自发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诛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灭了赵氏全族。
赵朔的妻子是晋景公妹妹的,当时怀有身孕,逃进王宫躲避。过了不久,生下一男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赵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当时,屠岸贾曾进宫搜索孤儿,赵朔妻把孤儿藏进裤档里,祝告说:“赵家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果然在搜索的过程中,孤儿就没有出声。后来,孤儿终于被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辗转救出宫来。公孙杵臼为此献出了生命,程婴带孤儿藏匿到山中。(今山西盂县有藏山,相传即为当时程婴藏孤之处;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县中条山也各有一处藏山。按:灵公、景公尚都于绛,即今山西翼城县,藏孤之处不宜距国都过远,当在今晋南境内,故似应是垣曲县中条山的藏山)。
15岁时,在年高望重的晋大夫韩厥等人的努力下,晋景公为赵氏昭雪,平反了冤狱,发兵攻灭屠岸贾,并尽灭其族,立赵武为大夫,恢复了赵氏的土地封邑。晋平公十二年(前546),赵武担任正卿,主持晋国国政,代表晋国到宋国的国都商丘出席了弭兵大会。这次弭兵的建议是由宋国大夫向戌提出,而实际上体现了赵武偃武修文的政策。他一贯主张减轻各诸侯国对霸主的贡纳,加强礼仪方面的要求,各国都循礼行事,即可维持一个和平的局面。早在晋平公十年(前548),他耖。说过:“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所以,向戌提出弭兵建议,晋国首先响应。在会盟中,赵武处处表现出息事宁人的态度,重信义,崇礼让,使弭兵活动取得了实际成效。弭兵大会由晋、楚两国联合发起,共有晋、楚、鲁、宋、蔡、卫、陈、郑、曹十国代表出席。大会约定晋、楚两国息兵停战,共作霸主。
主持晋楚弭兵大会,是赵武平生所参加的一次重大政治外交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扩大了赵武在诸侯国之间的影响,也增强了赵氏在国内的政治地位。晋平公十三年(前545),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晋国。经过一番对当时晋国政治形势的考察和研究,延陵季子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说,“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后来事实证明,延陵季子的论断完全切合实际。
赵武执政期间,在内政外交上都奉行稳妥平和的政治路线,虽然没有十分突出的建树,但保存了晋国的实力,维持住晋国的霸主地位,在与楚国抗衡中并未明显处于下风,还是有值得称道之处。故晋大夫祁午曾对赵武说:“师徒不顿,国家不罢(疲),民无谤言,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
为了维护弭兵的成果,赵武曾“再合诸侯,三合大夫”,多次会盟。就在他去世那年(晋平公十七年),还与楚、齐、宋、卫、陈、蔡、郑,许、曹等国在虢(东虢,在今河南郑州市北古荥镇)地会盟,重温宋国会盟时达成的协议,维护各诸侯国之间的休战状态。
可能是与早年的颠沛流离有关,赵武晚年总觉得心身俱衰,委顿之色溢于言表,如对周王室使者刘定公说:“吾侪偷食(苟且偷生),朝不谋夕。”对秦国公子后子说:“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年)?”自感劳瘁,倦于勤政,应答宾客之际,流露出天年不永的症兆。这和他婴儿时期的传奇经历相映成趣,增加了他一生的戏剧性,为史书大书特书。
赵武死后,谥为文子。赵武以后三世至赵襄子,韩、赵、魏灭智伯,三家分晋。
赵氏孤儿之藏山为山西阳泉盂县之藏山,其时这里是仇犹国的地盘,赵氏孤儿逃到这里就是出了国。距离晋国的边境有80里地,当时晋国边境到今天的阳泉平坦镇附近。
韦江是谁?
韦应物
(737~792或793)
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生活豪横放浪。安史之乱起,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791)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但也有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盛赞。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清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眺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2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今人孙望、傅璇琮均有其生平事迹的专著。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观田家」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效何水部二首」韦应物
玉宇含清露,香笼散轻烟。应当结沉抱,难从兹夕眠。
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卷186_5 「效陶彭泽」韦应物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卷186_9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阳常有连骑之游)」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韦应物
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
远钟高枕后,清露卷帘时。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
「夜偶诗客操公作」韦应物
尘襟一潇洒,清夜得禅公。远自鹤林寺,了知人世空。
惊禽翻暗叶,流水注幽丛。多谢非玄度,聊将诗兴同。
卷186_15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韦应物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
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良时颇高会,琴酌共开情。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韦应物
遽看蓂叶尽,坐阙芳年赏。赖此林下期,清风涤烦想。
始萌动新煦,佳禽发幽响。岚岭对高斋,春流灌蔬壤。
樽酒遗形迹,道言屡开奖。幸蒙终夕欢,聊用税归鞅。
卷186_17 「扈亭西陂燕赏」韦应物
杲杲朝阳时,悠悠清陂望。嘉树始氤氲,春游方浩荡。
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绿野际遥波,横云分叠嶂。
公堂日为倦,幽襟自兹旷。有酒今满盈,愿君尽弘量。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韦应物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司空主簿琴席」韦应物
烟华方散薄,蕙气犹含露。澹景发清琴,幽期默玄悟。
流连白雪意,断续回风度。掩抑虽已终,忡忡在幽素。
「与村老对饮」韦应物
鬓眉雪色犹嗜酒,言辞淳朴古人风。
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韦应物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卷187_2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韦应物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卷187_12 「赠王侍御」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卷187_13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韦应物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韦应物
逦迤曙云薄,散漫东风来。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
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韦应物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
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
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卷187_52 「开元观怀旧寄李二、韩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严家令」韦应物
宿昔清都燕,分散各西东。车马行迹在,霜雪竹林空。
方轸故物念,谁复一樽同。聊披道书暇,还此听松风。
卷187_53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
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卷187_54 「沣上醉题寄涤武」韦应物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卷187_55 「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韦应物
山高鸣过雨,涧树落残花。非关春不待,当由期自赊。
卷187_56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韦应物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卷187_57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韦应物
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闲居寄诸弟」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寄璨师」韦应物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女主叫肃什么男主南什么男主害得女主家破人王,却跟叫言夕的结婚
1、网络连载书目《向莎翁致敬》出版实体书名《天使来临的那一夏》 作者:陆观澜
青春言情的吧,女主叫林汐,男主是个冰山,第一次见到女主好像是在图书馆,然后吵起来的后来就互相喜欢。男主全优,女主为了他努力不少。爱情是从初几开始的,一直到高中,大学,大社会。后来女主的爸爸利用女主和男主约会,逮捕了男主在潜逃的爸爸……
2、《腹黑专属:女人,你是我的》作者:子秋 女主林夕儿,男主司徒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