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文字下乡在现代是否有意义?(100字) 文字下乡的论述思路

文字下乡在现代是否有意义?(100字)文字下乡的论述思路

文字下乡的意义

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的“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才需要有所表达。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是象征附着了同一意义。

可能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费孝通所说的象征之意很符合共同文化基础下的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而更有趣的事情是:在熟人社会之中,更加偏好语言,准确的说是被压缩的语言。于是文字便成为了一种跨文化跨社群的工具,它发生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空间和时间阻隔的情境里。

探讨是时间阻隔之中,费孝通所讲个人今昔之隔,他说人是通过学习来掌握象征体系,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推演到人与时间的接触依靠的是概念、词。

再到社会世代的阻隔,文化依赖于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来维护社会的共同经验。历史便成为了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的记忆力在定型的乡土社会中是多余的,而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人的记忆力却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所以我们有着记事本、时间表、通讯录。

在乡土社会中,人和人面对面的亲密接触,生活在反复同一定型的环境中,并不是他们愚昧,而是他们没有用字来帮助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教育与媒介对乡土生活的干预,是否能对新的文字下乡、“文化下乡”有影响呢?或者说如今的乡土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许能在之后的五一田野中找到一点有趣的东西吧!

急求乡土中国 文字下乡的意义及局限性 在线等!!!

夸饰

做新教材新学案吧

作者认为文字下乡的前提是什么

《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如果说《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阻隔”,《再论文字下乡》则从“时间之隔”的角度进行探讨,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作者将中国乡村为何不太需要文字的根本原由论述得相当精彩,并提出想要让“文字下乡”,必须先让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作者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思考题:

1、原文中说: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哪一句话来?

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的学习能力和动物的学习能力区别在哪里?

答:记忆能力强弱不同。人的记忆能力强(发达),动物的“记忆”则是间单的生理水准。

3、怎样理解记忆的选择性?

答:只记取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出于当前生活的需要。

4、乡土社会有什么特点?

答:生活安定,历世不移。

5、作者认为“文字下乡”的前提是什么?

答: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础发生变化。

6、从这章归纳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

答:①乡土社会生活定型,习惯深入生理基础,记忆都是多余的。

②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不需用文字帮助记忆。

③乡土社会的生活世代相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不需要文字。

7、综合第二章《文字下乡》和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的内容,你认为,从基层上看,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乡土社会中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具体体现为:①乡土社会里,人与人面对面接触,语言是表意功能比文字更加完善的工具,而且还有表情、动作等象征体系帮助表达,根本用不着文字传情达意。

②乡土社会里面的人的生活是定型的,语言足够传递社会经验,根本用不着文字帮助记忆。

文字下乡的目的

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