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第七段的心理描写是什么
-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说说它的含义。
- 为邱少云战士写一篇墓志铭
-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我深受感动。” 把句子换个说法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第七段的心理描写是什么
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要通过“我”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邱少云的巨大精力。下面剖析心理描写。
1.“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邻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够救出自己的战友。”
我们知道“他(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全部儿包住了”。情况万分危急,如不采用办法,烈火很快就会吞掉他的生命。是没有办法吗?不是!1.文中的两句心理描写告知我们,当时邱少云自己可以救自己,“我”也可以救他。但是邱少云没有那样做,“我”也不能那样做。
2.“但是这样一来……这次作战打算就会全部落空。”
这一心理描写,一方面阐明了邱少云不去扑灭身上的火和“我”不能去救战友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生死关头,好汉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全部军队,全部作战打算。这体现了战士的高贵情操。
3.“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或者突然叫起来。”
这两句阐明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担忧,生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苦楚而暴露目的,使全部作战打算落空。“年青”一词强调了“跳起来”或“叫起来”的可能性。因为年青,就缺少战斗经验,缺少各种风浪的锤炼,缺少忍受苦楚的意志。可见“我”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一心理活动,陪衬出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
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火突然间熄灭了。”
这一心理描写阐明了“我”复杂、着急而又矛盾的心情。邱少云是“我”的战友,烈火在淹没他活活的生命,“我”怎么忍心看呢?可是阶级的情、战友的爱,使“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体现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情绪,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苦楚。
5.“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这里用了一个比方句,写出了“我”内心苦楚的程度。苦楚的原因不仅仅是邱少云是“我”的战友,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严守纪律的巨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通过对以上几处心理活动的剖析,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就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了。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说说它的含义。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们可以联想自己被沸水或火星烫着时会迅速地把手缩回来以及剧烈疼痛的情景,而邱少云在烈火烧达半小时之久却能做到纹丝不动,足见他的高度纪律性及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为邱少云战士写一篇墓志铭
1953年5月1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郑大藩的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这样写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这时,他要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能完成。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火焰已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吧!”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我深受感动。” 把句子换个说法
反问句: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动呢?
难道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我没有深受感动吗?
感叹句: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我深受感动啊!
双重否定句: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我不得不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