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意大利的轻武器设计是不是影响到了苏联? 意大利的设计
二战时意大利的装备算好坏
意大利的装备,有它出彩、领先于世界的地方,但是受制于军方落后的设计要求,和意大利那群战五渣,意大利制造的装备,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威力
比如:
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其他国家依然在啃饼干、掺杂锯木的面包的时候,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
意大利研发的CR.32双翼机曾是世界上性能最优秀的双翼战斗机之一,但是因为飞行员要求在空中要感觉到风,于是意大利就没开发出速度更快的战斗机
二战苏联钢盔是不是仿制了意大利的钢盔?
苏联的最早钢盔的来源确实是外国,不过是法国的亚德利安钢盔(中国民国时因为云南和广西地理上毗邻法属印度支那,所以滇军和桂军均装备有亚德利安钢盔。《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丧门星戴的就是法国亚德利安钢盔),沙俄军队和早期的红军装备的都是仿制的亚德利安钢盔(苏联称M15钢盔)。
后来苏军第一款自己设计生产的头盔是SSH36,头盔顶部依然有亚德里安的样子,不过头盔边缘采用了非常有特色的大波浪样式,就是因为这个和意大利的M33钢盔有点像。所以才有仿制一说。
二战意大利的武器
卡尔诺狙击步枪
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主要装备的是M1891步枪。而狙击步枪就在改枪基础上改进而来,曾是暗杀肯尼迪的凶器。
弹匣容量6发,瞄准具为表尺照门和刀片形准星,口径6.5mm,枪长78cm,重3.8Kg,弹速700米/秒,射速6发/分钟,射程300米,使用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制造年代为1917年。意大利轻兵器委员会测试了几十种设计,包括德国的1888型,最后决定采用Salvatore Carcano的设计,融合德国1888式的曼立夏弹仓,定型为步兵长枪1891式(Fucile di Fanteria Modello 1891), 由此在意大利及其他军队服役至第二次大战之后,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曾经有过多种改良型,有骑枪及短枪型,在30年代甚至改了口径,但是最终仍定为6.5MM。此枪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渐增加来复线,在枪膛部是1:19,到枪口为1:8。渐增加来复线的好处是膛压低, 延长枪管寿命。抗战时的中国福建部队,就装备大量的1891年式。
M1891式还有一种1891/38型,比1891型短,其口径也增大为7.35毫米,在意军中主要用作拼刺格斗。
6.55m卡堪诺式,7.35mm38式
而二战的狙击步枪都是在制式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来,意大利也有,只是他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太差,故无人关注。从整体上来说,日本的武器装备上,陆军的比意大利差,空军和海军是意大利不能比的。
二战中轴心国以德国武器最先进,德国士兵的素质也是最好的,二战的德国陆军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陆军。
其次日本军队士兵的素质虽然比不上德国,但是也差的不远。
至于意大利,对于这支陆军的真实作战实力,与意大利军队有过长期共同作战体验的隆美尔有着直观的印象。他非常清晰地注意到,意大利的陆军装备太差、训练根本不适应机械化战争的需要、指挥官能力不足、部队士气普遍低落、厌战情绪浓厚,这样一支军队在面对西方同盟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军时除了不堪一击之外不会有另一种结局。事实也的确如此,意军与其说是德军的"战友",不如更准确地称其为"累赘",用隆美尔的话形容,意大利那支完全非摩托化的陆军对于德军来讲是一块毫无军事价值的"死"的重量。在北非这个强调机动和速度的战场上,隆美尔为了迁就意军,常常不得不对作战计划和战术行动作出不利的折中。 在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应该是战死率最低的,原因当然是士兵素质低,战斗欲望不强。二战中意大利军队投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举例:
1. 德国绕过马其诺防线后,意大利3个步兵师,2个山地师,3个装甲师对阵法国1个步兵师,1个半装甲师,打了半个月,硬是被法国人给干掉了1.5个山地师,重创2个步兵师。结果德军1个摩步师加个装甲师只用了2天就歼灭了法国人。……
2. 英美联军北非登陆,西西里岛驻扎了4.5万意大利军队,盟军只轰炸了5天,意大利人就投降了!~~
3. 一次墨索里尼访问德国,一位意大利将军问一位德国将军,在俄国前线意大利军队损失多?那位德国将军回答:“没有伤亡……因为他们全部跑掉了。”
二战以来意大利的设计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以意大利现代建筑师的作品分析为例,探析建筑设计领域传统与创新的相互关系.传统是由过去的人们经历岁月的流逝所积累起来的创造性所构成.创新则作为一种转化,一种对传统的重新解释.保持古今不变的传统和沉溺于新奇的幻想都不是创新的特征.而有高质量"差异"的创新则既含有传统的积极因素,又代表和预示了未来的发展.意大利的建筑传统是最为丰厚和辉煌的,而意大利的建筑文化深深地卷入传统与创新的激烈争战之中.意大利现代建筑师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创新与传统问题的很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