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之法是哪个著作里的? 还阳法
刘全进瓜是西游记中的故事,简述刘全为何要进瓜。
泾河龙王因和袁守城打赌长安城下雨之事, 泾河龙王未按玉皇旨意在长安城布云下雨,弄巧成拙犯了天条,该地槽官魏征处斩。泾河龙王求袁守城教其救命之法,袁守城让他去找唐王李世民求救。李世民答应,在三日后要处斩之时,与魏征下棋让魏征忘记误了时辰,就能把泾河龙王救下。不了李世民正与魏征下棋时魏征忽然睡着。李世民想魏征为国事操劳不忍打扰,谁知魏征在梦里就把泾河龙王给斩首了。泾河龙王冤魂去找李世民索命,把李世民惊吓成疾。泾河龙王冤魂揪住李世民魂魄到阴曹地府三曹对案,十代阎君将泾河龙王喝退。命崔判官取来生死薄对李世民阳寿,崔判官是唐朝先皇李渊旧臣,与魏征交厚,李世民临下地狱时魏征恐李世民不能还阳,写得一封书信给崔判官。崔判官见信知道其中原委。取得生死薄一看李世民阳寿二十年就在今日到期,崔判官慌忙提得浓墨大笔一挥在二字上面加了一横,将生死薄呈给十代阎君观看。十代阎君看李世民阳寿未尽,决议放李世民还阳。李世民感谢十代阎君救命问阎王殿里缺得什么,十代阎君道:阴曹地府阳世三间的东西都有,唯独没有北瓜,让李世民还阳后敬献北瓜。李世民死了三天三夜全仗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守门,自此门神贴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李世民还阳后贴出榜文召天下勇士下阴曹地府献瓜。刘全因和妻子李翠莲因发簪闹翻,李翠莲上吊而死。刘全一双儿女无人照应。刘全见了唐王榜文有心去阴曹地府献瓜顺便见得先妻。将一双儿女托与妹妹,自己扯了榜文见了太宗。头顶北瓜去阴曹地府面见十代阎君。十代阎君见李世民果不食言将北瓜献来。一高兴问刘全有啥要求,刘全想让妻子还阳。不了李翠莲已死三月有余尸首已腐。恰好李世民的妹妹阳寿已尽,十代阎君随将李翠莲借尸还魂。刘全还阳娶李世民妹妹归家......
现存中国典籍中,最早的“点鍮方”出现在哪部著作里?是如何记载的?
现存中国典籍中,最早的“点鍮方”见于五代末方士大明所撰的《日华子点庚法》,谓:百炼赤铜一斤,太原炉甘石一斤,细研,水飞过石一两,搅匀。铁合内固济阴干。用木炭八斤,风炉内自辰时下火,煅二日夜足。冷取出,再入气炉内煅,急煽三时辰,取出打开。去泥,水洗其物,颗颗如鸡冠色。母一钱点淡金一两成上等金。
中国古代失传的那些著作有哪些?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古的文献,春秋时还在。
连山、归藏 三易中失传的两易,今只存周易。
今文尚书诸篇。
乐经 孔子传下的六经之一。
夏侯阳算经,算经十书之一。
山海图经,图的部分失传,唯存经文。
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 许慎著作。
石氏星经 战国天文学著作,汉朝后失传。
法经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典。
剑经 明朝将领俞大猷所编。
《孟德新书》、《兵书24篇》、《神医华佗青囊书》、医书《集验方》、数千年的古易《连山》 、占卜书大暴动之一《金选长流》、象棋古谱《梅花五字变》、古辞书——《字书》、李斯著作《苍颉篇》等。
延寿的延寿大师的著作
延寿著作,除《宗镜录》外,又有《万善同归集》三卷、《唯心诀》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警世》一卷,而以《宗镜录》对于后世的影响为最大。
《宗镜录》全书约共八十余万言,分为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所谓“标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宗镜录》的立名,即自此义而来。据卷三十四所说,教是《华严经》,宗是达摩,因《华严》示一心广大之文,达摩标众生心性之旨,其实是发扬了法眼的宗旨。因为法眼有《三界唯心颂》和《华严六相义颂》。《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处,引用《华严经》及贤首宗的理论最多。这是由于贤首宗兴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后,法藏、澄观博涉教诲而极意谈“圆”,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说教,与禅宗门下经常提举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互相呼应。有时禅家宗旨得到《华严》义理的引证而愈益显豁,所以禅宗五家宗派最后一宗的开山祖师法眼文益及其法孙延寿重视华严,乃是佛教发展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由于法眼宗重视华严,所以《宗镜录》卷二十四说:“此宗镜内,无有一法而非佛事。”又卷六十六说:“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这与六祖惠能所说的:“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马祖道一所说的:“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沩山灵佑所说的:“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并无二致。这“情不附物”的一念心行,可以说是禅宗的特色,也是历代禅师们行持的心髓,所以他们之中,有的风标超逸,行谊可风,有的自在解脱,坐亡立化,都是从这种涵养而来的。《宗镜录》全书,虽然问答联绵,引证繁富,而千回百转也是着眼于此,所以《宗镜录》毕竟是借教明宗的著作,而不是混宗于教的书集。因此在九十几卷的问答章里虽然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的教义,而只是一味会通,借以证明心宗的深妙,并没有料拣异同,解决教理上的问题,这又是《宗镜录》的一大特色。
引证章引证了大乘经一百二十种,诸祖语一百二十种,贤圣集六十种,共三百种。其中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文献。例如: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的两段法语,都未见于《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书。此外在问答章里所引用的《中论玄枢》、《唯识义镜》等书,现在皆已失传,幸而《宗镜录》保存一点资料,还能从而考见原书的大概。
大师所作《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对后世修净土者影响极大。大师四料拣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