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如果有一个人闲着制定一部纪录片,把一个人的人生80年都记录下来,你会不会去看这个纪录片?(求一部纪录片)

如果有一个人闲着制定一部纪录片,把一个人的人生80年都记录下来,你会不会去看这个纪录片?(求一部纪录片)

求一部纪录片

BBC制作的纪录片《成长》,通过讲述来自英国不同地区和家庭的14位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经历,默默追问决定人生的答案。这不仅仅是一部史无前例引人思考的纪录片,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研究普通人命运的研究。

1964年,BBC拍摄播出了40分钟的纪录片《7岁》,选取来自英国不同地区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孩子。

他们是他们,但他们也可能是你、是我。没有什么比这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慨万千的了。

全世界迄今为止可能都找不出第二部这样的纪录片了,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真实的一部纪录片。

真实,真实到骇人,直面生活的残酷和美好。前后跨越半个多世纪,从1964年至今,影片七年一拍一播,《7岁》、《7岁又7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到《56岁》,不脱节地记录了一代普通英国人的大半辈子。从《7岁》到《56岁》,这部纪录片系列剧每每播出都在欧美收获极高的收视率。他们见识了出生和死亡,经历了结婚、离婚和再婚,有背叛,有妥协,有的曾精神恍惚,有的被迫下岗,有的蝇营狗苟过活,有的幸福美满……电视机前的你看着少年时的他们对人生充满未知和憧憬,看着青年时的他们放荡不羁冒傻气,看着壮年时的他们幸福或不幸,看着中年后的他们变得百困不侵、安于自嘲。

生活是无法超越的剧本。

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一生在7岁以前就决定着。

1964年 《7岁》初拍时带有实验性质,BBC是把它当作一个时事类节目做的。他们想表现的是战后经济繁荣下,传统的英国阶层、特别是中下阶层正在经历大变化这一现象。

《7岁》开拍,导演不想循规蹈矩找一些政界学界的人来说大道理,灵机一动搞“创新”,去英国的不同的地区找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成长环境的14个孩子:有的孩子就读高级寄宿学校,属于精英阶层;3位女孩出身东伦敦的贫民区;两个来自“儿童之家”,在没有父母关护的情况下长大;另一个出自农村山区,都算社会最底层;另几个是家住老工业重镇利物浦的后代。节目试图通过与孩子的对话,不动声色地彰显“阶层”在他们身上烙刻的印记。

14个孩子完全来自整个社会的不同阶级。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所在。

从七岁孩子的回答里,似乎还真就能看出点什么来。约翰、安德鲁和查尔斯读的是肯辛顿的高级寄宿学校,问到他们的阅读习惯时,丁点大的安德鲁说他读《金融时报》,约翰说他看《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已会用拉丁文唱歌,并知道自己有朝一日想做律师,要上剑桥的三一学院。

后来的结果也证明7岁是人生中很重要的

直到《7岁》开播五年后的一天,BBC的老板在餐厅和他一起吃饭,突然来了灵感,建议拍个续集。大家都觉得有意思,于是就有了《7岁又7岁》。

《7岁又7岁》和后来的《28岁》起开始意识到,要真能做到“七年一追踪”忠实记录这些孩子的成长,直到他们步入中年甚至老年,再对比他们的生活处境,也许比单部《7岁》来得更震撼人心。

迈克·艾伯特说,观察这14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既“有趣”又“令人心寒”。有些人很早就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和远见;有些则一辈子每天都忙着为当天的生计操心。相隔50年回头看,依旧是几个来自精英阶层孩子的人生相对光鲜。

列一个作文题纲!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根据读

人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是时间里的精彩.

向后看,人生是一种经历,只有经历过了才可以说真的活过,才知道了酸甜苦辣,才有了百般滋味,才认识了这个世界,有丑恶,有美好.

向前看,人生是一种希望,吸引着人们不停地奔向它.沉溺在过去的人只能算是一个进入了轮回的行尸走肉.而往事总有些不堪回首.对于苦痛中的人只有告别昨天才能够活下去,对于幸福中的人,昨天只是幸福的回忆,明天才是更幸福的未来.

没有回得到的昨天,没有站得住的今天,只有明天才是脚步的最终方向.

我们的眼睛长在前面,意味着只能向前看,把背影留给走过的路.

默写接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

试题分析:此题为话题作文,写好此文要从所给的材料的指向来进行,材料的最后一段是写作的指向所在,“若没有这人生之重,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这些人生之重,否则我们的生活没有意义了。

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记叙文最好有两件事对比着来进行,议论文要摆明论点,然后通过举事例来证明,正反事例都要有,这样有说服力。

点评: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通过材料明确话题的方向,然后根据考生擅长的一方面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