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说到儒家就想到孔子,那你是啥希望的,如何理解这句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矣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句话的意思
-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矣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句话的意思?
- 谈谈你对孔子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你有什么启示?
- 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理解
- 孔子是怎样概括人的一生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矣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句话的意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这段话的核心是讲“思”, 其实质是用脑想问题。孔子为什么以“九思”概述 ? 因为“ 九”是阳数之极 , 意思是多方面思考、多角度想问题。同时 , 还告诉我们思考的具体途经和方法 , 这就是要具体的思考 , 要有思考的对象 , 要有思考的载体 , 要有思考的内容。
一、视思明。意思是看就要想看得明白 , 看得清楚。看有三种对象 : 人、事、物。看人要看其表里;看物要看其本末; 看事要看其始终。
如何做到视思明 , 我的体会是把看不见的看清楚。如何达到这一境地 ? 一是要集中精力看 , 目不能两视而明。二是要利用各种条件来看(《劝学篇》中有一段话对此作了注脚 ) 。看大地要乘坐飞机 , 看肺部要用 X 光透视设备 , 看身体的某一剖面要借用 CT来看。三是善于利用“外眼” 观察事物。别人如何看 , 可以为自己看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四是要置身事外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视物出其外”。庄子看待事物 , 就是超然物外 , 然后又返回本身以观赏其美。五是多角度、多侧面地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庐山 , 由于峰峦层叠 , 我们在“ 远、近、高、低”各个立足点和观察点上来看她 , 横看山岭连绵 , 侧观峰峦环列 , 山势高低隘 , 庐山景象千姿百态 , 各不相同 , 这种观山法是很有见地的。六是要有所不明 , 才能有所明。这就是说看事物要有轻重缓急之分 , 要抓住重点 , 分清主次 , 所谓“重视” 就是重点工作重点看 , 不平均用力 , 才可能 “重视”得起来。做到了以上几点 , 视思明就可以达到相应的境界了。
二、听思聪。意思是听就要想着听得清楚。首先 , 要集中精力听 , 所谓耳不能两听而聪就是这个道理。
集中精力听是从主观上讲的 , 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 , 当你怎样集中精力也听不清楚时 , 借助外界听力是很有必要的。借外力听固然重要 , 但毕竟多了一个或几个环节 ,所听的信息与信息源就有了差异 , 比较全面准确的有之 , 道听途说的有之,“泥沙俱来 , 鱼龙混杂。”听如此众多的信息 , 要达到听思聪就必须听大事 , 听从正确的 , 千万别听从、宣传、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 , 否则就会帮倒忙 , 一处失听 , 造成终身遗憾 , 因为听从的错误 , 必然误导行为 , 造成恶果岂不千古恨之 ! 听思聪 , 还必须会 “ 于无声中听惊雷” 。郑板桥老先生的《听竹》很有启发意义。郑氏在衙门休息时听到窗外竹子发出的萧萧之音 , 这位身在衙门心系民众的县官 , 从竹音中听出了门道 , 联想到民间的疾苦 , 认为这竹音不是风吹竹枝竹叶发出的自然声响 , 倒像是灾难深重的民众发出的喘息之声、疾苦之声。郑板桥从无声中听从出有声 , 从自然声响中听出了社会底层的呼声 , 为我们 “ 听思聪”出了榜样。
三、色思温。意思是脸色要想到表现出温和。这里的脸色是指人的态度。要使态度平和、文雅 , 必然需要心理平和。“心静自然凉”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达到心境平和呢 ? 向大肚和尚学习 , 修身养性 , 不断增加包容量 , 为色思温奠定一定的心理承受基础。孔子还说 , 上天拿阴阳五行之理赋予人 , 人们得之修仁义礼智信的美德 , 这就叫性。人有了性 , 顺其行事而为道。圣人按人编分等级 , 加以限制, 使太过的人俯而就之 , 不及的人仰而企之 , 这就是教。孔老先生在《中庸 》中的这段话 , 其核心是修性 , 孔子的学生曾子重慎、重孝 , 强调内心修养。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 , 态度端正 , 言辞谦和 , 行为谨慎 , 不到处捅漏子 , 闹矛盾 , 少犯错误 , 避免被人指责怨恨……这些就是一种好品质 , 也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修性到这一步 , 应该说做到色思温是没有问题的。
四、貌思恭。意思是容貌要想到谦恭。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要得体 , 要注意分寸。一举手 , 一投足 , 这在表面上看 , 都是行为 , 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 ; 是一个人修养的反映与表现。
如何做到貌思恭 ? 貌思恭既然要在行为上予以表现 , 那我们就从匡正人的行为开始训练“貌思恭” 。我们知道 , 行为一方面出自本能 , 一方面则由于模仿及学习。动物行为更多地出自本能 , 而人类行为则受学习的影响极大。人类行为大体上分为两类 , 即行善与行恶。人必须去恶行善 , 才能够做到这几点 , 而做到的方式便是学习或者说受教育。学习或受教育对匡正一个人的行为太重要了。荀子说:“木受绳则直 , 金就有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用绳墨弹进之后 , 据线而分 , 木才会直。就像磨刀石磨刀 , 磨过之后 , 刀方会快。君子当博学多识 , 同时每日三省吾身 , 思考所学所识所作所为 , 这样就能认知明通 , 而行为上也就不会有什么错误了。《劝学》中另一句话也提到学与行的关系 “学恶于始? 恶于终? 曰:其数则始于经 , 终于读礼 ; 其义则始于士 , 终于为圣人。”荀子是位儒家人物 , 故以经和礼为学习的内容。经和礼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 以之规范自己 , 则终可由士而成为圣人。在匡正行为上下功夫,就可达到孔子所说的 “ 貌思恭 ”的境地 , 才可能给世人一张诚实的脸。
五、言思忠。意思是说话要想到忠实。其核心是要求说老实话 , 说忠诚的话。
“ 言必信 , 行必果”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 , 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美妙 , 因为它追求的是表里如一 ( 真诚 ), 遵循的是言行一致(信义 ) 的原则。“ 言必信 , 行必果” 中的一切皆发于 “ 言”, 所以就应当 “ 言思忠” 。这就要求我们说话应表里如一 , 心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人们一直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就是说的这一点。表里如一的人不会在与人交往时刻意伪装 , 而是真诚坦率地与人往来 , 把真实的自己显示给对方 , 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真实感情 , 也不百般掩饰自己的缺点。言思忠还应当做到谨于言,而慎于行。古入曾讲过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 一语不中则衍尤骈集 ;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 , 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 。意思是说即使十句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称赞你的 , 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遭受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励 , 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计谋失败 , 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从这一点来理解 “ 言思忠”更有意义。
六、事思敬。意思是做事要想到恭敬。
恭敬就是很庄重地去做事 , 把事当事去做 , 要始终贯穿这一精神。我们从电视剧《阿信》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这种把事当事做的精神。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以 ? 我以为就是“敬业”, 做到了“敬业”, 你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一定会令人满意的。“事思敬” 对一个民族来说太重要了。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创造了罗马文明的罗马人 , 起初是一个数量很大、影响深远的优秀民族 , 但到了一定时期 , 却逐渐丧失了活力 , 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之路。“给我更多的面包, 给我更多的欢乐”, 这种罗马帝国末期市民的形象 , 正是这个民族精神支柱崩溃导致民族衰亡的真实写照。
七、疑思问。意思是遇到疑惑要想到发问。不耻下问, 是一个人良好的品质 , 也是做学问、为人处事不可缺少的。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这话实际上就是说 , 能抓住问题并及时向人们提出问题才是聪明的表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说:“什么是学问 ? 就是要学会怎么问, 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所以在漫漫学程中 , 应该不断有所疑惑 , 而有了疑问 , 想到发问 , 这才是做学问的真谛所在。
八、忿思难。意思是受了冤屈 , 有了义忿 , 不要躁动 , 要节制自己。泄一时之忿 , 难免引发终身之难。古今有许许多多忍辱负重、理智处世的故事。总结前人的经验 , 要做到忿思难 , 关键是练就一个“忍”字。俗话说:“忍小忿 , 不妄为。”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被人冒犯 , 理在已而曲在彼 , 若要与之争斗 , 既在情也在理。尽管如此 , 由于这种行为会影响社会正常的秩序, 所以 , 需要忍。小忿要忍 , 大忿也需要忍气制怒 , 冷静处之 , 练就了“ 忍”的功夫, 就可以引而待发 , 明察事理。
九、见得思义。意思是见到利要想到是否应该得到。有一则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道理。故事讲到古时一个官吏爱吃鱼。一天有人给他送去一条鱼 , 他却拒而不收 , 送鱼人变通法子将鱼交给这位官吏的厨师。厨师接鱼洗净挂于案头 , 不巧被家猫衔去饱餐了。不幸的是鱼刺卡住了猫喉 , 猫痛叫不停 , 引起了这位官吏的注意 , 问之 , 厨师说明了情况 , 他一边吩咐厨师帮猫解除痛苦 , 一边议论开来 , 说出不收别人之鱼的真谛:不义之物要不得 , 贪一时之利 , 就可埋下伤身甚至丧生之祸。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我们应尽可能地珍惜自己已有的。
谈谈你对孔子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你有什么启示?
儒教在今日若能成为一种宗教,那他就是一个具社会灵魂的宗教,他所求的只在社会的安宁,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这样的名誉恭敬。他的运动方向只是以社会安宁为至善的鹄。至于人和宇宙间更深远玄渺的连络,个人对于“我”的去处,是儒者所不乐道的。伦教运动,计起来似乎要比神教运动更合理性,但人生本是很滑稽的,我们常不能满足于这样不玄的动作。科学家说花是某某等原质凑成的,要怎样培养他才能使他好看,但这只是讲堂内和园丁的事,一般人都是赏花的。一般人对于花,各个心中只有各别的奇妙理解和欣赏赞叹罢了。我不是要儒教做出些神怪,或印行些感应篇,只是要他在人群上找一个更高的连络,因为社会在宇宙间本算不得什么,本不是生活的根源。要万事治理,需从根源起,治末梢是不中用的。儒教能用宋儒的精神,用新宗教的方法去整理他的旧教义,他便能成为一个很高尚的宗教。
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理解
儒家思想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2383535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孔子是怎样概括人的一生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说是怎样记个人的一些,那你是怎么理解的?工资是怎样的?这个人的一生他一点点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人生的一生各种各样的道理。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