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化是什么意思?(小麦成穗死头怎么回事)
小麦成穗死头怎么回事
小麦要高产,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是营养生长时期,生育特点主要是出叶、生根、增蘖。这个时期植株制造的营养物质一部分供幼苗生长,一部分贮藏起来供越冬和春季返青生长。冬前壮苗,根系发达,分蘖茁壮,贮藏的养分多,抗逆性强,利于安全越冬,春季返青早,成穗率高。弱苗根稀蘖少,制造和贮藏的营养物质也少。旺苗由于大量营养物质消耗于营养体的生长,营养贮量也少。这两种苗都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而且成穗率低,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小麦要高产,搞好冬季管理非常关键。
所谓的五谷杂粮到底是什么,有肠炎的人适合吃吗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养生者,就应该懂得如何搭配食物、均衡营养。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的原则,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在2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已经提出健康饮食的合理结构。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精细化,鱼肉、果菜等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导致饮食失调,疾病横生。因此,重建合理饮食对健康生活有相当意义。
在古代,五谷没有粗杂粮的分别,50年代起,我国从口粮制度管理出发,将粮食人为地分为主粮、杂粮,或称细粮、粗粮。大米和小麦被称为细粮,其他就成了粗粮或杂粮。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粗杂粮除了与细粮一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还有多种治病防病功能。下面介绍日常几种粗粮、杂粮的营养及防病价值。
小米
小米所含营养成分与大米相比,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还有丰富的尼克酸和胡萝卜素,对产妇及小儿适宜。性味甘、咸凉,有补虚损、健脾肾,清虚热,除湿利尿之功,能益脾和胃,可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反胃呕吐等症;有滋阴液、养肾气作用,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等症,并可除湿热、止泄痢、利小便、治身体烦热、小便不利或泻痢等症,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
糯米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性味甘温,能暖补脾胃,益肺养气。有补中益气之功,治自汗盗汗、泄泻等症,能益肺、暖胃、温脾,可治烦渴、尿多等症,能解毒发疮,治痘疹痈疖诸疮。本品性粘滞,难以消化,脾胃虚者不宜多食,病人宜煮粥或调糊食用。
玉米
含淀粉、脂肪,维生素B1、B1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缺少一些必要的氨基酸,故不宜单独长期服用;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及卵磷脂,有利于降胆固醇;性味甘平,能调中开胃,降浊利水;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尿路结石、胆囊结石等。
小麦
淀粉和脂肪的含量与大米相近,蛋白质、钙含量远高于大米,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索E,尤以维生素E的含量最为丰富,含有胆碱、卵磷脂、精氨酸等,可增强记忆;还含钙、磷、铁及帮助消化的酶;甘、咸,凉,能补虚损,健脾胃,清虚热,利尿养肾。凡脾胃虚泄及老年淋涩皆能服用。有养心退热之功效,使津液不为火扰,可用于治疗心烦不宁,失眠,脏燥。
荞麦
含有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B1,尼克酸等;性味甘、凉,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的功效。可用于大便秘结,湿热腹泻等。外用还可以治疗烫火伤。另,因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磷、铁、镁,对于维持人体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高粱
蛋白质、脂肪、腾食纤维等含量均较大米为高。性味甘、涩,温,能健脾和胃,消积止泄。常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大便稀搪。
红薯
红薯除富含淀粉和可溶性糖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钙、磷、铁等无机盐类。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其它都比大米和白面高,发热量也超过许多粮食作物。此外, 红薯还是一种生理碱性食品,人体摄入后,能中和肉、蛋、米和面等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故可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性味甘平、无毒、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去宿淤脏毒。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具有防癌保健作用,被誉为"抗癌之王"。还发现红薯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这种物质不仅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作用,而且还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
中国以及世界传说中镇守四面八方的神物是什么
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
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 蛇,乘两龙。”
“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梁衡的夏课文分析其中一句.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这句话什么意思
请在下面作为答案参考
梁衡
本文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进一种美好的意境中.作者只是在描写这些景象吗?他还有什么内心的感觉、体验要表达?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
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物?
二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几个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三认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发挥想像,写几笔“冬之色”.
读一读,写一写
黛色灵秀贮满终极匍匐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春日融融,秋波澹澹
夏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本文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夏季独有的钟情.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中间三段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中间三段是文章的主体.第二段写夏季的自然景象,有实写景象——山坡上密密的草,长墙般的黛色林带,蜂蝶、蝉、火红的太阳、麦浪、热风、麦子的香味等,有虚写景象——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实写景象选取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既诉诸视觉,又诉诸听觉(蝉儿长鸣)和诉诸嗅觉(麦子的香味);虚写景象写的是幻觉,属于文学想像.这些描写都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第三段写夏天的色彩.先以春天和秋天作比,衬出夏天的金黄色.作者给这里的金黄色下了个独特的定义——象征着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承前启后,生命交替,这显然是作者的个人感悟.这样的描写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段写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一写农民劳作辛苦,二写农民精神紧张.用农民劳作来显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第五段表达作者对夏天的情感态度.作者又以春秋天来作比,并且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说春秋之好,夏季则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历代文人都赞美春花秋月;然后笔锋一转,别出心裁,作者要大声赞美这个黄金的夏季.
总之,全文五段各有写作的重点,像一组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二、问题研究
1.文章首段和末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
首段仅一句,是全文内容和情调的总概括,“旋律”前的三个修饰词“紧张、热烈、急促”,既表明作者意想中的夏天的特点,又对下文起着提领作用.由于是独句,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末段既总结上文,又顺承上文的写景进到这里的抒情.对比而言,前四段都偏重写景,此段偏重抒情,景写足了,情自然生出,写景和抒情组合融洽,成为有机整体.
2.文章以“夏”这题,为什么只写自然之夏和农人之夏?
夏季之来,暑气炎热无所不在.繁华都市何曾不有炎炎夏季?但作者写作的视野只在乡野,一看乡野外景,二看乡野农人.或许是作者以为乡野景象更有季节特征,以为农人的夏季劳作更为紧张、繁忙.
3.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梁衡散文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但本文有点特别,以描写居多.许多描写细致生动,富有韵致,如第二段描写乡野景物,诉诸人的各种感官,以形象性见长.如“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
再有,本文语言富有书卷气,常常是文白相间,显出语言之美.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显得雅致.
还有,本文语言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梁衡散文的语言都有男性化风格,不显造作,风格气质自然表现出来.如第二段在描写乡野的几处景物之后,写道:“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由具体描写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张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文章末尾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也显出梁氏散文语言的男性化风格.
练习说明
一、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物?
此题意在训练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要学会归类,避免举例的杂乱.
1.乡野的景物.2.农民的劳动生活.3.夏天的旋律.4.夏天的色彩.5.古人对季节的描写.
二、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几个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巩固前面所学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先看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再看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三、认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发挥想像,写几笔“冬之色”.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又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或许仿句难了点,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句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
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
仿句可以丰富多样,如: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教学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课文写夏,不是抽象地概述,而是具体生动地描写给人以深刻印象.所以应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以进入课文情境中.每个学生对“夏天”“夏季景物”都有自己的感受,应把这种感受迁移到课文中来,让文中景物、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
二、感情饱满地大声朗读课文.
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三、引导学生吟诵描写夏季的古诗词.
作者说历代文人极少写夏季,事实上还是有一些的.学生在小学学过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就是描写农民夏天劳作情景的.
补充提问:
1.细读这样的优美句子:“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句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发挥想像再仿写一两句吗?
2.“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认真读这句子,究竟什么像舰船?(是汽车)
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是第二段末尾的句子,应该怎样朗读?(逐渐升调)
4.“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悯农)
5.课文写夏季乡野白天的景象,想像着写几夏季笔乡野夜晚的景象.
6.如果你来写城市之夏,你将选取哪些景物?准备写出景物的哪些特点?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主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觅渡》《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作品大都收入9卷本《梁衡文集》中.
二、历代描写夏季的诗词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
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
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
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唐代韦应物《始夏南园思旧里》
4.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代苏舜钦《夏意》
5.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
6.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
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代苏轼《鹧鸪天》
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小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10.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
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11.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㡡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元代白朴《天净沙•夏》
三、海滨仲夏夜(峻青)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