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乔治王是谁?乔治群岛是什么地方?乔治群岛的岛民是怎么回事?(填海造陆是怎么回事?怎么填海造陆啊?)

乔治王是谁?乔治群岛是什么地方?乔治群岛的岛民是怎么回事?(填海造陆是怎么回事?怎么填海造陆啊?)

填海造陆是怎么回事?怎么填海造陆啊?

围海造陆  辩证地认识围海造陆

  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

  荷兰围海造陆的后遗症:破坏了地下水位;许多自然植物和动物剧减.

  荷兰的退耕还海计划(把全国现有农田10%的24万公顷土地,再变成沼泽,湖泊和海洋)

  最近一段时间,沿海发达地区掀起了一股围海造陆,向海洋要土地的热潮,如天津市临港工业区一期20平方公里围海造陆工程环境影响通过国家工程院专家评估,一期围海工程已正式启动。此项围海造陆工程最终将造陆5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围海造陆扩展工程。一期工程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域,西侧以海防路为界,北侧以海河口南治导线为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围埝面积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陆地6.5平方公里。再如广东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来共围海造陆近2万公顷,广州市番禺区有80%的土地是历代围海形成的。

  围海造陆,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但在这一股热潮的后面,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我们做得对吗?不可否认,我们围海造陆的目的性很明确:追求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如果我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我们的做法是否有点急功近利?我们的做法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吗?

  不合理的围海造陆带来的生态负效应主要有:

  1、围海造陆地带来赤潮。围海造陆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港内纳潮量减少,海水的自净能力也随之减弱,导致水质日益恶化,加上围海造陆的陆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各种污染物较多,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2、引发洪灾。  3、毁掉大批红树林。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它是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生态系统具有沉泥积淤、加速成陆过程、净化海化、预防赤潮、清新空气、绿化环境等多种功能,还可为鱼类、无脊椎动物和鸟类提供栖息、摄食和繁育场所,因而又是最富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号称鱼、虾、蟹、贝的天堂、鸟类的的安乐窝。

  4、改变了海岸带的自然景观,破坏生态平衡。不合理的围海造陆,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环境,破坏海洋生物链,使海洋生物锐减,造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不少海湾的自然环境因不合理的围海造陆活动而改变,严重损害了其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导致原有生物群落结构的破坏和物种的减少。

  不合理的围海造陆造成的恶果在我国某些地区已初现端倪。舟山市地处长江、甬江和钱塘江的三江入海交汇处,海水终年浑黄不堪,航道淤积日渐严重。而舟山市近年来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一些见诸报端的重大围海造陆工程如普陀东港开发区工程、六横小郭巨围海造田工程、钓浪围垦工程等都大量采用移山填海、围海造田的办法,这种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岛屿之间潮流的流速、流向和有关水文条件,人为地加剧了海区航道淤积情况。另外,众所周知,舟山群岛属于我国的四大渔场之一,但是近年来渔业资源急剧衰退,其原因之一就是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舟山群岛海域的每一座礁石、每一处滩涂,都是鱼类重要的洄游栖息地,海平面以下的地形、地貌一旦发生变化或被破坏,将直接影响到鱼群的栖息环境,破坏鱼类的洄游规律。大面积的围海造田,对海洋洄游鱼类来说,就像飞翔的信鸽遭遇磁场变化,无法返回栖息的场所一样。

  如何看待围海造陆,如何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这方面国外已有许多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围海造陆最成功的范例当属荷兰,他们围海造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四分之一的国土是从大海里“夺”过来的,被公认为是人类战胜自然的壮举。但荷兰政府当前正在推行这样一项宏伟计划:将围海造田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1990年农业部制定的《自然政策计划》是一项非常宏伟的计划,是要花费30年时间恢复这个国家的自然,也可以称之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这项方针就是要保护受围海造田的影响而急剧减少的动植物,并通过使过去的景观复原,为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亮丽的风景线。计划里的“生态长廊”,是要将过去的湿地与水边连锁性复原,建立起南北长达250公里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地带”。为什么要把辛辛苦苦围出的陆地带原?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围海造陆的后遗症不断出现,如圩田盐化,海岸侵蚀,物种减少……,这些原因促使荷兰政府痛下决心,恢复湿地,努力探索与水共存的新路。

  对围海造陆不能一概反对,但千万不能放任自流,盲目围垦,千万不可忽略了对海洋以及陆地环境的保护,如果我们努力发展和繁荣的地方经济,是以牺牲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话,那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大西洲是怎么回事

还有大米粥呢

4w5h是什么

你的问题有问题,只有5W1H

(1)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2)What——怎么回事?(对象);

(3)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5)Who——由谁执行?(人员);

(6)How——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邦蒂号兵变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该片由马龙.白兰度领衔主演,曾经获1963年奥斯卡提名.

故事主要是围绕一艘英国皇家海军名叫邦蒂的船展开。邦蒂号于1789年离开波特毛斯港口,前往南美,此次的任务就是前往大溪地某座岛屿,从那里得到一种像面包一样的水果品种,并把它运回英国。故事的主人公弗莱切.克里斯坦是船上的大副。他性格刚烈,很不满威廉姆.布莱斯船长的作风。而船长是一个极度刚愎自用的人,他听不仅下属们的建议和意见,反倒是百般折磨他们,就连喝水都被当作是一种惩罚:如果不服从他,就不给水喝。刚开始大家总是默默忍耐,敢怒不敢言。但是布莱斯船长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加重处罚措施,最后甚至用鞭子抽打那些犯了错的船员。整艘船上的人都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在弗莱切.克里斯坦的带领和组织下,他们进行叛变,把船长流放,随后自己在大溪地的一个岛屿上住了一段时间,过着天堂一般的生活。但是毕竟纸包不住火,丑闻最终还是被抖了出来。这些船员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审判和处罚呢?

当然这是电影的艺术渲染,真实的历史又如何呢?首先要提到一个南太平洋上的群岛_皮特凯恩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孤零零地座落于南太平洋,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距离分别是5325英哩和4000英哩。主岛皮特凯恩岛实际上是半个崎岖的火山口,四周峭壁陡立,面积约五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三个荒无人迹的小岛:奥埃诺岛、亨德森岛和迪西岛。

据史料记载,皮特凯恩岛是英国“燕子号”船长菲利普·卡特里特于1767年偶然发现的,当时他在航海日志中写道:“一位年轻绅士、海军皮特凯恩少校的儿子发现了这个岛,我们命名它为皮特凯恩岛”。但是因为“那个季节的海浪实在太凶猛”,他们没有登陆。

只到1790年才有人到岛上定居。这些定居者是航海史上有名的“邦蒂号兵变”事件的叛乱者。

邦蒂号是英国的武装运输船,当时到塔希提岛装运面包果树,打算移植到西印度群岛去给黑奴作粮食.在返航的路途中,于1789年4月28日发生兵变。因为不满船长布莱尔的专横和侮辱,弗莱彻·克里斯琴率二十五名下级军官和水手劫持了该船。布莱尔及十八名效忠者被赶到一艘长划舟上任其漂流。叛乱者驾船驶回塔希提岛。克里斯琴在那里找了六个塔希提土著人做帮手,一起上船的还有十二位土著女子。参加叛乱的船员中,有十六位选择留在了塔希提岛,其它八人继续跟着克里斯琴。他们再次离开塔希提,去寻找一处安全的避难地,但之后就失去了一切音讯.

直到1808年,一艘美国的捕鲸船在皮特凯恩岛上发现了邦蒂号的一名幸存者。据他说,当时邦蒂号来到 了皮特凯恩岛,大家觉得这地方挺理想。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们把船开进现在叫做邦蒂湾的地方,然后一把火烧了。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叛乱者之间发生了内讧,大多数船员都死了,克里斯琴也被杀。另外还流传一种说法是:克里斯琴设法逃出了皮特凯恩岛,偷偷回到英格兰。有人曾在德文波特街上看见过他. 发现邦蒂号幸存者的消息传到了英国。但是英国政府对叛变者已经失去了兴趣,没有再追究这件事.当时邦蒂号登岸的二十七个人及他们的后代,在十多年以后,强壮的男人差不多都死了,剩下的大多是 妇女小孩。皮特凯恩岛属亚热带气候,虽然雨量充沛,土质肥沃,但他们不善农作。岛上林木日渐稀少,淡 水水源也不稳定,因此这些居民们开始考虑迁居它处。英国政府也注意到了移民的必要性,于1831年3月将全体岛民运送到塔希提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