丿?今天的报纸为什么说的是五十年后的事情?(五十年前的梦想阅读答案)
五十年前的梦想阅读答案
《五十年前的梦想》里的“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指什么?
指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为它奋斗,就一定会成功。
1000000000年后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的?
你今天的所做的一件小事很可能决定1000000000年后的今天,就像“蝴蝶效应”。
共产主义只是一个定义,以后会出现更好的定义。
社会能发展到科幻电影中那样的,但科幻电影里的社会不是尽头。科幻总是引领着人类走进新的文明。如果想看到科幻里的世界,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自古以来,汉字的书报是竖排的,1955年1月1日,有一家报纸首先实行横排,这家报纸是:
B
1955年1月1日,一元伊始,万象更新。刚刚收到《光明日报》的老订户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熟悉的报纸变了,昨天还是从上到下竖着排列的文字今天竟然一行行横着走了起来。这一来,看报纸的状态全变了,原来是从上到下一边读报一边点头,现在可倒好,这从左到右的排版方式让人看报时整个儿变成了一边读报一边摇头。
也就在这一天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的文章:“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它的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趋势。”
著名学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人的两眼是横的,眼睛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眼和头部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的人名、地名排写也较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
而这时,离陈嘉庚先生提出“汉字横书”已经过去4年多了,那是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正式向大会提出了中文书写应统一由左而右横写的提案。
从竖到横的排列阅读,对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是个极大的变革。很多人对此有一种措手不及的难以适应。王润是当年《光明日报》印刷厂的排字工人,他也亲身经历了那一场变革:“作为排字工人,当时特别不习惯由竖排改成横排,那时车间里有20多个年轻人,开始都很不习惯。因为字面方向都是朝着一个的,经常排着排着又排成竖的了,大家彼此对这种情况都心照不宣,发现出错后就会自嘲地笑笑,然后立刻更改,这种情况出现了好几次,大约一个星期之后才渐渐适应过来。”
《光明日报》是当时在知识分子里影响最大的报纸,而偏偏知识分子对文字非常敏感。于是,面对面目一新的《光明日报》,有人欢迎,也有不少人批评。就是记者们也有些不适应,交来的稿子还是习惯竖着写,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编辑部特别印刷了一批稿纸,由以前的竖格变成了横格,发给大家使用,从稿纸的变化上强制改变这些记者的习惯。
有读者写信到报社反对,呼声最高的是诗人和书法家,因为古诗和书法一向是竖着写的,现在要求改成横的,有些人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有读者在信中说:“看着现在的报纸,感觉就好像把一幅山水画倒着放了,怎么看怎么别扭。”
于是,有人搞了一次专项实验:挑选10名高三优等生,分男女两组,让他们阅读从同一张《中国青年报》上精心选择的抒情短文。结果差距明显:横排版的阅读速度是竖排版的1.345倍。
《光明日报》率先实践后,到1955年11月,中央级17种报纸已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响应。
于是,有人开玩笑说,直到汉字改为横写,我才知道自己的眼睛原来是横着长的。
五十年后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50年,既不算遥远,也不算短暂。但到那个时候,中国会是什么样呢?让我的思绪浮想联翩,飞向那2058年……
中国的经济已跑到了美国的前面,大小城市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总长度已大大超过美国。农村已看不到泥泞的小路了,走出去都是宽阔的沥青马路。因为中国的交通便利,又是人才辈出,许多外国投资者都选择了这块人杰地灵的投资热土。有了众多外国投资者的加入,中国的今天更显繁荣盛世之象。
体育事业蓬勃上升,现在已经在亚洲乃至世界称王称霸了。想想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只有获得29金16银15铜,排在金牌榜第三。可2020年的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已跃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并且金牌比第二名多出几倍。这样快速的增长,实在让人难以至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它展示了经济强国的体育实力。
有人会说:“我们国家经济发达,肯定化学品用得很多,环境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事实上,中国人用的都是环保材料,像非节能环保汽车一类的产品正被人们逐渐抛弃。中国人也不再经常说“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事情就是环保”,根本不用担心中国的环境质量了,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环保积极分子。否则,他们怎么能从环境质量排名一百几十位的国家,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排到了世界观前列呢?
五十年后的中国多么美好,五十年后的中国多么漂亮,希望五十年后的中国真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