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民歌四言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哪一个是描写《弹歌》的?(弹歌是几言绝句)
弹歌是几言绝句
弹歌不是绝句,是四言古诗。
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⑵,逐宍⑶。
词语注释
⑴弹(dàn)歌:一作“作弹歌”。弹:一种利用弹力发射的古老武器。
⑵飞:发出。土:这里指泥制的弹丸。
⑶逐:追赶,猎取。宍(ròu):“肉”的古字。
白话译文
砍伐野竹,连接野竹;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弹歌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
《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选自《吴越春秋》。这首诗描写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歌谣句短调促,节奏明快,两字一音步的短促节奏,与弹射迫促的音响相关联;语言朴素有力,八个字组成四个动宾结构,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又表现出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
《弹歌》诗意、
关于《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弹歌》选自《吴越春秋》,东汉赵晔编写。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当时是唱是诵,无从考证,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
原始社会,先民们以狩猎为生。由于生产能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狩猎的手段也极为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慢慢地也有了改进。弓弹(也叫弹弓)出现以后,既可以射鸟,又可以射兽,生产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弹歌》这首民歌,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弹”的用途,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用“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
“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这就是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这样,“弹”的制作完成了。一副“弹”便摆在了我们面前,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飞土,逐肉”。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飞土”,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逐肉”是说猎手们追赶被击伤的鸟兽之类的猎物。
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是原始时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
红凤凰粉凤凰下一句
答案如下:
红粉凤凰,花凤凰。
原文: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
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花凤凰。
红凤凰,黄凤凰,红粉凤凰,粉红凤凰,花粉花凤凰。
扩展资料:
绕口令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语言游戏,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绕口令是中国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醉老爷子
打北边来了个醉老爷子,腰里掖着个烟袋别子,过来要买瘸子的茄子,瘸子不卖给醉老爷子茄子,老爷子一生气抢了瘸子的茄子,瘸子毛腰捡茄子拾碟子,拔橛子,追老爷子,老爷子一生气,不给瘸子茄子,拿起烟袋别子,也不知是老爷子的烟袋别子打了瘸子的茄子,还是瘸子用橛子打了老爷子烟袋别子。
参考资料:绕口令—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