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明星连夜为河南灾情发声,祈求平安,历史上的河南遭受过哪些自然灾害?(《自然地理》中国人到底为啥要修红旗渠?)
《自然地理》中国人到底为啥要修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1960年3月,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1969年7月工程全面竣工。
20世纪70年代,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5年的河南板桥大坝事件为什么有很少的人知道?
1981年8月,有一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灾区,并写了一篇内参,指出灾区的人民生活仍然非常艰难,要求中央直接给予财政支持。一代伟人邓公看到内参后非常愤怒,在内参上批示:“一派胡言,此记者不可重用!”该新华社记者被立即调离记者岗位。从此以后,没有任何人敢公开该决堤惨剧
长兴河南人的来历
长兴人源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两宋时期人口趋向增长,至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全县人口达62300户,273000人,户均近5人。因兵事所致与自然灾害加剧,清末又是太平军与清军重要争夺地区,死难和外逃者无数,人口锐减。后经实施奖励人口政策,大量客户移居,人口骤增,大部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苏北,其次为本省温州、台州、绍兴、杭州、金华等地,他们与本地居民共同生活在这块热土上,发展种植业,从事农耕;发展渔业,向太湖捕涝;发展文化,哺育乡贤邑才,为继续开发长兴这块土地,共同作出贡献……长兴历史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是长兴人的创造。
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有很多村都举办过迎神的活动,迎神目的?
综合个人观察、纪录及访问得来的资料,讨论为什麽乡民在花费那麽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举办这种活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历节气时,村民都会有一系列的方法、仪式来庆祝。每逢佳节,民间百姓都会放下工作,同时由於祈福於神的迷信心理根治民心,各项节日往往与迎神祭奠相互结合。这些神功活动不仅可以调剂润滑单调的农事生涯,更怀有祈求平安的酬神目的,因此带有祭祀意味的神功活动备受民间重视。
通过在金钱村对村民的调查访问,可以了解到村民十分重视每年的神功活动,他们每年都会筹集大量的钱款(如张贴在戏台对面墙上的“万人缘”捐款册)支持及举办神功活动,特别是神功戯的程式。
他们相信酬神的神功活动可以感化神灵,寄托村民们对神灵保佑全村风调雨顺、财运滚来的感激之情,并企盼来年收成更好,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心愿。
由於村民社会还未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以村民内心总是依赖于神灵祈求健康,风调雨顺,来年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据村民反映,每年神功活动结束后,将福德大王送回时的天气都是非常晴朗万里无云的。
神功活动不仅表达了金钱村村民对神灵的感激,还表达了村民“与神共乐”的思想精髓。在表演神功戯时,都有迎神送神的过程,表达村民对保佑全村的土地神福德的尊敬崇仰的感情。
另外,神功活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沿袭到今天,都依赖于偏远地区村民的信仰和保守的思维态度。它表达了善良勤劳的金钱村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事业发达、财源不断,子孙福来,社会进步、天下太平的崇高理想。
最后,神功戯作为中华文化精华,也有助於金钱村村民调剂生活,丰富思想和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精神文明,促进村民的文明进程和金钱村的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建设,有助於身心全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2. 神功活动除了祭祀的意义外,对於一个社区或社群起著什麽作用?
纵观这场迎神赛会、酬神还愿和戏曲演出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祈求人口平安,二是祈求年岁丰稔。每年的神功活动不仅起到了祭祀神灵,祈福来年生意兴隆、财运昌盛的作用,还在社群内起了很重要的联谊和沟通乡民情感的作用。
例如,据村民反映,已移居国外许多村民仍会在举办神功活动是赶回故土,参加每年一度金钱村福德大王诞辰的神功活动。这说明,神功活动成为维系社群村民感情的纽带,增强了民族团结和社区凝聚力,使得金钱村社区内部更加和睦,达到“和气生财”的目的。
伴随社会的发展,青少年与中老年的观众能够在同一时间共同经历神功活动,使不同的年龄段村民增加交流沟通,促进了内部团结和谐。每次神功活动期间,村民擕老扶幼,尊老爱幼,可谓“老稚相呼”,雅俗共赏,吸引了最大程度的观众群,人数众多,场面壮观,起到了“家和万事兴”的积极作用。
最后,还应指出的是,神功活动包涵了深刻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封建残余的男尊女卑思想,三纲五常思想,和家庭作主包办婚姻思想。这些都是会随著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而被取而代之的。这些思想却是金钱村村民的思想束缚和道德约束。也就是说,神功活动作为封建社会残余产物,依旧维护著旧道德和旧秩序,这些都是束缚村民思想解放的因素所在。
3. 神功戯又在内里担当著什麽功能?
乡村的神功戯既“娱神”又“娱人”,起到了“人神共乐”的目的,“倡以禳灾祈福之名”。
神功戯的演出及神庙的方位布置有著很深刻的风水象徵,金钱村的神功戯是在庙宇旁边搭台举行,观众除了信神只的威力并了解到神功戏曲是为神做的祭献之外,还添加了另一份“超自然”的体验。例如,再搭台上演每一场神功戯前都要经过在寺庙上香、放爆竹迎神等一系列的神功仪式。搭戏台要选风水,表示对戯神的敬意,开洗钱要医学及戏台,烧香跻身,向戯神通报。戏曲开演前,主事人要向戯神致辞,艺人有忌讳语。在神功戯期间,全村忌不吉利的话,以防戯神翻脸,据村民说,如果不在开演神功戯之前祭祀神灵,戏台会突然起火烧毁。戏班也会散夥。老百姓对这个冥冥中的戯神是很敬畏的。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粤剧主要神功戯曲目,大多都是以喜剧收场。一方面利於宣扬道德教化,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村民相信神功戯不只是象徵幸运及顺景,而是根本上能预示幸福及顺景甚至是能够带来。故在庙会期间上演悲剧是不吉利、不合适的。
戏文中的意向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旺”字,用在商业上有“成功、顺景”的意思,所以看戯的人们都是带著希望被带来旺气的情趣和对生活的希望赶来看戯。
关於例戯,是指一出比较短的“程式”,通常是由一个戴白色而呈露笑容面具的演员扮演天神,在台上亮相两至三分钟;他不需要什麽台词,用手指向天上,最后打开吉祥如意的对联。《仙姬送子》是金钱村惯用的例戯,布娃娃象徵传统中国人普遍期望多子的理想,人们相信看这场戏有送子的效力。
戏曲乃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保留下来的灿烂明珠,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对於农村的观众来说,看戯不仅可以使他们在勤苦劳动之余获得暂时的休息和乐趣,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提供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提高乡民的文化趣味,提供可供他们长久回味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