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出句三平尾,对句如何救?
出句是,仄仄仄仄平 可以救吗,怎么救?
“仄仄仄仄平”这一句式是没办法救的,只能算错误句.“仄仄仄仄平”作为出句,又以平声结尾,那么必然是全诗首句了.如果实在不能用“仄仄仄平平”这一律句,我.
标出下列各诗的平仄格式,并指出拗救的句子以及时如何拗,如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 尾联出句拗救,以第三字“洛”救第四字“阳”.“思”字作名词时可为去声仄音,.
关于“三平韵”.一定不能犯吗?
一般指律诗中的对偶句和对联下句末尾连续三个字声调不能都为平声.俗称“三平尾”,是一大忌.
诗 知识讲解 怎样分析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 (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押韵亦称“压.
孤平拗救有几种救法?用古人的诗句或联句说明.
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 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七绝首不压的字的拗救.第三句第六字能救第一句第五字吗
-问清楚点 七绝首不压?是不是说首句不入韵?第三句没法救第一句!近一点本句自救、再远就是对句相救,再后面的就鞭长莫及喽
格律诗句偶数字作拗时如何救拗?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式.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凉风起天末”、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回看射雕处”,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庾信平生最萧瑟”,都属于这种情况.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律诗平仄问题:七律拗救的问题,对句中二四六的位置上平仄不协.
1,孤平补救:除押韵的未字平声外,其他六字只一个平声的,叫犯孤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补救:仄仄仄平平仄平.2,仄仄平平平仄仄,也可:仄仄平平仄平仄.3,平平仄仄平平仄,也可:平平仄仄平仄仄,此句的下一句,第五字必须平声字.拗救只此三种.
在作七言律诗时,中间两联的上句第五字出律了,怎么拗救?
七律中间两联的出句只有这两种情况:'中平中仄平平仄' or '中仄中平平仄仄'.1.'中平中仄平平仄'这句第五字出律,即成为'中平中仄仄平仄',救的方法:1).
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任意一联上句叫出局,下.
= 你说的是对联吧..对联才分出句和对句.如果是律诗的句子是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 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