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后 到底有没有权力? 古代皇后简笔画全身
古代的皇后都有哪些权利
男主外女主内,皇后代替皇帝管理后宫,但是对待其他妃嫔也没有决定权。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位居中宫、并统率六宫,皇后便是六宫之长。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皇后一国之母,母仪天下,女性的最尊贵的身份,最高权威。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当一名女子为皇后时没有徽号(除去懿安皇后的情形),只有在皇后升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时才有徽号,或是她在当嫔妃的时期才会有徽号。
“后”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后”字,左下方是一个“口”,右上方是一只拢起的手;自金文以后,字型成镜像翻转,手移到了左上方并延续至今,意为将手圈在嘴上呼喊,让声音传得更远。《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在上古氏族部落中,施令发号者一般是女性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具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经常用来指代氏族中的女性首领。由此引申出帝王正配等含义。但由于有施令发号等表示权威的意思,所以男性首领也用这个字。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各项笺曰:“后,君也。”如大禹的儿子启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后羿。
周朝开始,后转为君王正配的称号,如周天子正配称王后,而诸侯正配称君后。秦朝秦始皇首创并使用皇帝君王称号以后,皇帝正配从原本的王后改称皇后。汉朝诸侯王正配也称王后。汉代以后,诸王正配称王妃,但在部份情况下,特许诸侯王正配称后,如东汉末年曹操为魏王时,其正配卞氏封为魏王后,但这是权臣擅权、逾矩使然。
皇帝一般同时只能有一位皇后,以符合古代形式上的一夫一妻制。但是在某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里,有同时几位皇后存在的例子,如北周宣帝宇文赟并立五后。
皇后的实权主要体现在内宫中,总管所有的嫔妃宫女。君主每次按规定征选宫女时,人选最后都要由皇后过目决定。皇后有母仪天下的责任。皇后在形式上和夫君形式日月相映的气象,在实质上则起着政治辅助作用。这种政治辅助,并非要求她们参加具体政治事务的处理,而是以贤内助的身份对国家政治伯不失分寸的帮助。
皇后的德操不仅仅关系到后妃的形象,而且是她们的责任之一。其作用除了引导其他妇女的精神面貌外,还显示着宫廷的圣洁,由此可以加强臣民人对君主的向心力。调解各方面的关系是皇后的责任。君主作为万民之首,他们理政的态度及方式影响到各方面关系是否和谐,进而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皇后往往以特殊使官的角色,对君主进言,指出他们的得失,以调节君臣关系,君民关系。
另外,作为皇后的职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应当常能对君主进忠言,进直言,进善言,进真言。进这些大臣难进、旁人难进之言,后妃有个有利条件,宠后爱妃更有条件,即吹枕头风,借助夫妻感情使君主听进一些在政治场合中不能听进的话。后妃向夫君进言,也不容易,一要勇气,二需得体的方式,三是不可逾越不干政的度。
人们常以贬义来看待吹枕头风,殊不知,于国于民有利的枕头风要比大臣的奏章、宰相的建议有效得多,对改善君主的性情,影响君主的行为,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人治社会中,爱妻一句话,可能要超过任何一条法规对君主的束缚。即使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还是少不了这样的枕头风。还是那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会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历史上人们所熟悉的贤惠的皇后中,最有名的就是明朝的马皇后,还有唐太宗的长孙皇后。
作为君主的妻子或母亲,后妃得天独厚地处于最高权力的边缘。在政治生活按着传统的惯性运转时,她们只能养尊处优地消遣时光。当政治风云、健康原因、智力问题造成君主理政困难时,她们可以凭藉国母的身份,参与对最高政权的管理,或充当国家领导人。她们从后台来到前台,有主动走出的,也有被动推出的;有完成历史使命功成身退的,也有操执权柄直至命归黄泉的;有诚心实意辅弼君主的,也有窥视宝座占为已有的。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在历史上,皇宫内许多后妃不甘心无味的生活,一些具有强烈权力欲的后妃,当遇到性格孱弱、多病多灾的君主时,会创造条件,把实权攫取到自己的手中。
更甚的是,她们拾级而上,将君主的人格践踏手脚下,对他们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诸如此类的现象,人们讥之为阴盛阳衰。在这种人当中,唐肃宗的张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张氏是一个灵巧慧秀、能言善辩的女人,加上和丈夫在安史之乱中曾相濡以沫,故一直宠冠中宫。然而她并不满足在爱情圈里旋转,巧妙地把丈夫的爱变成为政治资本,靠此踏入了政界。起初她只是干预一般的政事,没有显露出多大的政治野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权阉李辅国的帮助下,开始向最高权力渗透。在控制实际权力上却逐步得手,为彻底挟制丈夫,伙同李辅国逼迫已退居太上皇的玄宗迁入偏僻的宫室,以此断绝他们父子间的联系。肃宗多次欲前去拜谒父亲,终因惧怕张氏的雌威而不敢造次。看到此情此景,人们大概不难意识到谁才是真正的唐宫主人。
当然,还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在一个家庭中,当男主人无力主持家政时,主妇总会出来维持门楣的。那么对国家而言,当君主因身体欠佳难以主持国政时,皇后也会义不容辞地出来为夫代劳的。最具政治色彩的夫妻关系,培养了皇后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她把国家看成是一个大家庭,如若丈夫有所不足的话,那么对管理好这个大家庭,她是责无旁贷的。
在政治上具有这种贤惠素质的皇后,元朝的卜鲁罕后可算一个典型。她的丈夫成宗体质赢弱,疾病缠身,长期无法正常工作。她挺身而出,代替丈夫料理天下事务。考虑到自己是个女人,在某些事情和场合上不太方便,她特许相臣哈刺哈孙以便宜行事之权,从而不仅有了个得力的助手,而且摆脱了琐事务杂务的纠缠。如说这位第一夫人有什么高超的政治手腕,那是过誉之辞,但她也绝非是意气用事、气量狭隘之辈。她待人接物的全部诀窍只是“平允”两字,这看来非常简单却行之不易的公平原则,始终被运用得恰到好处,由此除了将政务安排得井然有序外,还出色地调和了各种政治势力的的关系。她出来理政,不是出于权欲熏心,而且出于对丈夫的爱心,使他能够在闲适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调养。在行使大权上,她也很有分寸,什么事情该自己负责,什么事情该听从圣裁,都做得泾渭分明。
古代皇后有执政权力吗?
古代皇后身居内宫,本是没有干政甚至执政权力的,毕竟武则天这种逆天存在也仅此一例而已,但有时候也会由于皇帝年幼,外戚实力强大等原因导致皇后干政,如窦太后、吕后等等。
皇后权力有多大?
一般是皇帝管理国家,皇后统摄后宫,
皇后有”中宫表戈”这个东西很厉害的,是皇后行使权利的表现比如什么劝谏啊,处罚宫妃,对朝政的一些建议的。等同圣旨的。而且”中宫表戈”一出就是昭告天下,连皇帝的圣旨都不能对”中宫表戈”传达的意思进行阻拦,只能同意的。很牛B。但是”中宫表戈”一般不准轻易出的,要是出多了,会有朝臣弹劾。皇帝就会暂停”中宫表戈”之能。暂停”中宫表戈”是很严重的事情,表示皇帝对皇后极其不满意,是费后的先兆。就像汉武帝费卫后,就是先暂停”中宫表戈”。卫后知道以后就自杀了。
皇后有什么权利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
地位:
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
权利:
1、管理后宫
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
2、摄政
一般来说,封建朝代的皇后是不许干政的,一旦后宫干政,不论皇后还是贵妃,大臣都会上书抗议,他们管这叫“牝鸡司晨”,认为是不详。
后宫干政最严重的是唐朝,例子很多,包括公主算在内。
实际上,大多数皇后或贵妃开始摄政,一般是在皇帝驾崩,皇后升级为皇太后,而新皇帝年纪小,不到亲政的年龄,这时候,皇太后才能名正言顺的摄政。
“垂帘听政”这个词不仅是慈禧,历史上很多皇太后都干过,这些皇太后里有贤良,有愚蠢。
我的印象里,汉朝的皇太后都比较强势,比如窦太后,宋朝的贤后较多,比如高太后。
总结的说,皇后除了管理后宫,地位较高,在国家政治生活正常的时节,并没有太大的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