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土木堡之变的原因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土木堡是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内的一个城堡,是居庸关到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统年间,瓦剌的首领也先进犯明帝国边境,明英宗听信了宦官王振的怂恿,不顾群臣的劝阻立朱见深为太子,其弟朱祁玉监国,率领京城三大营及其附近军队共二十余万离开北京。
军中事务王振独断专权,行军路线屡次改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书要求入居庸关展开防御,但是王振不准,行至土木堡,土木堡只是一个较小的城堡,遭遇瓦剌骑兵,军阵之道在于稳,王振胆小怯战,命令拔营撤退。20万大军移动,人马失序,瓦剌骑兵趁机发起冲锋,明军仓促应战,死伤惨重,明英宗朱祁镇毕业,先俘虏而去,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恕,等66名大臣战死。
总结来说,土木堡之变使得强大的大明王朝,由盛转衰,从此,明帝国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明帝国开始从此前六十多年当中东亚地区战略态势的调控者,转为保守者
明朝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是蒙古人南侵的事情.发生在明朝明英宗正统7年.
明正统7年,蒙古族部落瓦刺的首领也先率领蒙古骑兵南扰,因为明军军备松弛,没几天,大同失陷,宣府告急,后来又准备进攻居庸关,京师告急,后来明英宗的心腹太监王振建议御驾亲征,赶走蒙古人,王振这么做无非是因为他在他的老家蔚州有很多财产,他害怕被蒙古人攻陷,而且还可以向他老家的人炫耀一翻,而明英宗则想效法明成祖朱棣5征蒙古的壮举,不顾群臣的进柬,匆匆茫茫临时准备了50万大军,后来又很着急的前去赴战了.因为出军时军备不齐全,没有准备好,明朝的先锋部队与瓦刺作战,竟然全军覆没,而明英宗接到这消息吓的立刻撤退,而王振却要明英宗率大军撤到蔚州,因为他想炫耀给他的乡亲看.本来撤军是越快越好的,可大军到了蔚州,王振发现很多士兵把蔚州的农田踏损了,王振担心财产受胁,又让军队退出蔚州,要饶圈子撤退.
所谓兵贵神速,瓦刺大军一下子就追上来了,明军的垫底部队被击溃,明英宗匆匆忙忙撤到土木堡这地方,后来也先又率领瓦刺大军把土木堡团团围住,明军则死守到底,后来瓦刺首领也先派人向明英宗妥协求和,明英宗轻易相信了,50万大军全都丢盔弃甲,跑下山来去找水喝了,这时候埋伏好的瓦刺骑兵一涌而上,明军士气低落,纷纷投降,溃败,被杀,明英宗则一人跑来跑去不知所措,一名瓦刺士兵发现英宗,感觉他衣服特别,与是把他俘虏了,堂堂一名明朝皇帝就这样被人拖走了.
此次战役瓦刺只以数万兵力打败了明军50万大军,明军50万全军覆没,瓦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次战役明朝元气大伤,损失惨重,为明朝由繁荣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明英宗做了明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外敌俘虏的皇帝,后来他又回来明朝,当了7年的太上皇,被他弟弟囚禁了7年后发动"夺门之变"重回皇位,他也是明朝唯一一名当过太上皇的皇帝,他还是名不折不扣的糊涂皇帝,真让人悲叹.
历史上的土木之变是怎么回事?
1449年的土木之变为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变。在历史教科书以及历史学者的著作中,往往对流传已久的明英宗率军五十(余)万的说法习焉不察,也似确信此一大军在土木之变中毁于一旦。种印象可以从诸多通行的历史教材、明史专着、辞典中得到证实
“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是什么?
公元1449年7月,蒙古瓦剌部进兵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仓促率兵50万亲征,因准备不足很快败退,8月退至土木堡时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50万大军覆没。由此引发了于谦守卫北京等历史事件。史称“土木堡之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