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苏联工业化影响及弊端 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引发社会矛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工业化影响及弊端 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并简要概述一下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哪些问题

(1)方针的提出: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工业化建设的过程:①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一农业国.②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③1940年,苏联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3)但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

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方式及影响

以重工业为主,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经济基础. 影响:积极是苏联的国防,经济地位得到提升,苏联的钢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此时正当经济大危机时,其他国家也纷纷派考察团到苏联考察甚至还有移民到此.消极斯大林模式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也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有原先的沙皇统治下的粮食出口国变成粮食进口国,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不足之处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时间一般认为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因为此时的苏联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工业强国.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全世界的10.5%.许多主要工农业产品位居世界前列.我们认为以卫国战争爆发之前的1940年,作为苏联工业化完成的时间,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比1937年又增长了45%.因此学术界的共识是:苏联的工业化完成的时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联的工业化具有强烈的国防色彩,重工业发展特别的迅速,高度集中和计划化.

苏联的重工业发展道路利弊究竟在哪?仅仅是轻工业落后,人民难以果腹吗?求详尽分析!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才取了优现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即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的工业化模式,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的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的反法西斯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手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导致苏联最终解体!

进城务工是否会影响农民传统的性别观念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性别观念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性别观念的变化 我们使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

苏联'革命型'工业化模式给苏联带来哪些影响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垃圾

工业革命对苏联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俄国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在19世纪30-4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的最早是棉纺织业.早在1793年,什利雪里堡的印花布工场安装了一台纺纱机,1798年.

分析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快速工业化的原因和后果?

原因: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苏联工业化之前,还只是一个内外交困,处在水深火热.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有哪些失误

苏联通过几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虽然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巨大,许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也存在严重弊端.1.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不平衡,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是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影响人民生产积极性.2.过分强调产量使许多产品质量粗糙,产品质量不过关,造成资源严重浪费.3.长期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打击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农民长期处于贫困中,社会矛盾激化.4.计划经济虽适用于一定时期,但过于强调政府的作用体制过于僵化,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