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宋和江南的关系 辽宋关系

宋和江南的关系辽宋关系

江南是否归南宋统治

当然归啊 ,南宋首都就在临安

江南地区经济在宋代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宋代在迅猛发展的海外贸易的刺激下,东南地区以生产交换价值为己任的商品经济日趋繁盛,以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立国态势面向海洋。这个转折的实质性内涵是从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单一种植经济过渡到多种经营,从基本上自给自足到专业分工有所发展,从主要生产使用价值转为生产交换价值,从习俗取向变为市场取向,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这一切表明,宋代,特别是南宋东南沿海地带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江南从元朝到宋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 "13、14世纪转折"论:一个正在受到挑战的旧有共识

  伊懋可(Mark Elvin)于1973年提出了"14世纪的转折点"的论点,认为在14世纪的某个时候,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始发生改变(或者说是长期运作的因果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中古经济活力的消失[1]。

  伊氏的这个著名观点并不只是其个人见解,而是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国际中国史坛主流见解的代表。因此之故,在1973年之后,许多学者仍然表露出类似的观点,尽管他们并未读过伊氏的著作。例如傅衣凌师认为在14世纪以前,中国的"生产力是走在世界前头的",而到15、16世纪,却变成了落后国家[2]。漆侠则认为宋代中国经济"居于世界的最前列"。但在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逆转",因此从14世纪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地缓慢、迟滞下来"[1]。可见,这种"转折"之说,确实是大多数史家的共识。

  仔细分析这种"转折"论,可以看到在支持这种论点的学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首先,出现这个"转折"的时期,到底是14世纪还是元代?伊、傅、漆诸位学者的看法就颇为不一。但是这一差异,对于我们的研究颇有影响:如果是前者,那么将涉及到对明代初期(洪武朝)的社会经济状况的评价问题;而倘若是后者,那么我们的研究范围又将包括13世纪后期。其次,这个"转折"究竟指的是什么?伊氏似乎认为是经济成长方式的重大改变,因为他认为宋代是中国的"中古经济革命时期",此时期的经济成长伴有大量的技术发明;而在1500—1800年间,虽然出现了经济增长,但是却几乎全然没有技术发明[2]。但是漆氏和傅氏强调的,看来是指社会进步速度的明显改变,所以前者坚持认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进展极为缓慢,而且处于迟滞之中"[3]而后者也认为明清中国社会发展"迟滞"[4]。然而,究竟是经济成长方式的重大改变?还是社会进步速度的明显改变?这对判断"转折"的性质却至关重要。再次,关于造成这个"转折"的原因,他们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伊氏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一)在14世纪以后的五个世纪中,不论就人口还是资源而言,在中国的经济成长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的边疆,已经开始被"填满";(二)在此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和与外国的交往减少了,中国社会变得更为内向;(三)中国哲学家们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对系统的调查研究感兴趣,而是依赖于内省与直觉,因而没有科学的进步来激发生产技术的进步[l]。漆氏认为13、14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逆转, "只是由于女真贵族、蒙古贵族所代表的落后经济关系的渗透,以及这种关系与汉族大地主阶级所代表的农奴制关系相结合,成为我国社会前进的阻力"[2]。而傅氏则强调明清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加强封建专制主义,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从政治、经济诸方面,延缓社会阶级分化",限制了近代阶级的前辈的发展,使它们不能达到成熟的地步[3]。

  不过,尽管有这些分歧,支持"转折"论的学者在以下方面意见仍然一致:第一,在南宋末年与明朝初年之间,中国的社会经济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这个变化的结果,使得此后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方式,与此前时期相比,出现重大差异,因此形成"转折"。具体地说,就是经过这个"转折",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方式由以前的"唐宋变革"变成了"明清停滞"。

  以上"转折"论的诸要点,近年来已受到若干挑战。首先,韩儒林、师道纲等元史学者提出:元代并不是一个"黑暗时代";相反,在元代时期,中国经济在唐宋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上升,"有长足的进步"[1]。其次,林金树、杨国桢、陈支平等明清史学者也反对将明初划人这个"转折"时期。他们认为明代初期的几十年,是一个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阶段[2]。再次,郭文韬等农史学者认为元代与宋代一同构成中国"南方农业突飞猛进"的阶段,而明清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纵深发展"、从而"达到顶峰"的阶段,因此元代及其前后几十年并不存在"转折"[3]。最后,从最新的一些关于唐宋和明清的研究成果来看,至少就江南地区而言,以往盛行的若干重要理论如"唐宋变革"论和"明清停滞"论,并不符合历史实际[4]。既然没有"唐宋变革"和"明清停滞",那么14世纪的转折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尽管至今为止尚未见有专门的著作对此"转折"问题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但是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成果,从不同的方面对前述的"转折"论确实已经提出了有力挑战。从此意义上来说,"转折"论尽管在今天的中国史坛上仍然还占据着主流见解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已经动摇。

《史记》《宋书》中所记载的汉朝和南朝时江南有什么关系吗

(1)变化有:

汉朝的是江南,人口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换的程度也很低.

南朝《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经逐步开发.

反应了一个过程,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

(2)经济重心的南移引起了文化中心的南移.汉代北方经济发达,北方文化也非常繁荣.到南朝以后,由于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方的文化也发展起来.由此可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