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和孔安国是同期人物吗? 董仲舒人物评价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在家著书,朝廷每逢大事,就会让使者及廷尉到他家,问他的意见,仍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病逝。
陆贾,楚国人,约生于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约卒于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陆贾在汉高祖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时常跟随刘邦,居左右,常使诸侯,发挥过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陆贾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修养,他是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基础上为西汉王朝提供治国安民政略的第一人。陆贾认为,天下可逆取,但必须顺守,儒学虽然对建立汉家王朝无补,但要使汉家王朝传之久远而不至于象秦那样二世而亡,则离不开儒家典籍的教化之功。因此,他时时前说称《诗》、《书》,并针对刘邦所持的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的鄙薄、轻视儒学的态度,针锋相对地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兼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陆贾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教训基础上说的这段话,义正辞严,切中要害,刘邦听了虽不太高兴,但也面露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今成败之因。'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①这样,汉高祖刘邦虽是一介武夫,但在陆贾的劝说下,也已认识到了天下可马上得之而不可马上治之、天下可逆取而必须顺守的道理,认识到了要守住汉家江山除了用武之外还必须事《诗》、《书》、法先圣、行仁义.儒家学说终于得到了汉代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最高统治者)的赏识,陆贾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汉代重儒第一人。②但是,陆贾却并不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最纯、最早、最仁义的至正至醇的儒者①。他虽然重儒,但并不泥古,更不排斥其他各家,因为在他看来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扁鹊之方,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②。因此,在他的儒学思想中已吸收了一些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因素,以使儒家学说更能适应汉初实际政治统治的需要。
陆贾的著作,《汉书•艺文志》等著录有:《陆贾》二十三篇,其中包括《新语》十二篇,《楚汉春秋》九篇,陆贾《赋》三篇。现在保存下来的著作,主要是《新语》,另外《楚汉春秋》在洪颐煊的《经典集林》、茆沣林的《十种古佚书》和黄奭的《汉学堂丛书》中尚留有辑本,其余的著作皆失佚了。
与孔夫子同期的西方人物有哪些、
孔子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和他大致同时期的有: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巴门尼德(希腊语 ∏αρμενίδης 或 Ἐλεάτης 英语Parmenides of Elea,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是一位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认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董仲舒是什么人?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一说景县)[1]人。董仲舒是一个西汉的儒生。专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大师,与古文孔安国齐名,曾指导司马迁经学之说。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在家著书,朝廷每逢大事,就会让使者及廷尉到他家,问他的意见,仍然受到汉武帝的重视。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2]
西汉王朝统治人民虽然奉行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质上仍因袭秦制,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武帝好法术、刑名,重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来加强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董仲舒认为要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盐业、金属业都有百姓自己掌控,除去奴婢制度、擅自斩杀的威严,降低赋税,减少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减少民力消耗"。这些主张,首先,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力量;其次,暂时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阶级专政,防止社会进一步动乱,防止农民起义。董仲舒吸取秦灭亡教训,为了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时的弊政,进行"更化"。他的"更化"思想,就是以儒家的礼义仁德来限制对人民剥削,维持和巩固汉王朝统治阶级专政。他认为,严刑峻法,给统治阶级带不来稳定的统治秩序,不能维持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他提出: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以德治理为主,重视"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他视"德治"主张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基本治国原则。并上疏汉武帝:"作为帝王应该秉承上天的意思进行办事,因此,应该用仁德的教化而不是用刑法治理,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中儒家代表人物是谁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