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古诗《扶病寻溪友》怎么理解? 檀溪寻故人古诗

古诗《扶病寻溪友》怎么理解?檀溪寻故人古诗

求解析,这首诗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拼凑古人的诗句。

香满东栏月一痕——辛弃疾《丑奴儿·年年索尽梅花笑》:年年索尽梅花笑,疏影黄昏。疏影黄昏。香满东风月一痕。

空阶惊坠细茵陈——宋代吴文英的《声声慢·咏桂花》: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苏轼《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

几回春梦无从数——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陈子龙《桃源忆故人》相思此路无从数,毕竟天涯几许。

徒对中宵思远人——白居易《自题》:徒对盈樽酒,兼无愁可销; 张耒《感春三首》:系身五斗尔自为,何用中宵空叹息;李洞《龙池春草》 :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全诗没有自己的词儿,这样的诗无法解释。

以“空阶惊坠细茵陈”一句为例做解析:“细茵陈”是一种叶子像棉线一样细的蒿草,民间叫“白蒿”,可以吃,中药叫“茵陈”。苏轼的原意是,细细的茵陈在红楼前成堆、成盘生长着。它们不可能从天上坠落到台阶上,更无须为不可能的事吃惊。句子根本不通。

急求这首诗的解释

天地万物皆充满诗意,弯下腰去拾取总有合适自己的.

言语到达一定的深度,胸怀便犹如大海一样茫茫无崖

酣畅淋漓的研读古书,皆用物来抒发自己的如天情怀

其中有风雅亦有俗,但是雅俗却如此的和谐

只要自己仔细的去寻找总有合适自己的,又何必为人所束缚呢?

此诗大气磅礴,作者应为百读古书之贤人,但因世俗所困,亦有点点忧伤.

帮忙解读一首诗

这首词是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 》,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参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讲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 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这首诗的全部意思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如果不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而又淡然,没有后来的怨恨、埋怨,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

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与合德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连起来,意中人相处若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又怎么会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全诗的意思如下: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