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磁历史故事颜磁 颜落落幕北寒免费阅读
历史上颜路的身前后事~~急~~先谢谢了
颜无繇(颜路)字季路(生于公元前545—?)颜氏,名无繇(由),字路,春秋末年鲁国人。
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族亲。出身鲁国的贵族,曾任鲁卿大夫之职。后由于鲁国的衰退,其家境也随之败落,其子颜回死后,只能四处筹钱,勉强葬之。
与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孔子家语》作十六岁)。据此推算,颜路生于公元前545年,卒年不详。
子孙:
一世 颜回
子 颜歆
孙 颜俭
曾孙 颜威
第五世孙 颜芃
第六世孙 颜亿
第七世孙 颜岵
第八世孙 颜卸
第九世孙 颜誉
第十世孙 颜产
第十一世孙颜异
第十二世孙颜愚
第十三世孙颜逵
第十四世孙颜律
第十五世孙颜衷
第十六世孙颜凯
第十七世孙颜邃
第十八世孙颜龠
第十九世孙颜绰
第二十世孙颜准
第二十一世孙颜阮,字怀珍
第二十二世孙颜亮,字世明
第二十三世孙颜敫,字士荣
第二十四世孙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第二十五世孙颜钦(字公若,谥曰“贞”)。
第二十六世孙颜默(字静伯,西晋汝阴太守)
第二十七世孙颜含(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第二十八世孙颜髦(字君道,颜含子)、颜谦、颜约(皆颜含子)
第二十九世孙颜綝(字文和,颜髦之子)、颜显,颜约之子,曾任护军司马
第三十世孙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字延年,颜显子)
第三十一世孙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颜测(颜竣弟)、颜师伯(字长深,峻族兄)
第三十二世孙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第三十三世孙颜见远(颜炳之子)
第三十四世孙颜协(字子和)
第三十五世孙颜之仪(字子升)、颜之推(字介,颜协第三子)
第三十六世孙颜思鲁(字孔归)、颜愍楚、颜游秦(字有道)
第三十七世孙颜师古(字籀)、颜相时(字睿,师古弟)、颜勤礼(字敬)
第三十八世孙颜趋庭,字茂实 、颜扬庭、颜光庭(颜师古子)、
第三十九世孙颜尚宾、颜勤礼生颜昭甫(字周卿)、颜敬仲、颜殆庶、颜无恤、颜少连、颜务滋、颜辟强
第四十世孙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子)、颜惟贞(字叔坚,颜昭甫子)
第四十一世孙颜迢、颜春卿、颜耀卿(颜元孙子)、颜杲卿(颜元孙子)、颜旭卿、颜茂曾,颜惟贞生颜阙疑、
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允臧、颜真卿(字清臣,)
第四十二世孙颜传贽、颜季明(颜杲卿子)、颜颈(颜真卿子)、颜颙(颜真卿侄)
第四十三世孙颜文
第四十四世孙颜君佐、颜君雅
第四十五世孙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第四十六世孙颜承祜、颜涉、颜街
第四十七世孙颜仲昌、颜柽
第四十八世孙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第四十九世孙颜复,字长道、颜继
第五十世孙颜昌
第五十一世孙颜擎
第五十二世孙颜价
第五十三世孙颜顺
第五十四世孙颜宝
第五十五世孙颜椿
第五十六世孙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第57代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第58代 颜拳,字克膺
第59代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第60代 颜议,字定伯
第61代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第62代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第63代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之长子
第64代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第65代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第66代 颜伯贞,字叔节,颜尹宗之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弟颜伯廉,字叔清,万历三十四年袭
第67代 颜光鲁,字宗旦
第68代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第69代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第70代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第71代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第72代 颜士采,字庆田
第73代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第74代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第75代 颜承裔,字波仙,系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第76代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第77代 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第78代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第79代 颜秉刚,颜廷汉之子,1965年生,
颜文姜的故事?
相传远在周朝,博山八陡有一个女子,姓颜名文姜。嫁到神头凤凰山下一户人家,没过多久丈夫便病死了。婆婆小姑就说是文姜克死了亲夫,整天不给好脸色看,整天让她干最多最重的活,这辈子也不能回娘家。
那时候博山城缺水,吃水要到百里以外的石马去挑。婆婆小姑给文姜做了一对尖底儿的水桶,让文姜去挑水,一路上不能歇息。有一回文姜挑水回来,走到凤凰岭上,有一个老头儿赶着驴迎面走来借水喝。文姜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答应把水给他喝,只是桶底尖没法落地。老头儿一听就拿鞭子往地上抽了两下子,地上就出现了两个小坑,刚好能把桶放上。文姜放好了桶,便请老头儿来喝前一桶水,后一桶水驴来喝。(因为婆婆嫌后面一桶水里有文姜走路带起的尘土,只喝前一桶。)没想到满满的两桶水都喝了个底朝天,文姜本想回石马再去取水,老头儿见她心地善良,便把鞭子送给了她,并且告诉她说:把这鞭子放水缸里,没水的时候拉一拉,水自然就满了,以后也就不用天天挑水了。文姜谢过老头儿,老头儿却已经不见了人。原来这老头儿本是太上老君李耳,早听说颜山城文姜女的故事,这天特地前来帮忙。
文姜得了鞭子,日后便省去了步行百里挑水的苦差事。但婆婆和小姑就奇怪了:整天不见她去挑水,怎么也整天有水吃?一天,俩人就指使文姜回娘家一趟。文姜七年没回娘家啦,满怀感激的就去了。可心里却总是不安宁,要出什么事儿似的,匆匆回家看了父母就又匆匆回来了。那时小姑与婆婆二人已经到了厨房,小姑发现了水缸里的鞭子,看那鞭子那么脏就要往外拿。一拿不要紧,发了大水了,一下子把她俩冲到门口,文姜正好赶来,左手拉住小姑,右手拉住婆婆,一下子就坐到了水缸口上。大水变成了小溪,三人变成了石像。后人根据这一传说,将凤凰山下这一泉源称作"灵泉",在泉上又建起了一座颜文姜孝感灵泉庙,并将河水命名为"孝妇河",把在河泉附近兴起的村落称为"颜神",颜文姜则因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被人们奉为神明。世代祭祀。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颜奶奶庙会",香客毕至,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白打春暄社,红妆暗卜钱","灯火祠夜堂,依然问寝年"。安致远《谒灵泉颜文姜祠》就是对此盛事的写照。
博山区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华夏孝乡”。博山孝文化历史久远,颜文姜“忍辱负重、孝敬公婆、舍身堵泉、坐化为神”的故事在博山及周边地区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宋神宗敕封颜文姜为“顺德夫人”,元代又封其为“卫国夫人”。博山先民为纪念颜文姜,把她尊为“颜神”,把她堵的泉源称为“灵泉”,把流淌的泉水命名为“孝妇河”。
颜文姜的故事代代流传,她的精神也在影响着后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后人不要忘记中国的光荣传统,把“孝”的精神发扬光大!
古代关于颜氏家规的感人故事
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尝离乱之苦,深怀忐忑之虑。曾写了一篇《观我生赋》,对于自己身经亡国丧家的变故,以及“予一生而三化”的无可奈何情状,作了痛苦流涕的陈述,且悔恨道:“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民,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辞其素朴,桀纣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古代磁现象的故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他的京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南)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为了防备刺客进入皇宫,他专门叫人把宫殿的大门做成磁石的,还特意起了个名字叫慈石门。慈石门能吸铁,他以为这样可以防备刺客破门而入。刺客若是佩带用铁制的刀枪利剑或穿着铁甲进宫,就会被慈石门吸住,然后被抓起来。当然,这个传说有点夸张,不过它说明,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发现了磁石具有吸铁的能力,并已经开始大量开采使用了。
为什么当时把磁石叫慈石呢?因为磁石能牢牢地吸住铁砂、铁屑、铁钉之类的铁器,就像慈爱的母亲深深地吸引着自己的孩子那样。但“慈石”毕竟是没有感情的石头,所以后来人们就把慈字底下的心字去掉,换上个石字旁,写作磁。这样,慈石就变成磁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