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趟历史故事废趟 半途而废的历史故事
有关“半途而废”的历史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废史立牧”说的是谁?“废史立牧”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废史立牧”说的东汉汉灵帝时期的太常刘焉。刘焉在公元188年也就是东汉中平五年的时候,向汉灵帝上书,建议汉灵帝启用宗室子弟和重臣为州牧,一州之内州牧的权利最大,刺史和太守的权利都要在州牧之下,史称“废史立牧”。
要想深入理解这个历史典故,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刺史在东汉的官制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刺史原本是监察官的意思,但是在西汉的中后期刺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于是渐渐就成了一个州郡的地方行政长官。而刘焉上书要求立的州牧比刺史的权利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州牧除了掌管地方行政之外,也掌管着地方的军事。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据的军阀。可以说东汉末年的群雄纷争,战火连天,出现了各路诸侯混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废史立牧”。
其实刘焉上书“废史立牧”自己也是没安好心的,身为太常的刘焉他的心里面想着的不是家国天下,他心里想着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他为了想要自己避祸,借口镇压天下的民乱,提出来“废史立牧”这样一个制度。我们可想而知,在刘焉向汉灵帝上书“废史立牧”之后,第一批州牧里面就有刘焉的名字。
“废史立牧”制度正式确立以后,各州州牧开始各自为政,中央的权威性开始丧失,中央的命令再难下达到地方去执行。每个州就像个独立的国家一样各自为战,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可以说“废史立牧”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并且使得社会更加地动荡,民不聊生。
急!请举几个历史上因失败而颓废的人的事例(高中议论文用!)
西楚霸王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颓废至自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其实他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也许是因为虞姬的死对他打击太大了,至情中人!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俘获,其小周后被宋太宗多次强留于宫中,郁闷至整日以泪洗面,也就只能写几首词发发牢骚!
由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后猝死,几乎可以肯定是被毒死。
清顺治皇帝强抢其兄弟博穆博果尔妻子纳为皇贵妃,博穆博果尔一气之下以自尽来反抗。
不知道是不是你所需要的,其实历史上因失败而颓废的人太多,有的为情,有的为势,有的处死,有的囚禁,有胜利者就会有失败者,有春风得意者便有郁郁寡欢之人
半途而废的名人事例
半途而废的名人事例
(1)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却半途而废,后来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
(2)贝尔发明的电话由爱迪生主要研究的,爱迪生后来放弃了.贝尔将电话的某个螺母拧紧了一些就发明了电话。
(3)项羽. 第一次见到始皇帝时.和平常人一样跪在路旁两边的人群中,等始皇帝的车驾过去,但是他嘴中却说出了,总有一天我要代替他.这是何等的雄心壮志.的确.项羽当上了西楚霸王.但是依然没哟统一天先.与刘帮较量很多年.最后亥下被围.本来突围可以成功,只少项羽本人可以跑出去.老乡撑船过讲来接项羽,可这时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已经心灰意冷,跳下乌讲.自刎了.半途而废。
扩展资料:
半途而废,最后成功的名人的例子
鲁迅弃医从文。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不过这个故事太多人知道了。
唐骏素,有中国“打工皇帝”之称,从微软到盛大,再从盛大到新华都,他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三级跳”。可以说,他的每一次起跳时间、机会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次都能跳到一个更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