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天平山下初识君,云做衣裳雨为媒!莺莺绕绕回目眸时,君思我来我思君。这首自己写的诗有啥问题吗?

天平山下初识君,云做衣裳雨为媒!莺莺绕绕回目眸时,君思我来我思君。这首自己写的诗有啥问题吗?

苏轼的《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的写作手法、写作背景是什么?

一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的误读

东坡这首《蝶恋花》可谓脍炙人口,但对其词意的理解则历来多有不同。曾在《文汇报》上读到一篇署名为黄玉蜂的文章(以下简称“黄文”),则是这样提及苏东坡以及这篇词作的:

苏东坡晚年被贬到岭南,有一天出去散步,听到隔壁传来欢声笑语,原来是几个少女在荡秋千,这位大师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踮起脚跟偷窥,激起了一阵阵的冲动。回来后写了那首有名的《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妙不可言的诗句,早已嵌入中国一代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之中。不过对这些诗句,历来解读颇多谬误,有的虽知其意而不肯直说,吞吞吐吐,闪烁其词,其实,只要不过分冥顽,这些诗句是不难理解的,把它翻译成白话,就是:“人间到处都有好姑娘”,“但我们之间隔了堵墙”,“我想占有她,她却不爱我”。何等坦白!何等率真!东坡同志不愧旷达之士,心态极度青春,却又相当绅士。自己虽“爱”少女,但承认已经不“般配”,不“交融”了。他与她之间客观上已隔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墙”。既然如此,可不能去伤害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哦——那年,这位老同志还不满60岁。(2004年12月29日11版“文汇笔会”)

文章还将东坡与700年后七十多岁高龄而向19岁的少女求婚被拒绝后毅然离开的老歌德并提,显然作者是有感而发,文章的指向非常清楚,读者自可领会。

我们并不反对借古讽今,但是,在牵扯到古人尤其是苏轼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时,其评说的口吻也应当是恭敬的,至少不该用以上那种轻慢调侃的语气,相信这种故作“潇洒”、“青春”的预期会让很多读者心中感到很不是滋味。这还是其次的,最关键的是此文对东坡这首《蝶恋花》的解读,这种所谓“直说”的“翻译”,虽然算得上是“坦白”、“率直”、却“谬误”得更彻底。

将古典诗词的一些句子灵活运用,甚至断章取义,固然无伤大雅,如东坡这首词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甚至可以用来安慰失恋的少年,但这只是活用,并不能表明原词词意。

笔者翻阅了一些专业书籍,发现对这首词还有更有意思的“解读”,如《宋词大词典》在这首词的条目下这样写道:

咏春词。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视角出发……“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境,又点明游春少年与佳人隔开,笑声牵动少年春心,也引起少年烦恼。自然春意与人情相绾合,表现出惜春少年朦胧的恋情萌动及迷失的怅惘。(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凤凰出版社,2003,795页)

这本辞典出于专业人士之手,将词的抒情主人公变成了“郊游少年”,显然受了后来戏曲《墙头马上》一剧剧情的影响,完全理解成了一首艳情词。

二 该如何正确理解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首词呢?

对古典诗词的解读离不开知人论世。东坡创作此词的时间,学界大多认为是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是新党再度执政,他被迫远谪之时。孔凡礼的《苏轼年谱》卷34记曰:绍圣二年(1095)乙亥,六十岁,此年九月,“与朝云闲坐,命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朝云颇伤感,遂罢”。并转引《林下诗谈》曰:“子瞻在惠州,与朝云并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中华书局,1998,1213页)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也将此词系于绍圣元年春,作于惠州。并说“词中‘天涯何处无芳草’之‘天涯’,是苏轼贬官岭南时诗文中惯用词语。另如绍圣二年在惠州所作《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时诗云:‘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绍圣四年惠州所作《次韵惠循二守相会》:‘且同月下三人影,莫作天涯万里心。’故本词中之‘天涯’,亦非泛言,当指地处偏远的惠州。”认为此词:“上片写伤春:触目红花纷谢,柳棉日少,青杏初结,普天芳草,充满了繁华易逝,‘流水落花春去也’之意。下片写伤情:借‘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象,寓有对朝廷一片痴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仕途坎坷、漂泊天涯的失落心情。”(中华书局,2002,754—755页)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曾戏弄哥哥脸长,写了首什么诗?

苏小妹曾戏弄哥哥脸长,写了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北宋时期有个大文豪叫苏东坡,其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出名的才女。兄妹俩人常对诗取乐,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相传苏小妹是门楼头,即前额突出。苏东坡就嘲笑道:未出庭前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苏东坡脸长得长,苏小妹就回敬道:一滴相思泪,流不到腮边。苏小妹相传为苏轼妹妹,野史载其名苏轸,是当时出了名的才女,民间更有“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流传。

“苏小妹”这个名字,在中国民间知名度极高。她的名字最早见于南宋无名氏的《东坡问答录》(又名《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清代文人李玉的《眉山秀》里,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苏小妹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

扩展资料:

众所周知,道士苏东坡有不少的和尚朋友,佛印便是其中一位。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过了很久,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大喜,他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拖在地上,便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我看你却像一尊佛”。

苏东坡心想不禁暗暗得意。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了哥哥的话,说道:“哥哥,你又输了。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苏小妹

李白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 是描写的什么美丽风景

“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描写的是: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里,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使我思念不已。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七绝只有二十八字,这首诗五个地名共十二字,句句都有地名,这在唐人七绝中,确是绝无仅有的。这首小诗把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因此这些地名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细心推究。“峨眉山”、“平羌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两个地名。

一是巍峨俊秀,一是碧绿可爱,再加上明月相映,那样的美景就自然可爱了。当然它还交待了诗人的游踪。“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江江水流”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出自《峨眉山月歌》,作者是李白。

原文如下: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旅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