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怎么读 淝怎么读si
淝水之战前秦国主 féi shuǐ zhī zhàn qián qín guó zhǔ 淝水之战 也叫秦晋淝水之战.东晋击败前秦的著名战役.公元383年秦主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大军,南下攻晋.晋将谢玄率水陆军八万拒秦军于淝水.晋军利用苻坚的骄傲自恃,要求淝水以北的秦军略退,让出一片战场,以便晋军渡水决战.苻坚想乘晋军半渡时予以袭击,同意稍退.因秦军各族士兵不愿作战,将帅之间又不团结,一退即不可止.晋军乘机渡水攻击,大败秦军.
淝 念Féi
淝这个字怎么读,淝怎么念,淝怎么拼音,淝怎么组词淝,读音 féi.组词:淝河,淝水.淝河和淝水指的是同一个地方,源出安徽省合肥市西北.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注入巢湖;一支西流至寿县,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河.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的淝水也是指它.
淝水之战是什么意思?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1]
淝怎么读● 淝 féi ◎ 〔~水〕水名,在中国安徽省.亦作“肥水”,如“~~之战”.
垓下之战读hai还是gai读gai第一声
三点水加肥怎么读淝:feí (读音 肥)河名分东淝、西淝、南淝、北淝.都在安徽境内
垓下之战读音垓,拼音:gāi.1. 荒远之地,一方广大区域:~埏(极远的地方).“天子居九~之田”.~极(荒远之外).2. 界限:~坫(边界).重(chǒng )垠累(lěi )~(重重的限制).3. 古代数名,指一万万.4. 古同“陔”,层,阶次.5. 指战场、陆地:~心(战地中心).垓下是刘邦、项羽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之地,被称作东方的“滑铁卢”.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睢水至洨水(今沱河)间开阔的平原地区.
三点水一个肥念什么淝拼音:féi ,笔划:11部首:氵五笔输入法:iecn 基本解释: 淝 féi 〔淝水〕水名,在中国安徽省.亦作“肥水”,如“淝淝之战”.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5115215
淝水之战文言文翻译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 前秦的军队紧逼淝水而布阵,东晋的军队无法渡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